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szza3
-
2 # 歸數齋術數
“五行”一開始時不稱為五行,有很多名稱,“五賊”、“五性”、“五能”,是用來描述天地間運轉的“炁”的特性的;至戰國時期,齊國鄒衍提出“五行終始說”,隋朝時蕭吉作《五行大義》,五行學說完備。
五行,可以簡述為炁的五種執行狀態,就類似於水有三態,固態稱冰,液態稱水,氣態稱水蒸汽,而水的本質是不變的,所變的是效能和狀態。
炁的這五個狀態,各自有不同的性,分別是:
水行:眾而虛
木行:柔而專
火行:精而寡
土行:實而散
金行:剛而精
而以上這些性質,就決定了以下現象的發生成為必然:
因眾勝寡,而水勝火;
因精勝堅,而火勝金;
因剛勝柔,而金勝木;
因專勝散,而木勝土;
因實勝虛,而土勝水。
這實際上描述的是炁在不同狀態下的盛衰。若只以自然界實物狀態描述,如拿斧頭能砍倒樹,堤壩可以防水等,不是不可以,但到更深層次的類象使用時,就遇到坎了,不利於提高。
-
3 # 獵戶雙星
我也曾關注五行相生相剋,有幾句話說出來,供參考。
水木火土金,
是個五角星。
角角相生角生角,
線線相剋線克線。
這是我的看法。
然後對我的理解,作一下解釋。
古人將東西南北中,定位四面,土在中央。
如果我們將東西南北中,也確定為四面,不同的是,土不在中央,而和火一樣在南面。
水在北,木在東,火在南,土在南,金在西。
這樣,水木火土金,位居在不同的五個角上。
五行相生相剋自然而然地分佈在這個五角星上。
角角相生,是說角和角相鄰。
線線相剋,是說隔角相剋。
五行相生相剋,說的再簡單點就是:角生角,線克線。
-
4 # 不倒翁的魚菜小課堂
易經是群經之首,國學之源,華人的文化是有根源的,有傳承的,能克木的很多,為啥是金克木而不是火克木呢?
因為木生火,木為火之母,所以即使是帶來傷害也只是洩耗,而談不上剋制。
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華人對於孝的觀念是根深蒂固的,母生子為子洩耗,子斷不至於反克母。
李易聊易禮,用最通俗的語言來說易經,用最簡單的辦法教你最實用的易經,活學活用,現學現用,讓易經不再神秘
-
5 # 黃多魚先生
其實很容易解釋,先了解五行的起源。
五行學說是道教老祖在推演《周易》陰陽轉化的過程中發現的,是道家文化的基礎。
現在用到五行的職業不外乎中醫、命理、堪輿、卜卦、看相,這些職業都包涵了道家思想文化合道家哲學。
剛開始的五行是一種動態的轉化形式,而不是我們現在所理解的五行元素。
水為潤下、火為炎上、金為收斂、木為伸展、土為中和。
水是往下滋潤植物,意為潤下。
火勢是往上燃燒的,意為炎上。
金受火後,鋒芒盡收,意為收斂。
木破土後,往外發展,意為伸展。
土是大地,包容萬物,意為中和。
都是指事物在發展中變化的過程,而不是指事物的本身。
經過後人的研究發現每種事物本事就具有一定的元素,而不是變化過程才產生的。
所以就形成了現在的五行元素
即: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為何不是火克木?而是金克木?相同等級的火和木,碰撞後,得到的是更旺盛的火,火得到木的助旺,得到了增益的效果,所以是木生火。
相同等級的金和木,碰撞後,金損木毀,本質上兩種元素在碰撞的過程都是受損的,沒有增益的效果,所以視為金克木。
就像很多人的父母,為了孩子付出一切,儘自己的所能給予孩子最好的一切,不求任何的回報。
付出即是相生。
父母的付出,孩子得到了成長,在這過程中孩子是收益者,父母是付出者,並沒有獲得受益。所以我們說是父母生了孩子,而不會說孩子克了父母。
堪輿命理中有一句話,“生我者為父母”說的就是相生的關係。
對敵即為剋制。
兩軍對壘,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在戰役的過程兩軍都是沒有收益的,雙方都想把對方置於死地。戰役的過程即為相剋,雙方在戰鬥過程中都是受損的,受益是在戰鬥結束後才形成的。
堪輿命理也有句話,“我克者為財”。
這樣說能理解了嗎?
…
回覆列表
謝謝大夥的答覆,但感覺都還是拘泥於既定的相生相剋關係,但至於為何是這樣的相剋關係還是不能徹底搞明白。在下也並不是要懷疑先人的流傳幾千年來的這種相剋關係,只是很納悶為何就是這樣的相剋關係呢?火克金,說句玩笑話,較真起來的話火還未必克金呢,真金不怕火練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