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情感薈萃閣

    我有一個朋友也是這種情況,婆婆也總是拿她和弟媳區別對待,但朋友也沒辦法,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啊。

    朋友的弟媳是一名高中老師,父母只有她這一個女兒,爹媽都是機關單位的領導。雖然閨女都結婚了,但爹媽每個月還能給閨女一兩萬的零花錢。弟媳孃家有錢,自己也有錢,平常給婆婆買衣服,都是幾千一套七八套一套的,哪個婆婆遇到這樣的兒媳不喜歡。而朋友這邊就顯得寒磣了,朋友只是私營企業的一個小職員,掙的不多,給婆婆買衣服自然也不會買太貴的。這麼一對比,只要是一個正常人,就會區別對待。

    尤其是婆婆過生日時,同樣兩個兒媳,買的禮物價格明顯相差甚遠。那作為婆婆來講,對著朋友弟媳自然是百般寵愛,甚至主動給小兒媳夾菜。這種待遇,朋友就不曾享受過。就是應了那句話:人比人,氣死人。

    但如果,因為這些生氣糾結,除非日子不過了。只要兩個人還想好好過日子,那就得接受這個現實。當然了,除非你混的更好,也能用同樣的錢砸的婆婆對你笑臉相迎。

    人性,其實都有自私勢力的一面,如果沒有,那一定是沒有外界因素刺激到你。

  • 2 # 臨崖聽風900

    婆媳關係,從來都是最難相處的。但是要相信人心都是肉長的,婆婆區別對待兒媳婦,不可能是沒有原因的,可能嫂子跟她相處的時間比你長、或者有些地方你做的不如你嫂子好。

    這時你首先要做的是,靜思己過。多跟老公溝通,看看哪裡做的不好,是不是婆婆有什麼忌諱你不知道(有的老人忌諱能顛覆你的世界觀),從而先從自己做出改變,進而改變婆婆對你的態度。

    記住千萬不要抱怨和唱對臺戲,那隻會加重家庭矛盾。更不要跟你老公告狀,要理解他,他才是最為難的那一個。

  • 3 # 針針相縫

    手指伸出來有長有短,婆婆不是你一個人的婆婆,你感覺婆婆對你和嫂子有區別對待,也可能是你心理在作怪,嫂子必定先你而到這個家裡,如果她們婆媳關係很好,那也是長期生活在一起建立起來的感情。是有偏心的婆婆,也有對兩個兒媳婦同等看待的婆婆,你要用心去感受,別光看到婆婆對嫂子的好,而忽略了婆婆對你的好。

    我也是嫂子,沒娶弟媳婦之前,我有什麼該幫忙的事,婆婆不聲不響的都替我幹了,這已經是七八年的習慣了,可弟媳婦一進家門,一切都變了,婆婆多少幫我乾點活,她就甩臉子,時間長了,婆婆怕生氣,也不敢幫我了,婆婆會做人,她怕我們妯娌鬧矛盾,這一切她都默默的忍著,生怕我知道了生氣。我也真不知道,弟媳婦是個這麼獨斷專行的人,婆婆必定不是你一個,人的婆婆,她其碼也是我的婆婆吧?

    那次,我早上發點面,下午準備蒸包子,切蘿蔔時,蘿蔔一滑,剛磨得鋒利的刀碰到了手上,頓時鮮血直流。傷了手,只能讓婆婆過來幫忙了,婆婆答應的好好的,可等盆子裡發的面都長了出來,婆婆還沒過來,二翻身又去喊,剛好過去正聽到弟媳婦在吼婆婆:“要去儘管去,出了這個門,就永遠別回來。"

    婆婆正在左右為難,我說話了:"你這人咋這麼霸道里,我傷了手,就是喊旁人幫忙,人家也不能說不幫吧,何況,婆婆也不是你一個人的婆婆,我和你又無冤無仇的,為什麼要做的這麼過分?"

    我嗆了她一頓,從此在沒有阻攔過婆婆,不知道她當時是處於什麼心理,現在好多了。本來這麼多年,婆婆也一直在我們家,她只要不怕累,只要心裡願意幫弟媳婦幹活,就隨她的便,必定她有兩個兒媳婦,手心手背都是肉,她樂意兼顧兩家,那必定是她對兩個兒子家的牽掛。婆婆在兒媳婦兒之間就是一個附代品,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那是她的自由,不要太較真,過好自己的日子,老公在乎你,對你好才是主題。

  • 4 # 向高山舉目

    你這樣問,我可以理解你婆婆對你不如對你嫂子好。如果你婆婆對你好過你嫂子,現在提問題者估計應該是你嫂子吧!

    人都願意別人對自己好點兒,有沒有換位思考一下,你有沒有對別人一視同仁呢?有沒有想過什麼原因導致你婆婆一分為二看待你們兩個呢?家庭關係再錯綜複雜,只要有相互的愛在中間,都會和睦幸福。相互猜疑,相互怨懟只能讓家庭關係雪上加霜。

  • 5 # 左眼觀世界

    婆婆區別對待兩妯娌,咱保持一顆平常心才好。俗話說一碗水要端平,可往往現實中很難做到那麼精確。除非有智慧的人,才能做到面面俱道、滴水不漏。

    人與人之間相處,雖然社會關係平行,但人與人的交處畢竟有厚薄之分。為人處事方面,會辦事、八面玲瓏的人比較吃得開。心直口快,心裡想啥嘴裡就說啥的人,往往會得罪人,有時還會出力不討好。婆婆對媳婦出現厚此薄比的現象,與性格方面的差異關係不可謂不大。

    每個女人都會從媳婦向婆婆這個角色過渡,當你完成角色轉換後,你也許會發現當婆婆也有當婆婆的難處。當你有了兩個媳婦的時侯,你才會真正體諒婆婆當年所處的境遇。

    婆媳關係原本就是天下第一複雜的關係,處理不好很容易產生予盾和糾紛。婆媳之間、妯娌之間,要互相包容,互相諒解,才能做到家和萬事興。

    總之做人要厚道些,不要斤斤計較雞毛蒜皮的小事。你只負責善良,上天自會護祐你周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松種子播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