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吟遊詩人看世界
-
2 # 驚坐起
馬伯庸馬親王同名小說的古裝劇《長安十二時辰》的文章刷屏,平心而論,這部劇版《長安十二時辰》情節緊湊,演員演技到位,電影級的視覺舞美,確實是《琅琊榜》之後難得的古裝劇佳作。劇中除了故事令人著迷外,還有像靜安司、不良人這樣的機構讓不少觀眾感興趣,最近秘聞君打算寫幾篇跟這個劇有關的歷史內容,今天就來給大家講講“不良人”。
喜歡國漫的朋友應該看過一部名叫《畫江湖之不良人》的國漫,裡面雖然虛構了不良帥袁天罡活了三百多歲的劇情,但不良人和不良帥卻是在唐朝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不良人”是什麼壞人麼
不良人不良帥,怎麼聽都不是好詞,不良人好像就是說不好的人,但看過劇集的朋友肯定知道,裡面的好人、主人公、雷佳音扮演的張小敬就是一名不良人,而且還是不良帥。
那不良人到底是幹什麼的呢?清人梁章鉅寫的《稱謂錄·隸》裡面引《說鈴續》的內容可以解答
緝事番役,在唐稱為不良人,有不良帥主之,即漢之大誰何。
意思就是說“不良人”就相當於宋朝的“六扇門”和明朝的“巡捕房”,屬於唐代府州縣負責偵緝逮捕、審訊的官吏,不良人的領導人叫做不良帥,職能類似於後代的捕快、衙役和現代的輔警(為啥不是警察而是輔警,第二部分會講)。
其實漢朝的“大誰”是和不良人很類似的職務,也負責掌管偵緝逮捕任務,在古書典籍中經常和不良人一詞結伴出現。
不良人社會地位很低
不良人聽起來好像很厲害,但實際上在當時社會地位很低。
在唐代,基層政府構成分為六個板塊:縣令、縣尉、縣丞、縣主簿、胥吏、職役,其中縣尉主管偵緝逮捕事宜,職役中的耆長、弓手、壯丁等都是負責緝捕。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看,不良人應該是政府為了提高地方治安的管理能力,補充刑偵力量的特殊職業,還非正式編制,相當於現代的輔警。
不良人雖然為官府辦事,卻不給他們發工資,每年只有十兩左右的伙食補貼,而且不良人還不能參加科舉。
唐人張鶩的《朝野僉載》第五卷對不良人辦案也有評述:
錄奏,敕令長安、萬年捉,不良脊爛求賊,鼎沸三日不獲。不良主帥魏昶有策略,取捨人家奴,選年少端正者三人布衣籠頭至衛。
這句話的背景是當時的中書舍人郭正一帶兵破平壤城後虜獲一名高麗女婢,名叫玉素,郭正一十分寵信,令其管理家中財務,但玉素卻要毒害郭正一,並且盜走金銀器物十多件潛逃。
因此上峰命令長安、萬年兩地的不良人抓緊抓賊(這裡的“脊爛”應該是用來做程度形容,形容很急迫、不顧一切),兩縣不良人鬧哄哄地抓了三天沒抓到。結果還是不良主帥魏昶想了個辦法,才完成任務。
宋開玉著《“不良”與“脊爛”再考》
而在兩本宋代人作品中(宋代法學家鄭克撰著的法學著作《折獄龜鑑》和宋代桂萬榮所著《棠陰比事》),在引述這件事情時,竟錯把不良人寫作了“石良”,後面還提到石良是縣尉一職,可見宋代人對於不良人也知之甚少。連鄰近朝代的專家也對前朝的基層官職具體職務“不良”都不太清楚,這也從側面說明不良人這個職業在當時並不是很有地位的職位。
回覆列表
《長安十二時辰》和《畫江湖》的不良帥應該是同一種人。
在唐朝的歷史上,是真的存在不良人這個組織的。那麼,真實的不良人到底是做什麼的?他們在唐朝的歷史上有什麼作用呢?
其實“不良”這幾個字就可以看出他們的含義。不良人乾的工作其實就是主持正義的工作,但其實他們是沒有工資的,就像捕快一樣,可能每年只有十兩銀左右的伙食補貼。捕快跟不良人其實在古代身份一點都不高,他們甚至都不能參加科舉,因為以他們的身份來說,這就屬於有辱斯文。除了唐朝的不良人之外,這這個朝代也有這樣的官職,名聲都不好。
在漢代的叫做大誰。其實唐朝的不良人是跟漢朝的大誰是最像的兩種官職,大家在去查這兩個官職資料的時候,他們永遠都是相伴出現。但是大誰的生活水平可能比不良人的高一些,因為負責宮裡的警衛,你在宮裡工作肯定是比在外面跑的待遇好吧?
這些職位在古代的名聲都是很差的,不同的是,大誰跟不良人都是用的有劣跡的人,他們工資低,有時候只能勒索,而到了明朝跟清朝,這個官職成為了宮內正式的員工,雖然乾的還是私底下的壞事,不過卻是有工資的。《畫江湖之不良人》也是中國產良心,大家可以去看一看。
不良人是唐代主管偵緝逮捕的官差,其官稱為“不良”或“不良人”。清·梁章鉅《稱謂錄》引《說鈴續》:“緝事番役,在唐稱為不良人,有不良帥主之,即漢之大誰何。”
江藍生、曹廣順《唐五代語言詞典》“不良”條:“唐代官府徵用有惡跡者充任偵緝逮捕的小吏,稱為‘不良’,俗又稱之為‘不良脊爛’,其統管者稱‘不良帥’。”
韋絢《劉賓客嘉話錄》:‘相國李司徒勉為開封知縣尉捕賊。時有不良試公之寬猛,乃潛納人賄,俾公知之。’
張鷟《朝野僉載》卷五:“錄奏,敕令長安、萬年捉不良脊爛求賊,鼎沸三日不獲。不良主帥魏昶有策略,取捨人家奴,選年少端正者三人布衣籠頭至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