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勝利5553

    幾十年前,我練過龐中華字帖,因為那個時候字帖不多,正好有字帖,就臨摹,不過練了一段時間,感到還是太軟了,峰不夠,就該練行書了,;不過,對我有一定的幫助。

  • 2 # 存希齋書法

    龐中華,應該說是書法愛好者們共同的記憶,似乎沒有練過龐中華的字帖就不能視作練習過書法一樣!龐中華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所掀起的硬筆書法熱潮是我們現在不能想象的,可以說比當下任何一個書法家都要紅火!

    學習龐中華的字帖有幾年了,這其中的事情就太多了,要說用一件事情證明,我覺得那就是買龐中華的字帖吧!

    記得上高中的時候,突然在書店裡看到了龐中華的字帖(現在書店很少有龐中華的字帖了),翻看第一頁就被龐中華的一段自述吸引了,自述如下:當時就是看了這樣的自述,心裡想:寫字都能有這麼多的感悟?而且這個龐中華肯定有很多故事!

    於是就去了解了龐中華,剛開始是在網上去搜索他的影片,恰好搜到了一套他在九幾年錄製的書法節目,對龐中華有了初步的瞭解。

    我有一個習慣,那就是不去買書店裡的新書,而是去買各種的龐中華的舊書,我買的他的第一本書就是《談談學寫鋼筆字》,83版的,當時的售價是一毛八!當然了,這樣的書看上去很有年代感,後來他的舊書越買越多,只有那個時候,我開啟他的字帖有一種虔誠的感覺,後來開啟任何書籍都沒有那種感覺了!在買字帖的同時,也開始練習龐中華的硬筆書法,沒過多久,我的字就有了明顯的進步,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誇讚,從那個時候開始,朋友們都知道我字寫得不錯,其實只有我自己才能明白那種捉襟見肘的無奈!

    後來在接觸到更多的書法愛好者的時候,無一例外都練習過龐中華,這讓我感覺:這麼多人都是龐中華的“弟子”!但是,後來大家又無一例外地改變了練習書法的目的,都不練龐中華了,有的改練其他書法家的了,有的練毛筆了,有的練習古帖去了……我後來也改變了方向,不練龐中華了,但是在做這個決定的時候,我很糾結,我感覺我就要失去了什麼似的,但是後來我還是“咬咬牙”放棄了龐中華的字帖,但是當初買的那些老舊的字帖,甚至都不能再翻的字帖,我都保留著,這是一種寫字的記憶,所謂情懷,大概就是這樣的吧!

  • 3 # 中和之水

    龐中華老師的字帖,在我的記憶裡,就象一個老朋友,既熟悉又親切,也讓我回想起了青年時代的許多回憶。

    30多年前,那時對寫字很感興趣,自己寫的字不好,但又沒有什麼辦法。寫的字自己也摸不到門路。應該怎麼寫,如何讀帖,養成怎樣的好習慣,這些都不知道。而且還很不耐煩,寫著寫著,看到字寫的不成樣子就很灰心,感到這輩子是寫不好字了。當時也還沒有意識到,小學時應該開始好好練字。由於忙於高考,也沒有時間再練字了。以致於到了高考,字也還是寫的不好。我們那時多數人寫字都不太注意,這在高考時老師評卷也是很受影響的。因為當判卷老師看到一篇清晰秀麗的答卷會讓老師眼前一亮,心情也會好的,因為他(她)不用費很大精力去猜你寫的潦草零亂的草書了,這是一個負責任的師還是好的;如果遇到一個不耐煩的老師,那可就更慘了。想想那後果是很嚴重的,“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那之後,上了大學,偶然的一次機會,我在上學的那個城市的新華書店買了一本龐中華老師的字帖。在平時就加緊練習了。但現在看來,那種練字的方法還是不正確的。雖然很受龐老師在那麼艱苦的環境下仍堅持練字,但自己的練字方法不對。沒有人來指導我怎麼進行練字也是一種失誤。只是照著字帖寫,沒有深入的琢磨這字應該怎麼寫,這是走錯了方向。那時我還了解到龐老師也學習過毛筆字,練習過顏體。看他的硬筆書法,也確實有顏體的影子。看到他把毛筆書法運用到硬筆當中,實在是欽佩不已。我那時也在練毛筆字,也是顏體,但就是不能把毛筆和硬筆結合在一起。自己感到毛筆字是毛筆字,硬筆是硬筆,就如同是兩條路,毫不相干一樣。就不會把兩者融會到一起。後來工作了,練字也就放下了。

    現在想想我的練字經歷,開頭練龐老師的字帖是對的,這個字帖是選的很好的。但是沒有一個明師指導是一個失誤。選擇一個明師對學習練字是很有幫助的,他會讓你少走很多彎路,讓你在練字上很快就走上捷徑。再就是不懂得認真讀帖,不懂得如何讀帖。對字帖的研究是不夠的。如現在網上那些把一個字用幾何的方法,用線條切割的方法,用黃金比例的方法,用古人的筆法的分析等等,都是很好的學習方法。那些都是抓住了練字的規律性的東西,練好一種型別的字,一大批的字的寫法也就都解決了。由此也提高了練字的效率。這就是要懂得寫好這些型別字的道理。還有就是要堅持經常的練習。有人說做畫可以間斷,但寫字是不能間斷的。一旦間斷,手生了恢復就要需要很長時間。運動記憶是要日日練的。不叫一日空過。

  • 4 # 星際流浪者88

    我個人感覺,其實是不需證明的,因為你真的是以龐老師的帖入門,即使未得真諦。但仍有幾分影子在書寫過程中顯露出來的,所謂近朱者赤。另外我認為我們學習書法途徑不盡相同,選帖也不是一樣的,可仍有一批批後起之秀崛起,因為他們用心去感悟前人的經殮,把前人的優秀一面良好的繼承發揚,所以他們成為書法領域的新生力量,以上是我個人見解,未必全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機上的圖片該怎樣備份儲存到電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