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煙雨斜陽5853693210
-
2 # 手機使用者zhang866683
這個也是人的心理問題,因為在心裡認為陌生人對事情不能夠說出去,對人也不瞭解。對於說也是發洩發洩內心的怨言也就可以了,對陌生人說了後就會感到心情舒暢。如果給自己的人或者熟人說就會引起熟人的評論,因為熟人都知道說的是誰,對事情也有的很瞭解,發洩自己的怨言也就不順利,所以給陌生人說了也就能達到自己的目的,使心理感到非常的舒暢而且有快感。
-
3 # 空靈子
那要看什麼事,也要看什麼樣的朋友,不能絕對。
俗語云:“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這句俗語深刻地道出了人性陰暗的一面——“喜傳惡,厭揚善。
假設一個例子,平常同一街道的女人們愛聚一起閒話,若是一個負面的新聞或者話題,說婆婆不好,或者兒媳霸道這些,聽的人就會留下很深印象,往往在別的場合如被人談起這個人,就會不經意隨口而出,“好什麼好,我都聽到某某說她怎樣怎樣。”
而本人都還沒明白過來,這事兒就傳遍天下,還越描越黑了。
但若是談起一個正能量的話題,比如子女精心照顧患病的老人,或者每天為家人準備了什麼好吃的,這些事當時聽的人會給予很大地誇讚,隨著扯出來的就是我家也怎樣怎樣,一番比較下,誰也不服誰,好事全忘了。
這只是一般熟人,或者是人情往來上普通的朋友,最多是喝喝酒,吃兩頓飯的交情。太私密的事,確實不會講。
孔子言:人無信不立。“誠”與“信”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石。《論語》中曾子說,每天要三省吾身,其中之一就是“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子夏也說:“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孔子則明確指出:“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通觀《論語》,“信”貫穿全篇,也是孔子及其弟-子非常珍視的重要道德品質。至於“誠”,孟子則將其提到很高的地位。
我們現代人,如果生活中,完全做到沒有能推心置腹的一兩個知己朋友。這隻能是交際上自己也有一定客觀因素造成的,假如你和任何人都建立不起信任,自然別人也不信任你,防人之心,真不真誠,在交往幾次後,只要不是太蠢,一般人都能感覺得到你的距離。
男有哥們,女有閨蜜,男女之間還有紅顏藍顏。能建立起這些親密關係的朋友,都是存在一定信任的。也不是人人都那麼倒黴,都會碰上暗挖牆角,背後詆譭,兔子吃了窩邊草的事。當碰上感情危機,或者工作煩惱時,還是會和自己最好的朋友傾訴的,而一般這樣的朋友,也是會真心相伴在身邊,相交的時間長了,知己知彼,慢慢不是親人,也勝似親人。
記得有次閨蜜夫妻半夜打架,閨蜜倒是不敢讓父母知道擔心,第一個電話就是給姐妹們求救,那是立馬就要狂奔過去的,日後也是時時記掛著寬慰勸解,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當然,還有一種情況是,遭遇了極大的困境,或者很大的災難,一般這時候,大多數人反而都不會主動去聯絡朋友。
和陌生人談得來,講一些平時難以啟齒的事,或者一些難言苦衷,那也是很好的選擇,不熟悉,講了之後,不會有心理負擔,不會擔心擴散,人在壓力下,適當傾訴發洩,也是很必要的。當然,和陌生人交往,也有一定風險,所謂的事,還是看講什麼事。
回覆列表
有事寧可講給陌生人聽,這就是一件很現實的事情就知道你是一個有故事的人。身邊的朋友知根知底,有些事情說多了,聽著不煩,說著還煩,因為給不了安慰,也幫不上什麼忙。有事的時候不願意說給身邊的朋友聽,足以說明,身邊的朋友還不如陌生人好。陌生人不會落井下石,背後捅刀子。職場上經常聽到有人說:“不幫就算了,不要在背後捅刀子"。朋友有一知己足矣,酒肉朋友天天有其實朋友也有遠近親疏,有事的時候都不願意說給朋友聽,是對所謂的朋友相信不過,說了可能讓事情變得更糟糕,不敢冒險。都是有朋友的人,或者正在發展中的朋友。在有事的時候,朋友能否和你站在一起,經歷過的人都會知道,有些事情真的說了反而會壞大事。吃瓜群眾不怕事大。說事的時候,也要有度,未可全拋一片心言者無意,聽者有心。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在朋友中能說的。比如,同一家公司上班不能把埋怨說,否則,很快就會在公司傳開,你的印象在公司會受到影響的。當然,你敢做敢當,辭職走人也無謂。否則,以後在公司會受到公司的不善待。是的,能在一起的就是有緣,今天不見,明天還會相逢。能在一起的就是朋友。既然是朋友,那就不用分彼此,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但願,都能遇上這樣好的朋友。朋友也是從陌生人群中來的,陌生人願意聽著你的訴說、分享你的喜怒哀樂。可能,朋友就不同了,直接了當對你說,就你那點破事還是事嗎?走,喝酒去。也許朋友的用心良苦,也是讓你分散注意力,不再糾結。可你只是想找一個願意聽你說話的人,一吐為快,正好有陌生人願意聽,所以你就把事說給了陌生人。因為,陌生人不會請你喝酒吃飯,只願意聽你說事而已,可能陌生人更多的是在瞭解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