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稚念之
-
2 # 美人豐盛
內心自洽【self-consistent】,字譯自我一致性。簡單來說,就是整合內心的衝突和混亂,構建、形成自己穩固的人格。
內心自洽是人生觀的執行力內心自洽對一個人一生的發展有重大影響,如果把一個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比作人一生的戰略,那麼內心知洽就是執行力。
有些人年紀輕輕就已經具有明確的價值觀,甚至是人生觀和世界觀,他們對事物有著明確和一致的看法。
同時,他們對自己有較為穩定的評價,不會隨著外界的波動而輕易改變,也很少出現內心的矛盾、衝突和混亂。這些人能夠按照自己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去“執行”生活,直到感受到“自我圓滿”。
而有些人到而立之年還在糾結於內心的衝突,而有些人卻早已在穩定的人格基礎上開始追求愛情、事業——這些真正有意義的人生?
人格發展與內心自洽我們先來感受一下一個人格發展的過程:
1-2歲,父母就像我們的鏡子,從他們的眼中、懷抱中、愛或不愛中,我們有了對自己的第一印象。我們對著父母哭、要吃飯、要父母抱……這些都是在尋求驗證,驗證自己是否是好的還是壞的,從而建立自我肯定的基礎。
3歲到6歲,父母成為我們的家庭教師,教會我們判斷所有人和事: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不重要的,這些是父母給我們“啟蒙教育”,從而逐漸形成了我們最初的價值觀。
7歲以後,我們開始上學接受教育,老師成為第二個啟蒙者,我們的每一個思想、行為都渴望獲得老師的評價,好或者壞,其它同學是好還是壞,什麼是重要不重要的。這時,我們進一步形成了對事物和自我的看法。
在1-7歲的獲得反饋的過程中,我們得到最原始的價值觀輸入,形成了最原始的自我認知。
孩提時代過後,我們逐漸獨立,父母和老師在身邊的時間越來越少,我們也越來越不滿足於他們能夠給我們的反饋,於是走上了獨立探索的自我認知的少年之路。
從少年到青年,我們透過閱讀、思考、行動,和在大千世界的種種經歷,試圖發現自己想要什麼,想成為誰,自己究竟是誰,最終要去哪裡。
在這個時候,童年的原始認知可能會持續也可能會被顛覆,從而獲得一生的自我認知和人格建立。
追溯我們成長的過程,我們所有的有意識或者無意識的思想和行為,都是為了能夠認識自己,找到自己在世界上的存在。
而存在從來不是孤立的,它需要外界的反饋來構建。能否構建完整的、穩固的人格,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成長過程中的反饋是否充分、及時、恰到好處。
如果一個人在人格發展的過程中,沒有建立對事物和自我的客觀認識,那麼即使他努力在建立主流的世界觀、人生觀,也很難達成內心自洽。
如何進行內心自洽訓練內心不自洽有何體現?主要體現在長時間的內心衝突和混亂,它可能是你內心不認可的社會文化衝突或者價值觀衝突造成的。
比如說:父母擔心你獨自在外遊學有危險,於是會對你說:壞人很多,別人給你一個蘋果都要先想想有沒有毒?這句話可能會把你的三觀震碎。
比如說,一直認為“唯有真心才能打動人”,於是傾其所有去追一個姑娘,結果還是最懂得“泡妞”的富二代抱得美人歸。
比如說,自己內心不直秉持不能欺騙別人,但在職場上,不玩政治,就很難生存,必須說假話,辦假事,但又真的不想改變自己的本質。
出現這樣矛盾的時候,有些脆弱的人,就沒有走過去,改變了自己的本質和人格,開始附和自己原本價值觀裡不認同的東西。
有的人,始終活在陰影裡,變成了玻璃心,或對社會、對世界有排斥心理的人。
還有的人,吃一塹長一智,以實踐經驗為基礎,反覆分析、提煉、總結,藉助書籍或借高人指點,形成了適合自己的一套完備、自洽的思維體系。他們為人處世均有自己的一套思考和行為準則,人格較為完善。
他們是這個社會里,真正能夠控制自己的人。也是在生活中真正能讓自己愉悅的人。
內心自洽,能夠幫助一個人真正成為強者。
回覆列表
內心自洽通俗講就是自己安慰自己,自己幫自己走出陰影。
其實在每個人的內心最深處,都藏著一個需要回答一輩子的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這牽扯到我們每個人活著的意義,這也是西方哲學的終極問題。精神自洽卻是我們活著意義的基礎。
怎樣才能做到精神自洽呢?調整自己的心態以及討好他人的思維模式,建立自己的情感舒適區;不妄自菲薄,也不狂妄自大,客觀評價自己的真實情況;把真實的自己表現出來,釋放自我,有些人和事真的無關緊要.做自己認為對的事,而不是大多數人認為對的事,當然,這需要勇氣。
內心的強大,不是一天練就的,堅持做下去。也許我們內心曾經不自洽,留下了傷!可以從新來過,相信自己,可以堅定的活在這個世界,一一定可以實現自己心中那傻傻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