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書生意氣876
-
2 # 痛飲黃龍府
劉備擺攤賣鞋,說明了什麼?可從以下四個方面探討。
第一,出身不能決定人生。劉備乃是漢景帝劉啟之子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正宗皇族血統,但因祖上叛亂,而被削籍為民。漢朝還是漢朝,血脈還是皇族血脈,皇帝子孫賣席販履也是事實。這說明,出身不能決定人生,哪怕你是“龍子龍孫",想靠出身混日子也不行,該賣席就得賣席,能販履也得販履。
第二,做人要正視現實腳踏實地。祖上有功名利祿,那是祖宗的事,到你這輩,你就是個平頭百姓。你要吃要穿要生活,就要自己想辦法謀生。劉備能擺攤賣鞋,說明劉備沒有躺在祖先的功勞薄上空想,而能立足現實,母親會織蓆就賣炕蓆,買賣鞋子掙錢就販履。劉備的經歷告訴人們,特別是官二代、富二代,人生無常,富不過三代,誰也不知道誰的人生是咋回事,爬哪個山唱哪個歌,過哪個河脫哪個鞋,萬事都要靠自己。
第四,哪種經歷都是人生財富。劉備能從社會最底層,經過不懈努力,最終三分天下有其一,不能說與織蓆販履瞭解民心民情毫無關係。為什麼當時在各路諸侯雄霸一方的情況下,劉備能從無到有脫穎而出,而那些諸侯卻從有到無丟了轄地,關鍵是劉備始終以民心為重,哪怕是在當陽橋邊曹兵追近也不肯捨棄追隨的百姓,恰恰應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古話。另外,劉備一生示弱,動不動就哭一場,也是他身處底層積累的人生智慧,懂得以情動人,從不以勢壓人,所以追隨劉備的文臣武將沒有反水的。人生所有經歷,都是人生財富。
寡聞淺見,願聽指教!
-
3 # 尋根拜祖
關二爺是賣豆腐還是賣棗出身,張飛是否賣過豬肉,正史不見記載,劉備曾經賣草蓆、草鞋,確實記載於《三國志》。所以,《三國演義》中,劉備經常被自高自大的豪門士族,諷刺為“織蓆販履”之徒。
用今天的眼光看,“織蓆販履”何嘗不是企業家的創業階段,當年馬雲不也練攤嗎?這事不丟人吶!可是在古代,“織蓆販履”就很丟人,因為這是手工業者乾的事,士農工商,手工業者比農民地位還要低一等。在士族眼裡,劉備就是下賤人。
一個手工業者,有可能逆襲嗎?在古代這是不可能的,是天方夜譚!
要知道,古代的身份等級,決定了你的交際圈和政治地位,一個手工業者,根本不可能有機會參與政治,更不可能有追隨者。
那麼,《三國志》說劉備“織蓆販履”難道不可信?我們該如何理解劉備的身份呢?
劉備的身份是本質上是士族階級我們沒有任何證據,可以否認《三國志》對劉備身份的記載,但這並不能說明,劉備的身份就是手工業者,本質上劉備依然是一名士族階級成員。
所謂士族,就是以讀書做官為目的的社會階層,是帝制社會政治結構的最重要階級構成。農工商,以及非自由民,是沒有政治權力的。
“士”和“農”之間的界限,就在於讀不讀書,做不做官。有一部分人就過耕讀生活,不出仕,這個人群比較特殊,稱之為“逸民”。如果家族世代讀書做官,就稱之為世家大族,如果世代出高官,影響力很大,就稱之為“豪門士族”,比如當時的袁氏、楊氏、荀氏、陳氏、孔氏等。
1.劉備祖上累世為官
劉備自稱中山靖王之後,這件事被後人質疑,存在貼金的嫌疑。不過,按史書記載,漢獻帝當時拿出了譜牒查驗,應該錯不了,況且劉備身邊還有家族近親,光他一個人造假做不到。所以,劉備漢室宗親的身份應該是可信的。
據《三國志》記載,劉備的父親劉弘、祖父劉雄、曾祖劉惠,他們世代為官:“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劉雄曾任範縣縣令。
劉弘去世早,所以家道中落,但是不能改變其士族之家的身份特性。
2.劉備以讀書做官為目標
三個證據,足以表明劉備的真實身份:
①劉備是讀書人
劉備十四歲的時候,離家遊學,拜在盧植門下讀書。盧植是與馬日磾、蔡邕齊名的大學者,唐朝以後,得到了配祀孔廟的禮遇,是中國學術界一顆璀璨的明珠。
這樣的大師級學者,放在今天就是院士級別,他的門檻不是一般的高。按照那時候等級觀點,想拜盧植為師,至少兩個條件:一是身份夠尊貴,如果出身不是士族,不可能被收;二是家資不能太寒酸,否則你讀不起書。
由此可見,劉備家族身份的影響力絕不低,而且不大可能太貧寒,至少還能勉強交得起學費,買得起書。
②劉備的交際圈是士族集團
在等級社會,一個人的身份被固化後,是很難突破的,其職業、婚姻、人際交往等都被固定在一個特定的範圍。比如士族之間絕不會跟農民聯姻,後期豪門士族都不跟寒門士族聯姻,當然給人家做小妾,不算婚姻。低階層的只能對高階層的形成攀附,而不是平等交往。
劉備早年的交際圈都有誰?除了劉氏宗室外,最有名的是公孫瓚,公孫瓚是當時的豪門貴族,比劉備顯貴,二人以兄弟相稱。
劉備做官前,就四處結交豪傑,中山有兩個大富豪,主動拜倒在劉備門下,給他提供大量資金支援。所謂豪傑,就是士族階級的另一個分支——遊俠,比如關羽、張飛等,本質上他們也是士族。
由此可見,劉備的身份,本質上是士族階級。
3.織蓆販履不是常態
那麼,怎麼理解他“練攤”的生活經歷呢?
①織蓆販履是特殊階段,非常態
劉備家族既然世代為官,肯定是有地產的,所以不可能以手工業收入為主,織蓆販履很可能是因為其父去世後,陷入短暫生活困難期。
其實這種狀態,對很多士族階層都出現過,一點不稀奇。那時候劉備還小,母親在家織蓆編履,劉備負責練攤,補貼家用。農耕文明靠天吃飯,饑荒的時候連地主家都沒有餘糧,這種短暫應付饑荒的手段,不是常態,不值一提。
②競爭對手刻意誇大汙損劉備
為什麼提到劉備,後人就想起“織蓆販履”?其實這是袁術等豪門士族,刻意宣傳的結果。過去職業的貴賤太扎眼,打個不恰當的例子,假如今天謀位富豪之子去當乞丐,會不會被鄙視?
其實,不光劉備,曹操也遇到同樣的困惑,袁家兄弟張口就稱之為“宦官之後”。這些無非是豪門士族階級的自視其尊,有意從精神上摧毀對手的宣傳手段罷了。
所以,別被迷惑,劉備的真實身份是士族,絕不是手工業者。包括關羽、張飛的身份,都是士族集團。
三國史是一段寒門士族的奮鬥史我們縱觀從東漢到魏晉,很容易得出一個結論:三國史其實是中國很特殊的一個歷史階段,或者說是一個過渡階段,它是寒門士族集團,伸張自身政治利益的過程,是寒門士族的奮鬥史。
從東漢末年軍閥割據,到晉朝統一天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寒門士族打敗豪門士族,形成三國鼎立
自董卓之亂後,東漢出於群雄爭霸,豪強割據階段。仔細梳理這些割據勢力,不難發現,他們大多數是豪門士族集團。一部分是漢室宗親勢力,比如劉表、劉章、劉虞等;一部分是世家大族,比如袁紹、袁術、公孫瓚等。
只有少數的寒門士族,憑藉微薄的實力,招兵買馬,或自立山頭,或依附他人,慢慢積攢原始資本。比如曹操,兩次變賣家產招兵,比如孫堅,依附於袁術。
可是,結果很有意思,豪門士族最後都敗在了曹操、孫權和劉備三個寒門士族集團!這就是東漢沒落的根源,豪門士族集團內部的墮落。一方面他們在特權的維護下,能力大幅退化,卻佔據國家資源,另一方面他們又不斷壓抑寒門集團。
當秩序被打破後,兩大集團幾乎被放在了同等的競爭機制下,高下立現,豪門士族必敗!
2.三國對峙,豪門集團的裂變
三國魏蜀吳,三大由豪門士族創立的政權對峙,由於在資源上的均衡,誰也吃不掉誰。就在這個過程中,三國內部卻悄悄地發生了另一場,改變三國性質的“革命”。
三國雖由寒門士族代表建立,但是當他們建國後,不能完成對豪門士族的徹底革命,最後反而從內部,被豪門集團革命了!
①曹魏選擇了與豪門士族妥協
曹操是三國中唯一清醒者,他企圖通過“唯賢是舉”代替“薦舉制”,徹底封殺豪門集團的特權,以寒門士族代替豪門士族。可惜沒有成功,形成僵持局面,因此他一輩子也不能登基稱帝。
直到曹丕,選擇了“九品中正制”,保障了豪門士族集團的利益,才完成代漢禪位的最後程式。
②劉備、孫權選擇了與豪門士族融合
劉備與孫權,從來就沒做過對豪門士族的革命舉動。這跟他們本來就是“客居”有關,根基不深,只能想辦法與當地的豪門士族融合。
事實上,蜀漢和東吳就是亡於當地的豪門士族集團。
3.三國歸晉,門閥集團的完勝
司馬氏就是門閥集團的核心,正是在門閥士族集團的支援下,司馬氏完成了取代曹魏,並最終統一三國的舉動。
所以,三國史是寒門士族的奮鬥史,結果卻是被豪門士族的升級版門閥集團,割了韭菜!
三段漢史,三段不同士族階級的歷史我們再把西漢、東漢、蜀漢三段歷史放在一起,作一個簡單比較。
1.劉邦的身份及西漢政權的性質
有人說劉邦是農民,其實是不對的。劉邦是典型的士族地主階級,他的家族有地產,且不菲。劉邦四處蹭吃蹭喝不是因為窮,而是生活方式。
秦末的民間暴動,大多數人認為是農民起義,這也很扯淡,本質上它是士族階級的武裝暴動。義軍的領袖人物,包括劉邦、項羽、六國貴族後裔,以及劉邦陣營的骨幹,都是士族階級。
所以,秦朝滅亡是因為秦法沒有保障士族階級的利益,缺乏社會政治力量的支援,而不是所謂秦法殘酷。因此,西漢政權是士族階級建立的政權。
2.劉秀的身份及東漢政權的性質
劉秀更不是農民,他遠比劉邦還要牛,他是士族豪強集團,即後來的豪門士族集團。劉秀年輕時,和他的哥哥們,以及家族成員,養了一大群遊俠豪強,家底不是一般的厚。只是劉秀太學生的身份,以及史學家的立場,掩蓋了劉秀的真面目。
東漢政權從一開始,就是豪門士族集團與皇權共治天下的模式。劉秀正是憑藉這個模式,才實現了不到兩年登基稱帝的奇蹟。
3.劉備的身份及蜀漢政權的性質
相對於劉邦和劉秀,劉備雖然也是士族階級,但是他是士族集團的最底層,寒門士族階級,一旦破產,就滑入農民階級,甚至更低層。
中國自西漢,士族階級的發展不斷內部分化,東漢豪門士族坐天下,極端僵化的機制催生了一大群失去政治利益的寒門士族,這就是劉備的時代機遇。
可是豪門士族的勢力又不能根除,反而獲得了進一步發展的空間。這就是三國註定成為過渡客,被別人收割的命運。
結束語由此可見,劉備織蓆販履,映襯的是東漢末年,寒門士族集團的尷尬生活狀態。正是由於社會體制造就了一大群,劉備這樣的遭受不公正待遇的寒門士族精英,他們的抗爭,才推動了歷史的變革。
劉備的經歷告訴我們,人的努力雖然很重要,但是符合歷史發展潮流方向的努力,才更有效。
-
4 # 知常容
不得不佩服提問者,現在最熱的就是擺地攤,提問者居然可以第一時間想到劉關張三位。這說明英雄不問出處,擺地攤也是藏龍臥虎。今日你擺地攤,他日風雲際會,你同樣會出人投地,一展巨集願。職業不會貴賤,英雄同樣不問出處,是金子肯定是會發光的,擺個小地攤只是你的一個小經歷。
第二點就是擺地攤也是交友的好地方,大家同一起點,英雄相惜,同樣也可以創造輝煌。
曾經的首富黃光裕曾經跟他的大哥以撿垃圾為生,後來又擺地攤,做銷售,直到建立了國美電器。
1987年,40多歲的任正非在馬路邊上擺攤吆喝著:減肥藥減肥藥
娃哈哈集團創始人宗慶後一開始擺地攤賣的是棒冰、文具。
京東創始人劉強東一開始是擺地攤賣光碟。
聯想的柳傳志當年擺地攤賣的是運動服、電子錶。
看這個樣子,擺地攤是一個鍛鍊人的好地方,也是一個交友的好地方,你看完之後是不是有衝動想去擺地攤了呢?
是英雄真的是蓋不住的,比如西漢的丞相公孫弘,年青時是一個獄吏,結果因為犯事丟了這個差事,最後窮到到海上去養豬為生,一養就好多年。他四十歲才開始學《春秋》最後成為漢武帝時期的丞相。
擺地攤只是權宜之計,真正的英傑沒有一個將擺地攤當作是一生的事業,但是真正的英傑也沒有一個會視擺地攤為恥辱。
這或許就是劉備擺地攤給出的啟示吧。
-
5 # 端木建
簡單介紹一下我們這一位劉皇叔。。。。
漢昭烈帝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蜀漢開國皇帝(221年9月22日-223年6月10日)、政治家。史家多稱其為先主。
劉備少年時拜盧植為師,而後參與鎮壓黃巾起義、討伐董卓等活動,因為自身實力有限,劉備在諸侯混戰過程中屢屢遭受失敗,所以先後依附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多個諸侯。但因其始終堅持以德服人的行為準則,受到了海內外名士的尊敬,至有陶謙、劉表等放棄讓自己的兒子繼承基業,而是選擇將自己的領地徐州、荊州讓給劉備統領。
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劉備於赤壁之戰後,先後拿下荊州、益州,建立了蜀漢政權。而後因為關羽被東吳所害,劉備不聽群臣勸阻,執意發動對吳國的戰爭,結果兵敗夷陵,最終於章武三年(223年)病逝於白帝城,終年六十三歲,諡號昭烈皇帝,廟號烈祖,葬惠陵。
劉備弘毅寬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撓,其臨死前舉國託付給諸葛亮的行為被陳壽贊為古今之盛軌, 後世眾多文藝作品以劉備為主角。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廟為之紀念。
-
6 # 蕭十三郎說三國
這說明,英雄不問出處,千萬別悶家裡。
擺地攤是檢驗自己,考察別人的大環境。
先看貨怎麼樣,貨如其人。
再和賣貨的聊一聊,什麼見識,什麼能力,能一窺一二。
再喝一通大酒,看他酒後表現,又知道他德性如何。
再挑點是非,和別的團伙打一兩次,更知道他的武力、膽氣如何。
如果不擺地攤,上哪裡找人,上哪裡識人,上哪裡用人?
所以說,地攤是搞經濟,搞軍事的起點。
會不會擺地攤,能不能擺地攤,敢不敢擺地攤,是一個老爺們是不是老爺們的重要標準。
如果一個大姑娘沒有物件,她完全可以從那些把地攤擺得很好的小夥子中,選擇屬於自己的潛力股。
不用人介紹,這個小夥就能把自己介紹得很好,他的地攤擺得好,將來生活肯定也差不了。
今天的小老闆,就是明天的大企業家。
所以,地攤也是愛情的起點。
-
7 # 史海尋蹤
歐陽修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劉玄德是“賣鞋之意不在鞋,在乎等待時機”。
古人特別講究“立志”,即使連肚子都填不飽時,志向也不能丟。如果連這最後一點精神支撐都拋棄掉,那就只能碌碌沉淪於紅塵中,甘心泯然眾人矣。
不管多大的英雄人物也要穿衣吃飯,劉備也不例外。當精神層面達到一定高度時,依然要為了生存整日奔波,從事看似層次不高的小販工作。關羽、張飛也差不多,三兄弟一位賣草鞋,一位賣棗,還一位殺豬。
人就跟風箏一樣,需要借勢,風箏借風勢,人要借趨勢。試想如果不是正值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劉關張也可能幹一輩子小商小販。
再牛的人物,在沒得勢之前,該低頭還得低頭,即使暫時沒有好機會,也不能自艾自怨隨波逐流。對於劉備來說,擺地攤賣草鞋不是目的,他有更高的追求。他擺攤賣鞋的目的是,在找不到更好的出路之前,先通過這個行當活下去,只有先保障生存才有等到更好機會的一天。
劉備擺攤既是謀生餬口,同時也是磨練心志,在平凡單調的生活中,讓自己變得更有韌性更加堅強,這也是未來一飛沖天時必備的品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句話還是頗有道理的。
苦難是一種折磨,換個角度理解,又是對自己的考驗,過了苦難關,方有花錦繡。劉備那麼大的英雄都能平心靜氣當個小販,我們普通人又為何要焦躁急迫呢?
-
8 # 古河洋橋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麼!我們知道,古代中國社會傳統文化有:萬般皆下品 惟有讀書高;士農工商; 皇帝輪流做 明年到我家......劉關張三人的職業,按照當時社會習俗,都是不入流的 行業,社會等級還沒有種地的農民高,雖然他們志存高遠,一身本領。然而,東漢末年,社會動盪不安,給了他們天賜良機,可以大鵬展翅大展巨集圖。回到主題,劉備的草根逆襲,從賣草鞋到做皇帝的華麗轉身,給現代人有什麼啟發?第一, 打鐵還要自身硬,劉備家內那麼困難,劉備 的母親還支援劉備讀書,還要在真才實學的盧植門下拜讀,劉備母親深明大義,沒有讓劉備早早輟學打工,補貼家用!第二,劉備懂得包裝設計,當時天下大亂,多少 英雄豪傑蠢蠢欲動:有裝神弄鬼的,比如張角的太平道。有靠暴力恐嚇,比如董卓,動不動就殺人,好讓天下人都怕他。有靠奸詐矇騙,比如曹操,假傳聖旨,招兵買馬.........劉備人微言輕勢單力薄,只能以皇室後裔自居;兄弟三人,以儒家的行為規範做給天下人看 ,讓儒門學仕津津樂道,讚不絕口!第三,劉備屢敗屢戰,越挫越勇。劉備前半世東奔西走,一事無成,壯志難酬;六十多歲了,才做了皇帝。
-
9 # 地攤歷史1
劉備劉皇叔嘛,自稱中山靖王之後。那麼大漢還在,這個堂堂的皇親貴胄何以淪落至織蓆販履,擺地攤為生呢?
這就要追溯到他祖先中山靖王那個時代了。中山靖王劉勝是景帝的兒子,武帝的同父異母兄弟。最大的特點就是生了120多個兒子。景帝在晁錯的忽悠下準備削藩,結果引發了七國之亂,差點就玩完。武帝就雞賊多了,你這生削哪成啊。於是採用了主父偃的推恩令。從此藩國的土地不再是嫡長子獨家繼承,而是諸子都享有繼承權。這樣藩王的勢力逐漸分化,地盤越來越小,就不會威脅到中央了。你像劉勝造了一百多個兒子,中山國王一下子就變成村長了。這一推,就把劉備給推到地攤上了。
按說從中山靖王到劉備都三百年了,早就是平頭百姓了,祖父能被舉孝廉當個縣令,那已經是劉勝墳頭冒煙了。別說劉備了,就說東漢那個位面天子劉秀吧,也是景帝的後裔,那血統比劉備親得多吧,不也被推的在宛城種地放牛。
當然,英雄不問出處。種地放牛,織蓆販履沒關係,時勢造英雄,幹得好一樣做皇帝。劉邦不過一個亭長,劉欲也曾織蓆販履還是賭徒,朱元璋當過乞丐做過和尚,石勒更是從奴隸到皇帝完美逆襲。
所以,奮鬥吧,屌絲
-
10 # 江南不缺水
中國有句古話“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劉備就是一個歷經磨難的英雄。劉備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人。在《三國演義》裡羅貫中為了刻畫劉備的仁厚,把劉備寫成了一個很懦弱的人,其實劉備是個智勇兼備的英雄。
劉備自稱漢室宗親,是漢景帝閣下玄孫。漢獻帝見了劉備還專門查了家譜證明劉備是皇叔。這說明劉備是個誠實的人,沒有欺騙大家。但是這個漢室宗親並沒有得到皇室的庇護和優待,反而淪為了平頭百姓,過著清苦的生活。在這樣的情況下,劉備並沒有怨天尤人,而是面對現實積極而又踏實的生活,該種地種地,該織蓆織蓆,改賣鞋賣鞋,該遊學遊學。這說明劉備是個樂天知命的人,知道君子居易以俟命,絕不輕舉妄動。
劉備雖然身份低微,但是他卻心懷大志,在殘酷的現實面前,劉備並沒有忘記初心,即便是織蓆販履,劉備也念念不忘興復漢室,恢復漢朝江山。這種堅定的新年支撐著他承受生活的重壓,尋找創業的機會,結交志趣相投的朋友,結果這樣一個貌不出眾,語不驚人的街頭小販最後卻成了蜀漢政權的創始人漢昭烈皇帝。
這說明信念的堅定對事業成功的作用多麼重要。劉備就像唐僧,信念無比堅定,目標始終如一,最後成功實現了自己的初心。普通人因為看見而相信,英雄因相信而看見。
劉備就是一個因相信而看見的英雄。
-
11 # 野草的沉思
劉備擺攤賣鞋,恰正說明了劉備具有英雄的潛質。
俗話說,大丈夫能屈能伸。如果只能屈,不能伸,或只能伸,不能屈,算不得大丈夫。
可以想象,如果天下太平,沒有黃巾起義,劉備可能終身織蓆販履,弄好了開個小公司,自已做個小老闆,成個小富翁。關羽呢,賣棗子賺了錢,也可以搞個食品作坊。張飛本來是個地主,又開著肉鋪,將來可以搞個肉聯廠什麼的。
可是,這些人都有英雄潛質,又有家國情懷,所以當黃巾亂起,劉備帶頭一呼,哥仨兒立馬來個桃園三結義,之後,拔地而起,金戈鐵馬,殺向了火熱的戰場,終竟成就了一番英雄業績。
就當時而言,全國織蓆販履、賣棗賣肉的成千上萬,卻都如草如泥,默默無聞。只有劉備、關羽、張飛三人起於草莽,聲聞當世,名垂青史。這是人的本質不同的原因造成的結果。
劉備本人的才能是很有限的,武不及關羽,張飛,趙雲,智不及諸葛亮,可是他能讓這三虎一龍始終追隨他,死心踏地地為他效力,這是相當難得的。這表明,劉備有特殊的優點。他的優點最突出的一點,就是本質忠厚,能以誠待人。
現在有些人好搞陰謀論,以為劉備是虛偽小人。這不符合事實。
劉備在未得諸葛亮之前,半生東奔西走,無權無勢。而關羽、張飛、趙雲卻一直追隨他,生死與共,不離不棄。關羽受到曹操的特殊款待,敬之如諸侯,關羽終掛印封金,千里單騎,迴歸劉備。趙雲於長阪坡,為救阿斗,捨生忘死,浴血苦戰。如果劉備是偽君子,怎麼能如此得將士之心呢?莫非關羽張飛和趙雲都是缺心眼兒?
諸葛亮智蓋當世,操如白雲,躬耕壠畝,不求聞達。北有曹操,勢如泰山;南有孫權,雄踞江東,他一概不理不睬,卻感於三顧之恩,慨然出山,義無反顧地輔助一無所有,到處逃難的劉備。試問,如果劉備是偽君子,又焉能騙得了明察秋毫的諸葛亮,甘願隨他去赴湯蹈火?
劉備被曹操追迫,棄新野而南逃。新野百姓都追隨劉備。有人勸劉備捨棄百姓,以便逃脫曹操的追殺。劉備卻堅決不肯,執意攜民渡江。結果被曹軍追上,三軍盡失,家眷陷落,自己也差點兒搭上性命。攜民渡江這件事是愚蠢的,但劉備的拳拳愛民之心卻是真誠的。難道不是嗎?
白帝城託孤,劉備當著群臣的面對諸葛亮說:君才勝過曹丕十倍,定能安邦定國。劉禪能輔佐就輔佐,如不行,你就取代他,做蜀漢之主。一一這樣的事,在中國歷史上,恐怕是絕無僅有的,是破天荒的,可謂是石破天驚。須知君無戲言,這可是聖旨啊!有這句話,諸葛亮任何時候取代劉禪,都是奉旨行事,合理合法的。有人說這是劉備在搞陰謀,試探諸葛亮的忠心,甚至有人說周圍已佈下了刀斧手,只要諸葛亮一點頭,立刻就會被處死。我卻以為劉備是真心實意的,是他忠厚本性的最後一次閃光。這倒並非是他特別偏信偏愛諸葛亮,而是他以國家為重,以大局為重,知道惟有諸葛亮才能安邦定國,有希望恢復漢室,也惟有諸葛亮能保障他的家族的安全,也深知諸葛亮的人格品質以及和自己的真摯的友好關係,知道諸葛亮決不會做損害國家,損害自己後代的事情。事實證明了這一點。也正是劉備的這一點兒誠心,才換來了以後諸葛亮的南征北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當然,人都有虛和實兩個面兒。政治家更是如此。劉備即然是政治家,當然也有虛的一面。但他的主要方面是忠厚。這是沒有疑義的。
樹有根,水有源。劉備在本質上是忠厚的,這忠厚就根源於他擺過地攤,織過席,賣過鞋,根源於他出身平民,經歷過貧寒。也只有出身於平民,經歷過貧寒的人,才會有真正的忠厚。可以想象一下,在劉備擺地攤賣鞋的過程中,他經歷過多少辛酸苦辣,人世滄桑啊!
-
12 # 靜心匠道
劉備擺攤賣鞋,說明了什麼?
劉備擺攤賣鞋多少是不是真的,我不知道,但是三國演義倒是真的真麼說,不過三國志裡面記載劉備是跟過盧植學習,還美衣服的人,所以個人感覺劉備當時應該不是做擺攤賣鞋的生意,這種三國演義的作者為了讓劉備有一個平民老百姓的身份而讓他擺的攤,不過怎麼說都好,他還是擺攤了。
那麼三國演義的作者為何要寫劉備擺攤呢?其實,這裡也是透露一種中年人的無奈,劉備當時也是20多歲的人,在三國時期,算是中年人了,但是當時還沒老婆孩子,更加不要說事業了,自己空頂著一個皇室的後裔,但是沒錢沒權的一個貴族身份有啥用,人還是要吃飯的把,而劉備也是要給手工業愛好者,後面的白毫兵我們就知道,每一個白毫兵的白毫都是他自己編出來的,所以他這個手藝應該還是可以,那麼當時最好的生意就是啥,跟我們現在一樣,衣食住行啊,編織草鞋就是是最靠譜的生意,為啥,首先就是草鞋的材料來源便宜,到處都有,容易獲取降低了很多成本,其次非常重要的就是草鞋編制起來快,可以說劉備熟悉了做法,估計一天能夠做非常多雙,而草鞋是必須品,當時基本大家都是穿草鞋,當然也有一些人是自己編的,但是更多人為了方便,當然就是買,所以千萬不要小看擺攤賣草鞋的劉備,他也不窮,起碼是個鞋業品牌CEO,當然,由於草鞋售價便宜,他最多就是維持日常開支,不至於餓肚子,但是比起張飛這等屠戶,他的資本就會少了很多。
而作者除了這個原因之外,讓劉備擺攤賣草鞋,更突出了他的平民身份,這也讓他成為一個比較貼近民眾的形象,可以說三國裡面擺攤過生活的人物沒幾個,但是就在劉備這一個,就非常讓人記得了,同時只有劉備在賣擺攤賣草鞋,才能夠知道民眾的疾苦,為他後面的仁君人設做鋪墊,由於劉備確實是這樣過來的,對於百姓他還是比較照顧的,
最後也因此在街上碰到了兩位合夥人,如他不是擺攤賣鞋,怎麼可能遇上張飛和關羽呢?
所以,作者看上去簡單的說,劉備是一個擺攤賣鞋的身份,把當時很多的資訊和內容都鋪墊了起來,而這樣證明了,擺攤其實是可以養活一家人的,當然現在賣草鞋的少了,但是賣皮鞋的多了。大家或者也可以試試哦。
-
13 # 震天雷
劉備擺攤賣鞋,說明了什麼?
劉備賣鞋《三國志》有交待,劉備雖是中山靖王之後,但是已經沒落。通過劉備賣鞋主要說明了幾點:
一、雄不問出身
人在沒有得勢時,都曾經在社會底層生活過。興周八百年的姜子牙,曾經賣過面、賣過鍋碗瓢盆。劉邦在家鄉當過亭長,遊手好閒、打架鬥毆。朱元璋年輕時為了吃飯去寺廟當和尚,後來參加反抗元朝的農民起義軍。只有生活在底層的人才能知道百姓的疾苦,才能知道百姓需要更能獲得百姓擁戴。
二、機會只有有準備的人才能抓住
我們能以自己出身家庭不好就不努力了嗎?不是,就因為我們出身條件不好,才更要想他們一樣,樹立大志向,不斷鍛鍊自己、提升自己,一但機會來臨才能乘機而起。
每個人事業未成時,都會為了生活暫時屈身於底層。在這個時候關鍵是不能喪失希望,要時刻記住自己的目標,利用這段時期學習必要的知識,多交朋友為時機的到來做好準備
回覆列表
大家好,我是書生意氣,關於劉備擺攤賣鞋,是生活所迫嗎?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三國志》記載:劉備的父親劉弘早亡,年少的劉備和母親以織蓆販履為業,生活非常艱苦。
這裡的描寫應該是他們為生活所迫,因為父親去世了,男人是家裡的頂樑柱,一家之主去世了,等於斷了家裡的經濟來源,這也看出劉備的母親,也是一位賢內助,勇於接受現實,卻不甘向生活低頭,即便是織蓆賣鞋,也要生存下去。
2.劉備和母親一起買鞋,也說明他懂事了
劉備家房子東南角,籬笆上長有一顆五丈高的桑樹,長得枝葉繁茂,遠遠看上去就像車蓋一樣,都覺得這棵樹長得不同尋常,都說此家必出貴人。
劉備小時候經常與同宗小孩在樹下玩耍,又一天他指著桑樹說:“我將來一定會乘坐上這樣配有羽毛裝飾的豪車。”
劉備的叔父劉子敬慌張的說:“你不要亂說話,不要我們一家會遭滅門之罪。”
3.劉備的母親,也是為他準備學費。
他15歲的時候,母親讓他外出求學,拜九江太守盧植為師,盧植是誰?他可不是一般人,他是東漢末年有名的經學家,將領,他文武雙全,曾先後擔任九江、廬江太守,平定過蠻族的叛亂。
盧植性格剛毅,他的老師是太尉陳球,大儒馬融等,和鄭玄,管寧,華歆是同門師兄,看到沒有一個比一個厲害,這就是人生的機遇,可遇不可求,而他的人生將很快改變。
還有同宗族的劉德然的父親劉元起,覺得劉備不是尋常人,經常資助他上學的學費。
而我們的主角劉備,卻不喜歡讀書,整天喜歡好馬,良犬,音樂,漂亮衣服;喜歡結交豪俠,對待朋友和善,不把喜怒表現在臉上,紛紛都來結交他,爭著依附劉備,如中山大商張世平、蘇雙等攜千金,販馬來到涿郡,見到劉備,於是給其資助,劉備得以用來集結到很多人。
這或許就是他的人格魅力吧,一個大男人,那時候資訊又不發達,能讓那麼多英雄豪傑來爭相結交他,這是他的過人之處,這也為他以後的事業,打下了良好的群眾基礎。
真是讓人費解,如果他母親知道,非要好好教訓他一番,好好的學不上,結交“狐朋狗友”,老孃我定不饒了你,你忘了你爹的遺言了嗎?還好沒有被他母親知道。
4.大丈夫能屈能伸
人生要懂得把握住機會,關鍵是機會很快就來了,你得把握住。
漢靈帝末年,黃巾起義爆發,州郡紛紛帶領義兵幫助朝廷鎮壓黃巾起義農民軍,他因討賊有功,被任命為(在今定州市區東)安喜縣尉,這是縣長之類的官。
別人都忙著紛紛逃命,他卻聚眾討伐黃巾起義軍,當官應該是他最初的夢想,然而這個夢想來得快去的也快,因為他的上司說朝廷有令:如因軍功而成為官吏的人,都要被精選淘汰,劉備知道訊息後,到督郵入住的驛站求見,督郵稱疾不肯見劉備,劉備很生氣,我的官職是憑真本事得來的,憑什麼說沒有就沒有,他們將督郵捆綁起來鞭打兩百下後,隨後與關羽、張飛棄官而走。
這段故事可以看出來,他不僅是一位愛憎分明的人,也是一位懂得取捨,能屈能伸的人,不就是一個縣長嗎?我的理想是要比這個官還要大,“此處不留人,自有留爺處”,開始了他帶領關羽,張飛一起打天下的曲折離奇,精彩紛呈的英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