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周建平1107
-
2 # 高矣若天
仲春飛雪眯雙眼,
陽暖難溶玉朵翩。
落地不凝隨風舞,
可惱楊花柳絮緣。
-
3 # 嘯軒居士602
七絕戲詠柳絮
風吹柳發甩悠然,
一夜銀絲飛滿天。
勾憶春秋吟壯士,
雞鳴白首過昭關。
注:尾聯用伍子胥過昭關典故。
-
4 # 得失隨緣884
年年四月天,
隨處自悠揚,
雨過渾疑盡,
風來特地狂,
入花蜂有礙,
遮水燕無妨,
苦是添離思,
青門道路長。
-
5 # 李老根2017
《楊柳之絮:少年人惜春,嘆春,傷春的代名詞》
楊柳是風騷的代名詞,自古以來,什麼殘花敗柳,淺近輕浮莫與交,都是說楊柳性柔,貫以春風鼓盪,撲面獻媚見面熟不好的詞。總拿它比喻青樓女子。
不過除了反面看楊柳的這點不好,更多的還是人間從正面肯定楊柳的美好:楊柳依依,初時嫋娜,繼而掛絮,然後青青,如翠如玉。開時紛紛茂時蔭。
楊柳最好看的季節,不是二月春風似剪刀的時候,也不是柳葉葉片彎彎似美人眉的時候,而是楊柳枝條掛上金色花絮的時候。這時桃李初綻,花未全明燕子才飛飛。
李白有詩說: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自殤。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把柳絮寫成柳花的詩,也只有李白的如椽巨筆了。
小時候在故鄉,我們在河灣的野田裡放牛,小草青青,柳黃枝嫩。Sunny正暖時繫好風箏,總是要折下兩技柳條,剝開皮往下一抹,便做成兩朵又輕又柔的繡球,吊在風箏的兩支腳下作平衡物,放飛蘭天,風箏在天上才不會東倒西歪。
在華人的文化裡,最大的鄉愁,莫過於楊柳與泥巴,與河沿菖蒲,與牛馬農具,與兒童風箏,與水車磨坊了。我長大以後外出工作,每年回老家,都要選擇清明前,去有柳的地方坐一坐。母親總知道我在哪裡,常去河邊喊我吃飯。
再有中國的古典詩歌詞話,精美散文,寫楊柳的更是汗牛充棟了。不知怎的,一讀到楊柳的詩和散文,立即就想到柳花。對了,若不是李白,誰會把柳絮說成柳花呢?柳花開繁時,桃花李花才開得初始的豔。因此要論春光之美美在何時,我認為只能是柳條掛滿金粉時。
花兒與少年,花兒與新柳。芳草如碧,桃花似火。華人的古代文化,古典詩詞之美,無不在年年歲歲,歲歲年年的年輪轉換中,充盈著意象之美。由其少年人的惜春,嘆春,傷春無不與楊柳的生髮,枯萎產生關聯!
-
6 # 老頑童345dd602
西晉時期,正值隆冬季節,大雪紛紛揚揚。宰相謝即興考問侄子和侄女謝麗蘊,大雪飄飄何所似?侄子答曰:好似空中撒鹽粒。侄女回覆:恰似柳絮隨風飄。
-
7 # 融融118
1.顛狂柳絮隨風舞,輕薄桃花逐水流。
(柳絮如顛似狂隨風飛舞,輕薄的桃花追逐流水而去。批判現實,諷刺小人)
2.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柳絮漸少,處處芳草;雖舊人不得,可新人層出)
3.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回憶昔日,花下月前,愛情甜蜜,生活美好)
4.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破碎的山河像風中的柳絮,浮沉的身世如雨中的飄萍。國事衰微,亡國孤臣,命運悽苦,內心悲痛)
5.大雪紛紛何所似?未若柳絮因風起。 (以春花比冬雪,給人春意盎然的想象)
6.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 以隨風飄揚的柳絮,襯托葵花向著太陽的忠誠。)
7.撩亂春愁如柳絮,悠悠夢裡無尋處。 (春愁如柳絮,凌亂無序。遊子不歸,思婦惦念。夢境悠悠,尋而不得)
8.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碧苔點綴,黃鸝啼唱,柳絮飄飛,典型的暮春景象)
9.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飛絮,梅子黃時雨。
(我的愁緒像遍地迷濛的芳草,漫天飛舞的柳絮,黃梅時節的細雨,淅淅瀝瀝,綿綿不盡)
10.風中柳絮水中萍,聚散兩無情。
(漂泊無依,聚散無常。絮萍無情,人有情)
11.柳絮風輕,梨花雨細,春陰院落簾垂地。
(風輕飄柳絮,雨細溼梨花,大好春光反襯思婦的離恨綿綿)
12.官街楊柳絮飛忙,鞍馬送年芳,詩興更教狂。
(柳絮飛,送春歸,感觸很深,詩興大發)
總之,漫天飄絮是正常的自然現象,可以自成風景,可以引人聯想,不要討厭它。
柳絮這個意象,一與柳一起表達別離,思念,與滿懷的愁緒;二象徵飄零,象徵漂泊不定的遊子;三聯想春光易逝,青春易老,惜春傷春;四被比作輕薄無根的東西,一時得意的勢利小人……
回覆列表
近日拙作:
七律 柳絮
難禁雨浥冀風揚,
無賴多情底事忙。
不為丹青塗穩重,
任由騷客寫輕狂。
吹來紫陌沾雲鬢,
飛去妝樓綴錦裳。
更喜嬌兒掬手待,
卻隨蝶翼越籬牆。
新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