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申愚人
-
2 # 吉誠
三字經首句“人之初,性本善”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句子,孟子在《性善論》中提出的觀點是“人性本善”,而後世的荀子則提出相反觀點,荀子在《性惡論》中的觀點是“人性本惡”,到韓非子又推出“性本善善惡惡”來,現在有人說人心本良善,也有人說人性多涼薄,到底誰的觀點是對的?誰的觀點又更符合歷史的真實呢?
《孟子·告子上》道:“人之性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這就是說,人的本性天生就是善的,就好象水總是往低處流淌一樣。與之相對立的是荀子,他提出“性惡論”。 《荀子·性惡》寫道:“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認為人生而具有好色、好聲、好味、好利等特性,只有經過教化,才能去惡從善。 還有人提出“性無善無惡論”;也有人提出“性有善有惡論”。
人之初,有人並是人,當然也無法排除善惡這個人之本性的問題。 中國傳統哲學,有人善、人惡兩種論調,但都沒有把人定格為有自我意識、社會意識這兩個層面上,如果上升到這兩個層面上,社會上的人分善惡,每個人都有善、惡兩個方面。 初始是一種人開始的地方,西方有白板之說是從認知角度出發的。 但性與知是同一概念嗎?性,本性;知,是人從外界到內在的一種讀取過程。先天本性與後天之知不盡相同。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人之初,最起碼不是白板,也就不可能無善無惡。 人之初既然有善、惡,那到底是性善,還是性惡呢?為什麼有這樣一種情況,我們總要強調孩子的早期教育,強調家庭對孩子的影響,這起碼給我們一個訊號,人即可以學好,也可以學壞,從善則善,從惡則惡!善來源於善根,惡來源於惡根。 佛教有一句話很有啟發,“善由心生,惡從念起”。 善、惡標準不同,對善、惡的理解自然不同,當哲學和心理學走到現代這一步,已經不再去強調或者關注人之初,心性善與惡這個話題了,我們需要的是一個秩序,一個標準,一個度,一個被認同了的關於善惡的語言環境。 沒有了這些,我們的行為無所謂善惡,也沒有了相互溝通交流的平臺!
人是一種很複雜的高階動物,每個人都有善惡兩面,重要的是他的早期教育和成長環境還有今後的生存環境及其遭遇,對生活有美好憧憬的人應該比較認同“人之初,性本善 ”吧。我的主張與韓非子“人之初,性本善善惡惡”的觀點相仿,人本身的起跑線就是有善有惡、善善惡惡的,所以要用道德和法律的手段去規範,以維護社會良好秩序,用這樣的觀點來看歷史,人心既有良善的一面,也有涼薄的一面,現代人也不能在學習中國傳統歷史文化時走兩個極端,要辯證對待。
-
3 # 古城漁樵
我認為:從歷史的角度分析,良善者長久!涼薄者短暫。從古到今人心多良善,這是因為人們的心多良善才是安全生存的正道!而涼薄的人心不符合社會生存的發展規律。
其實良善與涼薄對一個人來說,是自我平衡尺子!同時也是一個人的世界觀。在天地賦於人們有私心的社會里,一個的良善與涼薄便成了一個人的道德底線!都是因人因地因時而展示著良善與涼薄。
這些也是與社會的發展規律有密切聯絡的。人們從古至今的生活中,皆是以良善與涼薄的較量。由於人心多良善!所以涼薄便是一些少數人的專屬了。私心重的人多涼薄,而廣大的多數人群愛好良善的生活,所以多良善便成了人們追逐信仰的準則。
不過對於良善與涼薄而言,主要看是誰在使用了!因為良善與涼薄本身字眼是不分階級!對於良善的人使用了涼薄就是錯的;對涼薄的人使用良善便會助長了涼薄!!除非你能用良善改變涼薄的人。
-
4 # 微道助您創造終生價值
從古至今人心多良善還是多涼薄,這個問題我認為古今有別。從現今社會來說,應該是人心多良善。這是因為現今是法治和德治相結合的社會,人民當家作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方位貫穿,國家正確的輿論導向(包括各種媒體)和繁榮的社會主義文藝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廣泛深入人心,大量進步的書籍對人薰陶感化,人們思想覺悟不斷提高。在這種條件下,人心多良善是必然的。例如“5.12”汶川大地震中,所體現的“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民族精神,及其各種各樣生動感人的故事等等,都充分印證了這一點。
但是,從古,古到什麼時代,很不好說。如果按照孔子時代,那是奴隸社會,奴隸沒有人身自由,奴隸主把奴隸當成商品,可以被買賣、奴役、殘殺,這有什麼多良善可言。至於封建社會,人民在政治上被壓迫、經濟上被剝削,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心想多良善、少涼薄,也難於做到。因此,在這個問題上,古今不可同日而語。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應該不復雜,可以試想:整個社會的和諧是一切所有善良導致的結果。因此說眾善無論到何時,都是社會積極,正能量的主線。正好體現的是眾善如流,大道奉行。
所謂薄涼,只是個人情緒消極面,只能說明問題確實存在,只是極少數人偶爾抒發一下牢騷,抱怨,悲涼,厭世情緒而已。偶爾極且短暫的存在現象,不能代表人們的精神面貌。
善良匯出的結果是:整個社會的和諧。薄涼說明的問題是:極少人悲涼厭世的情緒。透過比較得出結論:善良體現的是:整個社會和諧狀態。薄涼:體現的僅僅是個人情緒。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