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信敏498
-
2 # 梅月竹風
【中國節日漫談】(1)
(一)清明節為什麼成為祭奠的節?
中國有三大鬼節:
首先就是清明節,然後是農曆七月半
和農曆十月初一。
清明節是祭祖、掃墓的最適合的時節。為什麼呢?夏天天氣炎熱,秋天雨水多,而且夏秋季,又是農忙的時候。中國以往是農耕為主,冬天雖然農閒,但是嚴寒的季節裡,人們難以長時間在戶外活動。而清明,雨季還沒有到來,大地過了寒冬,已經解凍,正是掃墓培土的最佳時機。而且春天不冷不熱,萬物復甦,人們掃墓還連帶踏青,心情不會特別地沉痛和鬱悶,這些都會有所緩解。
(二)清明節為什麼沒有人祝賀?
我在上面說過了,清明節是掃墓祭祖的時節,人們心懷憂思,追憶先人。如果誰的腦袋被門夾了,上前去祝賀:
哎呀!恭喜!恭喜!你家死了多少人啊?祝賀祝賀!
這貨的腦袋保險要被人打起幾個血包,並且還會得到這樣的回覆:
沒有你家死得多,慚愧慚愧!你家大人死,小孩死,一家都死吧?那好那好!祝賀祝賀!
這成了什麼話呢?
如果有誰的皮子發癢,需要給人揍一頓解癢,那麼,在掃墓現場只管這樣說幾句,一定可以解燃眉之急,效果顯著!謂予不信,你就試試?
(三)這幾天完全不能問好嗎?
那也不是。只要遠離了掃墓現場,在外面踏青,遊山玩水,遇到熟人同事朋友,也不需要崩著個馬臉!就像人家借了你的錢不還似的。只是不要嗨皮得過度了。搞得這個清明節成了歡天喜地的慶祝日子。
-
3 # 水滴紋繡
清明節到底能不能說“節日快樂”這個問題貌似已經爭論了好幾年了。
我的回答是:不能!
你給別人說一句“清明節快樂“肯定是找罵。
至於爭論到底能不能說“清明節快樂”,所謂專家的觀點是:
清明節這個節日有兩個內涵——
一是作為自然節令的清明節。大家去戶外踏青、春遊、放風箏。古人還在這一天蹴鞠、盪鞦韆。二是作為人文紀念的清明節。大家在這一天回家祭祖、掃墓。掃墓這件事從唐朝就開始,用掃墓來表達我們隊去世先輩的重視和追思。
所以專家說,去戶外春遊可以說“清明節快樂”;回家掃墓不可以說“清明節快樂”。
可是你仔細想想,這裡面有問題。有什麼問你題呢?有三個問題:
現在問候節日快樂都是微信簡訊對吧。你在戶外玩耍,突然想起要給某位朋友發個節日問候,於是拿起手機給對方發了個“清明節快樂”,悲催的是對方正好在掃墓,弄不好老人剛去世不久,第一個清明節大家掃墓睹墳思人,難免眼淚汪汪的,咔嚓,你一條清明節快樂甩過去讓人家情何以堪。其次就算對方也在戶外玩耍,你的一條清明節快樂,突然會讓人有一種不祥之感。還有第三種情況是你和朋友一起在戶外玩耍,你神經兮兮的湊到人跟前說清明節快樂,對方一定會覺得你別有用心。
總之我覺得,清明節這個節日吧,他在華人心裡根深蒂固的就是一個悲傷的日子。不管專家如何解讀,難免牽強,為了保險起見,還是不要在這個節日祝福節日快樂為上策。
另外中國還有兩個重要的節日,一個是端午節,一個是重陽節。端午節主要是為追思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的節日,儘管現在的端午節成為了一個文化活動節日,追思的成分很淡,專家給出的意見是這一天最好說“端午節安康”,這個我贊成。重陽節過去是全家團聚登高的節日,為啥好端端的要全家人登高?為躲避瘟疫。古人認為單數不吉利,最大的單數是9,重陽節9月9,兩個最大的單數碰一塊,古人覺得這一天最不吉利,瘟神會在這一天降臨,所以攜全家登高,頭上插上茱萸(相當於艾草),躲避瘟神。只不過重陽節這個節日今天在中國很淡,幾乎沒人過重陽節。專家建議在這一天如果要問候,也說“重陽節安康”,我也贊成。
-
4 # 老三屆A
清明節是祭奠先人,緬懷逝者的日子,見過誰祝賀清明節快樂的嗎?找抽呢!
祝賀,一般都是遇到高興的事才祝賀一下。比如榮升、加薪、喜得貴子或千金以及其他值得祝賀的高興事。
如果清明節去祝賀人家,你得塞住耳朵、閉上眼晴、戴上安全帽、穿上厚厚的衣褲,準備好捱罵找抽找打吧!
清明是一個嚴肅的日子,逝者已矣緬懷先人,總該有一絲悲痛,有一點哀思,怎麼倒去祝賀呢?難道死了人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嗎?
所以清明節是沒有祝賀的,有的只是對先人的緬懷和追思。
回覆列表
去年有位外企工作的朋友告訴我,他們單位有人在清明節收到外國朋友發來的微信:祝他節日快樂。單位人都大笑,但是收信人確信這不是故意搞笑。因為許多國外明友以為什麼節日都該祝賀。但他們並不知道清明是華人掃墓供奉,懷念先人,拜祭祖先的悲傷日子。由孝道申引而設立的這個奠祭節日是中國特有的文化一部分,大概也影響了日本,南韓,不過他們把清明看作野歺好時光。西方注重活人,母親節,父親節,情人節。對逝去的先輩在意不多。有鬼節,但是是應對野鬼,與先人無關。美國民俗的感恩節也和先人無關,據說是十六世紀英國殖民主義者,為慶祝豐收感謝上帝設立的。華人因為懷念祖輩恩德而有清明節,當然是很嚴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