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潶域道友
-
2 # 東臨碣石s
早在三疊紀(2億年前)時,長江上游流域依然是茫茫大海,中下游乾脆都沉在海底。三疊紀末期,約1.8億年前,印支造山運動轟轟烈烈,很多高原出現,包括崑崙山脈、橫斷山脈、巴顏喀拉山脈,雲貴高原。青藏高原也沒閒著,不斷的隆起,形成很多斷裂地帶,也就是青藏高原和雲貴高原上很多讓人眩暈的大峽谷。而到了約在1億年前,四川盆地緩慢形成。
你一定發現了,長江不正是在這些山脈之行穿行的嗎?所以,這些新出現的斷裂帶正好形成一個南北走向的槽,長江就沿著這個槽,向槽的盡頭流去。
因為這些山脈在形成過程中的劇烈活動,造成很多低地的斷陷盆地或槽型凹地,慢慢形成了湖泊,並串連在一起。但遠古的長江不是向東流的,而是向西流,最終匯入古地中海。這個理論,是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提出來的。
尤其是在4000萬年前,青藏高原在喜馬拉雅運動的影響下,隆起更高,這就形成了西高東低的局面。所以你看,長江由地勢高的西邊向地勢低的東邊順勢流過去。
離現在最近的300萬年前,喜馬拉雅山脈又活動了一起,西部地勢更高了,進一步拉大與東邊低地的海拔差距。長江從地勢高的西邊,形成巨大的衝擊力,在東部地勢地的地方橫衝直撞,越撞越大。這就是為什麼長江在青藏高原、雲貴高原的間隙中穿行時、河面較窄,到了東部河面較寬的原因。
-
3 # 南國張麻子
古長江形成於遠古時代,長江流域的絕大部被海水所淹沒。距今2億年前的三疊紀時,長江流域部仍被古地中海(即特提斯海)所佔據,當時西藏、青海部分、雲南西部和中部、貴州西部都是茫茫大海。湖北西部,是古地中海向東突出的一片廣闊的海灣,海灣一直延伸到今日長江三峽的中部。長江中下游的南半部也浸沒在海底,中下游的北部和華北、西北亞歐古陸的東部,地勢較高。發生於距今1-8億年前三疊紀末期的印支造山運動,那時開始出現了崑崙山、可可西里山、巴顏喀拉山、橫斷山脈,秦嶺突起,長江中游南半部隆起成為陸地,雲貴高原開始呈現。在橫斷山脈、秦嶺和雲貴高原之間,形成斷陷盆地和槽狀凹地。同時,雲夢澤、西昌湖、滇湖等相互串聯,從東向西,經雲南西部的南澗海峽,流入地中海,與今長江的流向相反。
今長江的形成發在距今1.4億年前的侏羅紀時的燕山運動,在長江遊形成了唐古拉山脈,青藏高原緩緩抬高,形成許多高山深谷、窪地和裂谷。長江中下游大別山和川鄂間巫山等山脈隆起,四川盆地凹陷,古地中海進一步向西部退縮。距今1億年前的白堊紀時,四川盆地緩慢上升,夷平作用不斷髮展,雲夢、洞庭盆地繼續下沉。距今3000-4000萬年前的始新世、發生強烈的喜馬拉雅山運動、青藏高原隆起,古地中海消失,長江流域普遍間歇上升。其上升程度,東部和緩,西部急劇。金沙江兩岸高山突起,青藏高原和雲貴高原顯著抬升,同時形成了一些斷陷盆地。由於河流的強烈下切作用,出現了許多深邃險峻的峽谷,原來自北往南流的水系相互歸併順折向東流。長江中下游上升幅度較小,形成中、低山和丘陵,低凹地帶下沉為平原(如兩湖平原、南襄平原、都陽平原、蘇皖平原等)。到了距今300萬年前時,喜馬拉雅山強烈隆起,長江流域西部進一步抬高。從湖北伸向四川盆地的古長江溯源浸蝕作用加快,切穿巫山,使東西古長江貫通一起。
沱沱河,長江發源地,山高岸險,終年積雪數十米深,全長374公里。
當曲口以下至青海玉樹縣境內的巴壙河口,稱通天河,全長815公里。水勢平緩,河谷寬闊,而多沼澤,日照充足,草灘密茂,兩岸峰高雪深,景色壯麗、宜人,是長江流域重要畜牧區。
巴壙河口至四川宜賓的岷江口,稱金沙江,全長2308公里,因產黃金而得名。明末宋應星著《天工開物》一書中記載:金沙江,(古名麗水),迴環五百餘公里,出金有數載,金沙江河段山高谷深,水流湍急,水面比降大,總落約三千米。險峻的虎跳峽,河段只有16公里長,而水面落差達200米,平均落差12.5%,可見蘊藏的水利資源是何等的豐富。
宜賓的岷江至長江的吳淞口全長2803公里,其中宜賓至湖北的宜昌,全長1030公里,又稱川江,湖北的枝江至湖南的城陵磯全長340公里,又稱荊江,荊江又有上、下荊江之分。上荊江:枝江至藕池口全長160公里。下荊江:藕池口到湖南的城陵磯全長180公里。
江蘇以下江段又稱揚子江。江陰以下河段江面逐步開闊,向入海口呈喇形狀開展,江陰附近水面寬僅一公里,而到入海口附近時江面寬達80公里,有些學者認為,距今六千年以前,長江大致是在揚州、鎮江一帶入海,由於江面寬闊,坡度平緩,江流海潮交會,大量泥砂因流速緩慢和海水鹽分凝聚而成集,江口內外懸移質日日向下沉墊,河底推移質年年向外推動,以致發育成了長江三角洲。江口的崇明島,就是由長江泥砂堆集而成。這個島的出現,距今只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崇明島的南端的黃浦江,是長江的最後一條支流。
回覆列表
改過 主要集中在湖北段
長江河流改道有由內因引起的,也有由外因引起的。外因包括構造運動使某一河段地面抬升或下沉,冰川、崩塌、滑波將河道堰塞,人工另闢新河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