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花樣歷史
-
2 # 和幸福擦肩而過
我們都知道三國中荊州這個地方,由於地理位置很特別,魏、蜀、吳三國一直都很想得到的,一直以來也是兵家的必爭之地。所以,劉備得到荊州的時候,就讓自己最信任,武藝也高強的大將關羽去鎮守。卻沒想到關羽最後丟失荊州。
這也歸咎於關羽的性格,他為人比較傲慢,當時荊州本來是完全能夠守住的。但他卻想攻下襄樊這個地方,在前期也斬殺了于禁和龐德,讓敵軍聞風喪膽。曹操手下大將曹洪也抵擋他不住,於是曹操就讓徐晃派兵去增援。而這時候,東吳這方面,大都督呂蒙又稱病,推薦陸遜做大都督。這關羽就想陸遜是個書生,就毫不把他放在眼裡。於是就把江陵的兵力全部抽到了荊州的前線。沒想到,陸遜卻白衣渡江,偷襲了江陵。關羽敗走麥城,最終被殺。
講到這裡就有一個問題了:孫權明知道關羽是劉備的結拜兄弟,兩個人可謂是情同手足。他也知道殺了關羽,劉備一定會傾巢而動,派兵來尋仇。那麼他到底為什麼要殺關羽呢?
如果孫權不殺關羽?他有哪幾種做法呢?第一,把關羽給囚禁起來,以此作為籌碼,換取劉備的地盤。第二,他可以把活著的關關羽送給曹操,讓曹操難堪。第三,他也可以勸服關羽歸降。第四,他也可以把關羽放了。
小編認為,第一種做法是不會達到目的的,因為劉備不會輕易被迫就範,就算劉備有心,諸葛亮也會盡力阻止。第二種做法也行不通,曹操無疑會把關羽給放回去,這樣的話,孫權可就兩邊都不討好了,既得罪了曹操,又得罪了劉備和關羽。第三種做法是不可能的,關羽跟劉備是鐵哥們,是寧死也不會屈服於孫權的。第四種做法也是不可能的。孫權這方面已經徹底得罪了關羽,若是放他回去,只會養虎為患。關羽必然會把江東恨得咬牙切齒,尤其是呂蒙和陸遜,他必定會向劉備請命,帶兵前去討伐荊州,一雪前恥。
-
3 # 利景軒逸
首先,關羽是劉備手下的得力干將,為了幫助劉備,可以說是拋頭顱灑熱血,鞠躬盡瘁,而呂蒙是孫權的手下,兩個人是對立的關係,如果不殺關羽,放虎歸山,日後必有後患,所以呂蒙在關羽敗走麥城時,只能乘勝追擊,把關羽趕盡殺絕。 再有就是關羽本身的性格太高傲了,他眼裡只有劉備,孫權跟他結親,他竟然說,吾虎女安能嫁犬子,把孫權的兒子比做狗,孫權好歹也是一方諸侯,放到誰身上都忍不下這口氣。並且他也沒把呂蒙當成可以睥睨的對手,所以在交手時沒把呂蒙放在眼裡。將後方的兵力抽掉一空,導致後方空虛,呂蒙白衣渡江,切斷了關羽的後路,最終敗走麥城,兵敗被殺。有的人覺得,關羽已經戰敗,沒必要趕盡殺絕,其實那時候雙方關係緊張,而關羽是劉備手下的得力干將,殺掉關羽等於斬斷劉備的一個臂膀,而關羽戰敗又沒有援軍的情況並不多見,錯過這次可能就錯過重創劉備的機會了,所以為了孫權的以後考慮,就算關羽投降,也不能改變呂蒙要殺他的心。
-
4 # 公子大成
題主好,大家好。
關羽父子被殺害,對於我們這種,確實有些過於可惜。當時關羽敗走麥城,後被半路擊敗,摔下馬被擒,最終關羽父子雙雙被砍下人頭。
關羽已敗,東吳大都督呂蒙為何一定還要殺掉關羽呢,我認為有以下兩個因素:
第一,關羽孤傲的性格。關羽眼裡只有劉備關羽等人。東吳之主孫權曾向關羽提親,卻被關羽羞辱:“虎女安能嫁犬子”,也就是將孫權罵成狗。呂蒙作為孫權的賬下都督,當然要為主公雪恥。
第二,當時劉備實力大增,關羽也因為水淹七軍、打敗於禁、殺龐德,名震天下。呂蒙好不容易奪了荊州,打敗並擒住關羽。關羽是劉備手下第一上將,不殺,萬一逃脫,那便是“放虎歸山”,於東吳孫權一統天下的目標不利。各為其主,呂蒙不可能為了關羽,放棄大好機會。
回覆列表
在《三國演義》中,劉關張三兄弟在桃園結義,因而三兄弟也走到一起共圖天下大事。劉備向來仁義,張飛性情中人,唯有關羽雖然文武兼備但卻有些恃才傲物,這也為他日後悲慘的經歷埋下了伏筆。不得不讓人說,一代武聖人關雲長哪裡都好,卻唯獨沒有一個好的性格和寬廣的胸懷。這也正是他致命的弱點,這也正是他做人最失敗的地方。
劉備奪取西川之地之後為有功之臣論功行賞,關羽為五虎上將之首漢壽亭侯,又拜張飛、趙雲、黃忠、馬超也為五虎將。但是訊息傳到關羽耳朵裡,他卻只認為張飛、趙雲、黃忠等封為虎將還說的過去,而馬超一個降將卻不配。他甚至還要去成都和馬超比試一二,幸好諸葛亮知道他的脾氣就順口誇他幾句稱其美髯公,關羽這才罷休。從此可以看出,關羽眼中他自己才是當時天下無敵,他所有的稱號都受之無愧,這天下也只有自始至終跟隨劉備的人才是讓他瞧得起的人。那馬超、呂蒙等輩都被他羞辱,他也誰都看不起。
另外,當孫權與關羽提親修秦晉之好時,關羽只回復一句:“虎女安能嫁犬子?”。這天下在關羽眼中確實沒有什麼能入眼。但是這也為他以後的遭遇埋下伏筆。
當他丟失荊州,敗走麥城之時,呂蒙率軍將關羽圍困,卻一點面子也沒有留就斬殺了關羽。呂蒙此舉確實有些不脫,但是三軍將士各為其主,陣前殺敵也是一個將軍為其主公應該做的事情。再加上關羽屢屢羞辱和瞧不起東吳之人,屢屢嘲笑呂蒙“吳下阿蒙”,呂蒙縱使天大的度量想必也不會放過他。
這便是關羽之敗啊--過於恃才傲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