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禧悅思享家
-
2 # 珊夥妮
既來之則安之,微笑面對就好了。
我也是屬於會主動先刪好友的那種人,但我認為刪好友肯定都是有理由的,我雖然比較倔強,但我還是有原則的。
理由嘛,無非很簡單。
一:你的問題——你觸碰了我的底線
三:三觀不合,沒有交往的必要
(也許還有其他我沒想到的原因)
-
3 # 關河冷落
真誠道歉,真摯溝通,然後就能面對了。
我剛上大學的時候因為被前男友發郵件辱罵,覺得是我閨蜜在中間作梗,所以把她拉黑了。
後來快大學畢業的時候,因為共同好友太多,經常見面,感覺很尷尬,仔細想了想自己也沒有證據,她也不一定是這種人,於是向她表達了我的歉意,並且解釋了當初為什麼刪了她。
現在心裡這塊石頭落地了。
不管能不能成為好朋友,至少足夠真誠能讓自己問心無愧。
-
4 # 葉障秋
至於他們要如何面對我,我覺得若是我提了這個事兒,那麼得到的回答會有兩種,一種是模糊帶過,表示可能清理好友的時候不小心刪了,要不再加回來?
另一種大概就是尷尬地笑笑,隨意聊幾句,然後轉身離開,彼此再不聯絡了。
如果還要見面,彼此不聊這個事兒,裝傻也就過去了。
但若是對方沒提,你自己提出來的話,那麼彼此就不是要結友,而是要結仇了。。
所以,沒什麼不好意思的。。
在意的話,就裝個傻。。不在意的話,就更無所謂了。。
祝你開心[玫瑰][玫瑰][玫瑰]
-
5 # 九月浮華
你這個問題加描述,我看了半天,還是有點搞不懂(=_=)
我猜你是女孩吧,和我女朋友一樣,有時候總是喜歡彆彆扭扭的,真的不知道小腦瓜裡在想什麼……~( ̄▽ ̄~)~
你自己也說了,反正不瞭解刪了就算了,那你還考慮面對什麼啊?說實在的這些不瞭解的就不是朋友,只是認識的人,或者很多就是見過一面,說過兩句話,因為一些原因才加了好友而已。
有句老話說的好:天底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人生最少六七十年,又會有多少過客呢,何必為了這些小事糾結呢。
順其自然的面對你人生中所有遇見的人和事,他們都是因為你的磁場吸引來的,我們和這個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因緣而聚,緣盡而散。
首先,人和人最好的關係是熟不逾矩
有人說,成年人的社交恐懼,不怕冷場,就怕太熟。
乍一看不合情理,細想想卻有道理。因為太熟就容易走得太近,走得太近就容易失了分寸,反而會產生罅隙,導致關係疏遠。
朋友之間是如此,夫妻之間、父母與孩子之間也是如此。
就像蔡康永說的:“過於熱情不是一個人維持良好關係的方法,與人相處最好‘冷淡一點’,與外界保持一定的距離感。”
有距離,才會有尊重;有尊重,才會讓關係持久。
人和人最好的關係是熟不逾矩,和任何人走得太近都是一場災難。
朋友之間
不必甜如蜜
陳道明有自己獨特的交友觀,他說:“有人說我不愛交朋友,其實不然,只是交往方式不同。我一直認為,朋友不必甜如蜜。人到了掏心窩子時,就離分開不遠了。”
他說的“甜如蜜”“掏心窩子”,指的就是彼此界限感不清晰。
界限感清晰的人,知道哪些事情應該是朋友的事情,自己不能過度干涉,自己的看法不能強迫朋友接受。
界限感不清晰的人,容易過分熱心介入朋友的私人空間,無視事實和對方的意願,按照自己的邏輯去幹涉對方的生活,往往導致雙方反目。
一位網友講過她同事劉麗麗的故事。
劉麗麗平時很喜歡幫朋友解決問題,給朋友出謀劃策,有時甚至強人所難。
有一次,她幫一個閨蜜和閨蜜的男朋友吵架,並且勸兩個人分手。讓她沒想到的是,閨蜜和男朋友不久又和好了,而且兩個人還聯合起來罵她。
劉麗麗對閨蜜說:“你當初和男朋友吵架,不是我在幫你嗎?”
閨蜜的嘴一撇:“你不就是希望我分手嗎?要你幫了嗎?多管閒事!”
為此,劉麗麗傷心難受好久。自然,她和閨蜜從此形同陌路。
其實,這不是和劉麗麗疏遠的第一個朋友。
劉麗麗很喜歡健身,週末沒事就去健身房鍛鍊。她有兩個好朋友卻是吃貨,喜歡“葛優躺”。
看著朋友的身材逐漸變形,她就大談胖的種種弊端,非要拉著她們去健身減肥,最後導致兩個朋友反感,漸漸疏遠了她。
劉麗麗的經歷告訴我們,朋友交往的一個重要原則是:親而有間,密而有疏;和而不同,美美與共。
遵守這個界限,友誼就會更長久;越過這個界限,友情難免降溫甚至冰凍。
有一句話說得好:
“最可貴的不是我們都一樣,而是明知‘我們不一樣’還能彼此尊重,互相體諒,在保持個性的前提下獨立交往,不趨同、不貶低、不奉承、不越界。”
使人有乍交之歡,不如使人無久處之厭。朋友之間要做到“久處不厭”,就一定不能過於甜蜜、走得太近,而是要互動不越界,出言有尺,行為有度。
再好的關係,失去了必要的分寸感,只會把對方推得更遠,產生更大的隔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