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酣在小酒館220
-
2 # 常熟電工
採用什麼槍?由經濟水平、後勤保障能力、戰場實際情況決定。50年代在引進蘇聯的半自動與自動步槍等輕武器後,最終大量裝備部隊的是56式半自動步槍,是綜合考慮了上述多種因素的。
半自動與自動步槍的最大區別是,前者只能單發射擊,消耗子彈少,適合經濟水平低後勤保障能力弱的國家。後者能連發射擊,扣動扳機不放,可把彈匣內的子彈一下打光,因此子彈消耗成倍增加,適合經濟水平高後勤保障能力強的國家。前者就要考慮在沒有子彈的情況下,可以上刺刀肉搏,後者必須有強大的後勤保障能力,保證有源源不斷的子彈供應。
由於半自動步槍要考慮拼刺刀,帶彈匣的槍顯然不利於拼刺刀,因此彈夾是半自動步槍的首選,而且10發裝彈夾已夠用,何必還要弄個彈匣呢?用彈夾還有降低重量的優點,還有一個意想不到的優點是在貼身肉搏時,左手從託搶變抓槍,然後兩手向上舉搶並把槍身轉動使彈倉向上擊打敵人下巴,這一招叫彈倉擊,這是貼身肉搏最快出手的一招制敵的方法,如用了彈匣這一招就無法使用了。
另外由於半自動步槍槍管較長容易發熱,它對連續射擊的子彈數量有限制,即使用了彈匣也不能連續射擊,綜合考慮對半自動步槍而言,用彈夾與彈倉結合是最佳方案。
-
3 # 我的團
這是武器發展的特性所決定的。
槍械是由單發射擊逐步過渡到全自動連續射擊,在這一過程中槍械的殺傷首先是由齊射火力向精度射擊進化,繼而增加射速取得壓制敵方的效果,最終演變到目前全自動連續射擊。
56式步槍正是增加射速這一過程中產生的武器,它的誕生背景與當時的軍工能力、軍史戰史導致的作戰思想是分不開的。
沒有強大的後勤保障能力,盲目的追求快速火力的壓制,一旦遇到擁有強大打擊能力的對手,就會因為迅速的消耗導致補充不足而影響了部隊的持續作戰能力,這將導致災難性後果。
這就是56式步槍誕生的最大原因。
所以56式步槍要解決的首先是精度問題,其次才是兼顧射速。要保證射擊精度,就要保證士兵據槍的穩定性。因此槍的重量就必須嚴格控制,否則槍械過重就會影響到大部分戰士的使用效果。彈倉和彈匣比較,使用彈倉可以減少槍械的重量,同時也能滿足火力持續和射速的需求,因此才會摒棄彈匣。
-
4 # 好評如潮
兩個原因第一是當時步槍剛從栓動過度到半自動不是現在自動步槍需要大彈量,而我們國家也是從節省子彈角度考慮大量裝備該槍,第二就是如果用彈匣成本會增加,而且槍的基準線會提高
-
5 # 陽城幹部1
有56式自動步槍同時產生,就是彈匣供彈。半自動僅是補充,不久便被63式替代了,彈匣供彈,也能拼刺。而半自成了儀仗隊精典用槍。
-
6 # 老者141955336
使用過的感覺是1.攜帶方便不容易掛碰;2.射擊時臥姿身體低暴露少;3.射擊精度高出槍受限少;4.白刃戰方便有優勢;5.節約彈藥符合精準打擊要求。
-
7 # 甘露榮耀
我在初中那會軍訓用過,眼鏡近視,5發子彈,靶上沒眼,旁邊靶多倆眼[大笑]。最重要的問題是手被彈夾夾了個紫豆子,痛的我嗷嗷叫。全班人笑翻了。
-
8 # 東方森林1968
56半自動步槍彈倉小的優點
1.不破壞步槍的整體結構,在攜帶使用及用刺刀搏擊的過程中很方便,不受彈倉凸出影響,
2.再則,彈倉裝填方便簡單,帶彈裝具要求低因而方便攜帶,
3.彈卡排彈簡單,不受彈夾體積限制,帶彈數量增減隨意的特點更適合戰場條件。
-
9 # 訂製假期
有改過的呀,63式這算官宣的改進型,還有很多私人的改進版以歐洲北美為多給你發2張圖,具體引數和故事自己搜一下就行 ,很多,很多
-
10 # 牧羊人30369
我們有64式自動步槍,我當兵時裝備的就是這種槍。但兩年後就收回了,又換成了56半自動。兩種槍基本一樣,彈匣可容20發,連發基本不上靶。
回覆列表
改造過。56式半自動步槍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曾經被改造成為可裝卸式彈匣供彈方式的63式自動步槍。
這種槍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前後曾經裝備至野戰部隊,槍身不是原木材料而為電木,槍身很輕,其他部分也有小改動。
此槍下發野戰部隊後,筆者曾經用此槍打靶,在這個過程中,親眼目睹其他射擊者的槍機匣護蓋在實彈射擊時,有當場“啪”的飛出的現象,金屬聲音非常清脆,駭人不已,讓人瞠目結舌。
這種情況在野戰部隊沒有持續多久,這批對成熟的56式半自動步槍進行改造過的步槍,很快就在部隊一片不信任的呼聲中消失不見了,據說都配給民兵使用了。
據說63式自動步槍設計定型,達到了設計要求,設計定型的63式7.62mm自動步槍還是一支效能優良的自動步槍。但生產、裝備的63式自動步槍卻在效能、質量方面發生了很大變化。
該槍曾經紅極一時,但在大量裝備部隊的10年後,卻被迅速撤裝,部隊又重新換回半自動和衝鋒槍,這種“大起大落”在中國產武器中也是絕無僅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