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王一杯酒
-
2 # 普濟
喝酒享受,在於品,不是飲。一般情況下,用酒盅品比大杯來的雅緻,用到小酒盅的多。但對真正的喝酒人,不大講究這個,用順手的酒具,不在大小形狀。
毋庸置疑的是,酒精是一級致癌物,喝了對身體肯定不好。即便的糧食酒裡對人體有益物質,喝了有幫助,譬如護肝護心,也是有條件,一是優質糧食酒,再就是安全飲用的量。按中國膳食指南,成年人每天不超過50克,還要健康身體,對酒精不過敏,否則,最好滴酒不沾。
就我的個人經驗,品酒要同時滿足三大器官的需求。
一是視覺。首先的真假,糧食酒還是酒精酒,優質酒還是一般酒,仿冒酒還是正牌酒,第一關要透過看,分辨好歹。特別是名牌高檔貨,造假氾濫,還難以分辨,這就要求平時多練,火眼金睛看出真假,確保喝到好酒,起碼真酒。當你得到了好酒,那顏色,那酒花,心裡想著馬上要享受,這滿足感已經熏熏然。
二是嗅覺。真酒假酒,眼睛分辨是第一關,接著是聞。一般情況下,老喝酒的把瓶子開啟,立馬能知道什麼成色。再拿不定,倒一杯,看看聞聞,基本就有十成把握,糧食酒和酒精酒,優質酒和劣質酒,以及什麼香型,年份,全部瞭然於胸。這時候,面前擺的是一杯美酒,整個人就進入了實質性階段,已經有了飄然的感覺,心裡美滋滋。
三是味覺。在美酒即將入口之際,全身心都進入了狀態,就等著這一口帶來的愉悅。這個味覺不同於視覺和嗅覺,只是眼睛和鼻子。味覺參與者眾多,還分工明細。享受的器官順序是:舌頭→喉嚨→食道→胃→肺→鼻腔。酒先接觸舌頭,舌尖、舌中、舌邊、舌根還各有分工。然後分別把自己的感受即使輸送大腦,大腦再綜合整理,把感受結果分送各相關單位,整個人都好了。
所以,品酒不是飲酒,一是要充分享受每一個環節;二是要全副身心,不得分心;三是要小量慢進。我計算下,茅臺那樣的小杯子,一口一杯叫飲酒,10口一杯的叫品酒,20口一杯的,能把優質酒品出花來。這樣品,從美學角度,等於一瓶喝出10瓶的價值。反過來,飲酒卻把10瓶喝成一瓶的價值,浪費啊。
回覆列表
我是老王,我來回答。用酒盅喝酒有點煩瑣,我不太認同,因為使用這個小"杯具"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用它,也談不上多大的享受。
在現在的用餐環境中,用酒盅喝白酒,尤其是容量很少的酒盅,那已經是老黃曆了。現在用它不再有儀式感,反而有違和感,用酒盅也不再是享受,它基本上被透明玻璃酒杯所取代。酒盅飲酒,確切的說,其實是一種失落的飲酒禮儀。
容量稍微大一點的酒盅,就是烈酒杯,還有市場,也是以玻璃材質為主。小酒盅,在酒桌之上基本沒有用武之地了,人們寧願用違和感爆棚的高腳紅酒杯倒白酒,也不願意用“小不拉幾”的酒盅了,這是器皿屆的一個惆悵和失落。
為什麼?眾所周知,也隨處可見,酒桌之上,寧願用一次性塑膠杯,也沒什麼人願意用酒盅。哪怕是漂亮的溫潤的骨瓷酒盅,也沒有什麼人用,除非心血來潮,效法先人吃酒方式,給自己來個儀式感,才去使用酒盅。
小酒盅吃酒,一兩甚至可以倒四五盅,在過去用它吃酒的方式是端起來一口盡。其實現在說的“走一個”,就是過去端起來幹一盅。尤其是多人吃飯,喝一次要倒上一次,加上手抖的,不太利索的,極其容易酒滿則溢,浪費不說,這個動作極其囉嗦。化繁為簡的方式只有一個,用容積大的酒杯!
玻璃材質的容量大的酒杯,在民間有了用武之地,不羅嗦,就是一杯,儘管看起來倒滿杯酒很嚇人,但是有個好處,除了倒出來不會灑落,在慢品之間,可以醒酒,讓白酒的芳氛醇酯甦醒。這裡要說的是,白酒和紅酒一樣,開啟後也需要醒酒,廣口的杯子就有這個優點!
小酒盅,適合一個人慢品白酒滋味,在酒場之上,基本上不會再有很大的用武之地。仍值得一提的是,器皿之於飲食,是色香味之外的又一個屬性,好的器皿就是綠葉配鮮花。飲酒的的器皿,過去是酒盅,那是時代的產物,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飲食特徵。
現在用玻璃杯飲酒,也是時代發展,為時而生。哪怕現在就是用陶瓷做的大酒杯,也不會有太多的人使用,因為不透明,顯示不出白酒的外觀氣質!如果用粗陶酒碗,那就更加另類了,除非去專屬特色的主題餐廳,或許能享用到這種酒器。
用酒盅飲酒是專屬於一個酒量不大的人享受,是初級飲酒級別。在酒場之上,酒盅的使用價值已經沒落。酒盅飲酒,利索是利索,但就是不知到自己喝了多少個。在當下,使用它非常違和,使用上屬於心血來潮!
老王使用酒盅,做不到享受,只覺得很煩瑣,以上個人意見,不喜歡的,也可以來噴。老王打個不太形象的比方,一次性打火機一塊錢一個,無比好用,簡單輕巧便捷防水不礙事,誰還去用加煤油加打火石的古董打火機呢,那不是裝叉嗎?
最後用來用去還是簡單的一次性打火機方便,而酒盅就相當於加煤油的打火機,酒杯就是一次性打火機。當然有人喜歡用酒盅,不過最後用來用去還是酒杯最便捷,也最享受,也能直觀自測自己的飲酒斤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