回覆列表
  • 1 # 奉孝歷史

     這篇散文讚美的是蜜蜂的奉獻精神,實質上說的就是做人要做什麼樣的人,抒寫的是人生的一種價值觀念。   全文內容不難懂,如果能夠抓住幾個關鍵,深入理解蘊含的意義,就會更有收穫。   第一個關鍵處,是喝荔枝蜜的感受。   荔枝蜜是蜜蜂的奉獻,作者寫道:   荔枝蜜的特點是成色純,養分多。住在溫泉的人多半喜歡吃這種蜜,滋養身體。熱心腸的同志送給我兩瓶。一開瓶子塞兒,就是那麼一股甜香;調上半杯一喝,甜香裡帶著股清氣,很有點鮮荔枝的味兒。喝著這樣的好蜜,你會覺得生活都是甜的呢。   作者極口稱讚荔枝蜜,就是在讚美蜜蜂對人的奉獻。作者本來不大喜歡蜜蜂,可是,享受到這樣的好蜜,不覺動了  情。人之常情,總是這樣,你給人以極好的東西,人家就會產生好感。即使本來懷有偏見的,也會改變。   第二個關鍵處。是老梁的介紹與作者的感悟。   蜜蜂為什麼能給人極好的東西呢?在作者筆下,蜜蜂已經是一個藝術形象。蜜蜂有高尚的生活目的,它要“為人類釀造最甜的生活”,此其一。其二,這極好的東西是蜜蜂辛勤勞動的成果。它“一年四季都不閒著”。文章多處描寫蜜蜂忙忙碌碌的情景,告訴讀者,蜜蜂為釀造出極好的東西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蜜蜂尤其可貴的是,不計報酬,“自己吃的可有限”,自奉甚儉,而且從來不爭,也不計較什麼。人生的境界大凡有三種不同的境界,一般地說,貢獻大,社會給予他的報酬也多,這是完全合理的。也有一種人,讓貪慾支配了心靈,不但不講貢獻,反而危害社會,貪得無厭,這是最可惡的。最值得欽敬的是奉獻者,他們認為人生的幸福與價值全在於奉獻,貢獻大,卻不計較報酬,這就是共產主義的思想品德。作者讚美蜜蜂的奉獻精神,就是要淨化人的心靈,提升人的品格。   作者為什麼寫到黃蜂呢?這一點很容易為人忽視,其實有深意。作者讚美善與美。同時鞭撻惡與醜,用老梁的話來斥責大黃蜂這賊最惡,它專幹壞事。作者對於害人者,批判得不留情面,其用意就是告訴人,應該做蜜蜂那樣的好人,不應該做黃蜂那樣的惡人。   第三個關鍵處,是聯想到農民,聯想到自己。   聯想到農民,透露了文章的主旨,原來讚美蜜蜂的勤勞與奉獻,就是讚美農民的勤勞與奉獻。農民是在“為自己,為別人,也為後世子孫釀造生活的蜜”,這就是億萬農民辛勤勞動的意義,他們的勞動,不光是為自己生活,同時也是為了社會。農民是華人口的大多數,他們很平凡,又很辛苦,他們釀造了生活的蜜,作者把讚歌獻給農民,向他們表示深深的敬意。   作者也聯想到自己,表達了自己的心願。他夢見自己變成一隻小蜜蜂,他願意置身在勞動人民的隊伍裡,不做高踞於群眾頭上的精神貴族,他要給人民貢獻“極好的東西”,為人民奉獻更好的作品。   人生的價值,就在於給人以“極好的東西”,這是千古不朽的至理。   二、寫作揣摩   1.藉助聯想,豐富內容。   假如單寫參觀養蜂場,內容就單薄得多。作者藉助聯想,內容就豐富多彩了。   作者以蜜蜂為中心展開聯想。由蜜蜂聯想到荔枝蜜,由荔枝蜜聯想到荔枝樹,這是一個頭緒。由蜜蜂又聯想到小時候挨蜇,又是一個頭緒。由蜜蜂聯想到農民,又是一個頭緒。把相關的種種材料都組織起來,時空拓展了,意象豐富了,意蘊深厚了。   2.按時間順序安排材料,行文波瀾起伏;用線索串聯材料,全文有機整合。   寫好幾個材料,要講究材料的組織。作者按時間順序編排,從小時候說起,既是一個方便的安排,又使文章有放有收,頗有波瀾。小時候挨蜜蜂蜇過一回,從此總不大喜歡。欲揚先抑,反向切人。下面似乎不說蜜蜂了,寫小住廣東從化溫泉,寫起荔枝樹來。因為是按時間順序寫的,頭天晚上所見,疑是黑黝黝的小山,天明一看,原是滿野的荔枝樹,始而“奇怪”,繼而“忍不住笑了”,寫得情趣橫生。順著荔枝樹又說到荔枝,說到荔枝樹的花、葉,行文十分瀟灑。從荔枝樹怎麼回到蜜蜂的話題上去呢?就是借荔枝蜜。寫荔枝蜜,就是寫蜜蜂的奉獻,猶如稱讚作品就是稱讚作者一樣,讚美荔枝蜜,就是讚美蜜蜂。至此讀者明白了,寫荔枝樹也並非閒筆,那是寫蜜蜂工作的場所。下文是一篇養蜂場參觀記,底下說到農民,才是言歸正傳,可是點到為止,留給讀者一個廣闊的想像空間。作者的聯想又形之於視線的轉移,透過荔枝樹林,望見了正在插秧的農民。最後是夜有所夢,抒寫人生理想,即願做勞動人民隊伍中的一員。   這篇散文有一條明顯的感情線索,開頭說“總不大喜歡”,引出小時候挨蜇的回憶,“感情上疙疙瘩瘩的,總不怎麼舒服”,於是將蜜蜂暫放一邊,宕開去說荔枝樹、荔枝蜜。喝了甜香的荔枝蜜,感情起了變化,“不覺動了情”,產生了想去看看蜜蜂的念頭,走進蜜蜂世界,感情完全變化,不禁一顫,讚歎蜜蜂是可愛的小生靈,以至於自己變成一隻小蜜蜂。感情上是一百八十度的變化。一條線貫穿,顆顆珍珠相連,全文成為一件完整的藝術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常見耕作方式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