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城鎮青年大亮
-
2 # 和平精英阿優
對於很多人來說,八十年代拍攝的這部西遊記電視劇,用百看不厭來形容它不過分吧。。。。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每次看電視裡重播西遊記,雖然看過無數遍了,但看上去還是那麼的津津有味。輕鬆多變的音樂,風趣的對白,甚至一下子能讓人忘掉那些不快的事。
我想主要有幾個原因。。
第一,西遊記的原著真太好了。有時真的很自豪,咱華人真富有想象力,尤其是古人。除了西遊記,還有數不清的神話故事和小說,比如鏡花緣,聊齋,山海經。等等。。。透過那些充滿想象的故事,完全把我們帶到另一個神話般的世界。 絲毫不比外國的童話故事差
第二,西遊記電視劇中的演員太棒了。其實和續集一對比,大家都能感覺到,差的很多。包括豬八戒和沙僧的新演員,同時也算上六小齡童和唐僧。有時候一個優秀的作品是需要靈感的啊,是可遇不可求的。也許那時候拍西遊記,人們對待事物或者對待藝術還都是相當的認真。 有時候看到馬德華演的八戒,真是百看不厭。我想這才是藝術家。
第三,西遊記裡的音樂真是太經典了。不知道有人統計過沒有,西遊記到底配了多少配樂,多少伴奏曲子。但是那些曲子都是隨著情節的推進出現的那麼恰當。大鬧天宮時的歡快,被壓五行山下的悲涼。女兒國中的真情。 數都數不清。 有些真的如仙樂一般
第四,特技。。 可能說這個老西遊記的特技,對於21世紀的今天,真是不值一提啊。但是大家別忘了,這可是八十年代中國拍的。大家想想看,當時的孩子們看過美國大片嗎? 可能那個時候我還小,但我能想象的到,這樣一部二十多集的充滿了神話特技的電視劇一播放,是多麼的吸引人。 對於像我這樣大的二十多歲的人來說,可能腦子裡最初神仙的形象就是來源於兒時的西遊記電視劇。 那些變化多端的妖怪,充滿仙氣的天宮和各路神仙。。。在當時是怎樣一種畫面。
174
-
3 # 大師兄Seven
西遊記裡蘊藏的東西太多啦。道家、佛家、皇家的地位糾葛,影射現實生活中真實存在的陰暗事實,師徒四人絕對經典的演繹,活靈活現的人物。雖然特技方面差點,86版西遊記的地位是其他版本都無法撼動的。
-
4 # 穿越者號
踏 沙 行(新韻)
――重讀《西遊記》有感
幾道雄關,數重魔幻,怎能喪氣回頭轉?
從來世事在堅持,信心超過三千萬。
一點艱辛,十分考驗,實為路上加油站。
不得九九到西天,如何取到真經卷!
《西遊記》是傳統經典名著,加以改編而成,可以說是愈久彌香。艱難困苦,百折不屈。路在何方?路在腳下。經典重讀,催人奮進!
-
5 # 不會做菜的小豬
小時候看西遊記總是沒頭沒尾,今天看一片段明天看一片段,零零散散的也看了很多遍,伴著我從小長到大的經典啊。難以置信,86年的西遊記可以成為我70年代爸爸媽媽和90年代我的共同回憶。我記得當時只是覺得孫悟空很厲害,便拿著家裡的晾衣杆轉起來就當耍起了金箍棒,唐僧文文弱弱卻也覺得他氣度不凡,也會穿起袈裟道一句阿彌陀佛(小時候我家真有袈裟),豬八戒懶惰又好笑,每每遇到妖怪便要分家,沙僧憨厚老實,任勞任怨。2018央視又重新播起了西遊記,縱使三十年過去了,西遊記系列層出不窮,可經典還是經典無人超越,即使是被後人頻繁提及的大話西遊在他面前也顯得不太正經
-
6 # 陌陌觀影
電視劇《西遊記》是中國最為成功的一部神話影視劇。無論男女老少,對《西遊記》都是非常喜歡,即使現在的寒暑假,都還是熱播不斷。《西遊記》為什麼讓人百看不厭呢?我想是有以下幾個原因:
1.《西遊記》是部神話故事,在中國式神話裡具有代表性。《西遊記》還帶有喜劇的特色,我想喜劇是人們最為喜歡的一種劇種。
2.《西遊記》裡面的角色塑造太成功了,每個角色都特點鮮明,六小齡童飾演的孫悟空,是全劇的靈魂。我可以這麼說,六小齡童之後再無孫悟空。六小齡童作為猴戲的傳人,把孫悟空這一角色演得活靈活現。六小齡童一生就這麼一部作品,讓別人和自己都無法再超越,可見他已經把孫悟空飾演到極致了。還有馬德華飾演的貪吃,愛偷懶的,心地不壞的豬八戒,形象也已經深入人心。汪粵,徐少華,遲重瑞飾演的唐僧,雖迂腐,卻是個好心到爆的和尚。閆懷禮飾演的忠厚,老實的唐僧也是特點鮮明。
3.這是一部帶著夢想創作的電視劇,從導演組到演員,都是以極度的熱情在做。導演楊潔曾說過,他們不為錢,不為利,只是因為對藝術的熱愛。沒有外界的紛擾,很多事情做起來也就更專注。而且影片沒什麼特效,所有情節全靠演技,他們做到精益求精,全劇歷經6年才製作完成。
以上只是我的看法,你怎麼看呢?
回覆列表
以前聽到一個段子:
人到中年,感覺自己活成了一部西遊記。
豬八戒的身體,
沙僧一樣的髮型,
唐僧一樣的嘮叨。
他們師徒四人一樣的行程,邁步西天。
為什麼《西遊記》經久不衰呢,可能人生之路就像取經的路,一路跌宕、磕磕盼盼,有些道理總能在裡面看到影子。
少年時如勇敢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中年又如大師兄,裡裡外外都要自己操辦,希望大家都能取得成績,不留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