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柚子愛寫真

    肝膽綜合症 隨著養殖的發展,近年來魚類的肝膽問題越來越突出,成為危害養殖物件的病害之一。說起肝膽綜合症,養殖戶朋友們的第一反應就是飼料問題,其實是可以理解的。中國養魚有幾千年的歷史了,以前從來沒有出現過肝膽綜合症,不用飼料的養殖物件或是天然生活的魚類都很少有肝病。但以前魚要2-3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上市,現.在,養殖週期只有3-6個月,長的也就一年。以前相當於是吃素的,現在都改葷了,跟人一樣,吃得太好了反而容易出問題。水產動物生長有一定的週期,現在人為投料極大地加快了其生長的節律,生長過快了,身體機能跟不上,特別是肝膽不能承受繁重的營養負擔,肝膽就會罷工,問題自然就出來了。所以,說肝膽問題是飼料問題,是可以理解的。要獲得最大的生長速度與魚類的.健康間就產生了矛盾。要保證養殖物件不出問題只有給它提供的飼料營養低一點,投料減少一點,但這樣生長又會受到影響。有的養殖戶朋友巴不得魚兒長得快一點,大多都是超量投餵,有的甚至達到了7%、8%,如果這樣不出問題,就真的有點不正常。 肝的功能主要是代謝和解毒。所以,水生動物生長的各種環境都會對其產生影響,誘發其病變。究其原因有:⑴、養殖密度過大,養殖環境不斷惡化。由於養殖經濟效益好,為了提高產量,盲目地提高養殖密度,增加了水體環境的壓力,提高了肝膽病的發病率。⑵、不科學的藥物使用:由於眾多原因導致養殖過程中疾病增多,而目前在魚病防治上仍以化學藥品為主。是藥三分毒,魚體吸收的藥物大多都要經過肝臟的解毒代謝後才能排除體外。但肝臟的解毒功能有限大量防病藥物的頻繁、超量使用,特別是敵百蟲、硫酸銅和有強刺激的藥物,造成藥源性的肝損傷;⑶、種質退化:養殖都有一個趨勢,一個種類剛開始養殖的幾年,雖然研究不深入,飼料營養不平衡,病害相對較少,也很少出現肝膽問題。但越到後面,技術相對成熟了,問題反而越來越多,叉尾鮰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為什麼,無疑是種質退化,魚體抗病力降低;⑷、飼料的選擇不當或過 量投餵高效能的配合飼料:一些養殖戶為了降低養殖成本而盲目選擇便宜的劣質飼料,很有可能會導致魚體維生素缺乏、以及營養成分的失衡和飼料中含有有毒物質等。高效能飼料的過量投餵、投餵變質飼料等都會誘發肝膽發生病變;⑸、環境的變化:養殖物件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有限,如果環境劇烈變化或變化頻繁,都會導致其發病。這就是為什麼每次暴雨或水體漲落幅度過大網箱魚容易發病的原因. 在治療的時候應該注意: 外用藥:發生此病時魚類的體質很弱,因此建議不要使用三氯異氰尿酸等刺激性較強的消毒藥物最好用一元二氧化氯或二氧化氯製劑。內服藥:此病發生時魚類的腸道內壁雖然嚴重充血,但它不同於普通的細菌性腸炎,因此建議不要使用恩諾沙星、諾氟沙星這類的抗生素製劑,最好用中草藥製劑進行治療,如三黃粉等,同時用維生素拌餌內服。 檢視原帖>>

  • 2 # 農事隨談

    草魚在農村是養殖非常廣泛的魚類,食性範圍廣,既能吃草也能吃動物性的餌料,適應能力也強大。養殖戶在養殖的過程中很容易忽視草魚肝膽方面的疾病,引起併發症,帶來很大的損失。

    引起草魚肝膽綜合症的原因

    1、從苗期到成魚的不同階段,都可以感染這種疾病,特別是到了高溫季節,大量投餌的時候,養了兩年左右的草魚更容易感染。

    2、發病的季節在6~10月份,水溫在20~28度,換季的時候或晝夜溫差大容易爆發,如“白露”這個節氣,溫差較大就要有效預防。

    3、沒有按合適的密度投放,養殖密度過大,草魚的活動空間受限,水體流通受阻,容易感染疾病。

    4、水質環境變差,氨氮、亞硝酸鹽等濃度超標,再進行投餌以後就容易感染。

    病害的症狀

    草魚感染以後,會離開魚群獨自活動,攝食能力下降。撈出水面觀察可以發現體色呈“青頭烏背”的狀況。鰓部出現紫紅色充血,嚴重時鰓小瓣脫落,裡面有汙泥和雜質,眼眶、鰓蓋處有不同程度的充血。體內腹腔有黃色積水,肝臟變成黃色,膽囊失去光澤,腸道也出現充血。

    治療方法

    經過原因分析,可以看出肝膽綜合症發病主要的原因還是內部代謝產生了障礙,再加上外部環境變化刺激所致,可以採用內服調理,外部改良的方式展開治療。

    治療步驟:內服藥劑氟本尼考200克、三黃散200克、多維150克和“應激寧3型”300克拌料40千克,每日投餵一次,連用5~7天。

    連續用藥2天后,死魚的數量明顯會下降,一週後,病情趨於穩定,後續定期拌餌投餵可以起到保肝護膽的作用。

    總之,草魚的肝膽綜合症主要還是預防為主,養殖的密度應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最佳化養殖模式,套養其它的魚種實行生態養殖。注重水質環境管理,科學投餵,發病期間不能濫用刺激性的藥物,這類藥物很強的刺激性,草魚會出現應激反應出現死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具有抗癌作用的傳統中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