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卓然堂
-
2 # 無鑑門2018
宋代,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文化藝術底蘊最深厚,最普及的時期。中國的制瓷業,也是從這個時期進入了頂峰。其實最早的定義五大名窯是指“柴汝官哥定”,到了近現代學者們因為對柴窯找不到確切的考古依據而改為“汝官哥定均”這樣的說法。現在又要對哥窯沒有依據而取消五大名窯之稱,實屬自取其辱!為什麼這麼說呢!筆者就從以下幾個方面給予闡述!
1、歷史上記載有關哥窯的書籍有很多如:元代的《至正直記》,明代的《格古要論》、《遵生八箋》、《浙江通志》、《宣德鼎彝譜》、《七修類稿》,清代的《博物要覽》等。其中元代的《至正直記》記載兩段,一、市哥哥洞窯者以香鼎,質細雖新,其色瑩潤如舊造,識者猶疑之。二、近日哥哥窯絕類古官窯,不可不細辨也。從這兩段記載,看出哥窯和官窯難分辨,一定要仔細辨別清楚。另外在明代《宣德鼎彝譜》書中記載的“內庫所藏柴、汝、官、哥、鈞、定各窯器皿。”這也更加證明,明代皇宮內庫就珍藏有哥窯瓷器。
2、明代《七修類稿》稱:"哥窯與龍泉窯皆出處州龍泉縣,南宋時有章生一、生二弟兄各主一窯,章生一所陶者為哥窯,以名故也;章生二所陶者為龍泉,以地名也。其意思是說:哥窯和龍泉窯都在今天的浙江龍泉縣,南宋時有兄弟兩個人,老大叫章生一,老二叫章生二,各主一窯燒造,哥哥燒的叫哥窯,弟弟燒的叫龍泉窯。從這這段記載也指出哥窯大概的窯址所在。
3、從這麼多古籍找到關於哥窯的記載,筆者認為古人不會胡編亂造出來的。必定有一定依據,而我們沒有在宋代的古籍中找到。其原因大家可以想想,宋代到現在已經一千多年的歷史,遺失的、未發現的都有可能出現。不能代表宋代就沒有哥窯的記載,只是還沒有發現而已。就像法門寺出土的佛指舍利和秘色瓷一樣,如果不被發現,我們還當是傳說。所以說宋代古籍中沒有哥窯這一說法,不能隨便下定論。
4、至於哥窯遺址到現在沒有找到,是不能做為無哥窯之說的依據。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地域廣闊,又經過一千多年的沉積。一時間找不到也在情理之中。但隨著科技的進步,歷史腳步的邁進,相信總會有一天發現。就如宋代柴窯、汝窯、北宋官窯,都沒有找到肯定的窯址,是不是也認為沒有,可以取消呢?
所以筆者從以上四點闡述的證據和分析,推斷宋代哥窯必定存在的,但對於它的發現和認知還要進一步探究。從另外一個層面講,做為古代歷史遺存問題的探討,一定要有科學的、有根據的、嚴謹的態度對待,不能隨便把一個一千多年的歷史遺存資訊,隨便就取消。這有背專業考古的態度,這是對歷史文化遺產的不負責。如果每個專家學者都對不確定的歷史痕跡這樣的態度,中華五千年的歷史足跡必定會被哪些所謂的學者遺失殆盡。這對於歷史遺存是多大的損失呀,望要求取消哥窯的支持者們能三思而為。
-
3 # 以瓷惠友
因為對於平民百姓而言、對於貧民百姓而言、對於所有“窮雅一族”而言,“哥窯”是“汝官哥鈞定”一份子如何?不是“汝官哥鈞定”一份子又如何?“哥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五大常委之一,你手裡有無數客觀、理性、真理類依據、尺度、標準能證明你的藏品就是"哥窯"常委家族的族長、祖宗、聖賢與精英,是“哥窯”的真品、珍品與臻品,又如何?又能如何?你能抵押麼?你能質押麼?你能拍賣麼?你能賣出麼?你能變現?更不用談什麼增值與增殖了!對吧?是吧?那麼,它“哥窯”即使被踢出“汝官哥鈞定”的五大名窯政治局五大常委也不會在進一步惡化咱們的處境、環境與境地,所以:“無所謂”!
所以這不過是“官本位主義”、"歷史虛無主義"“心外無物主義”者的一出自導自演的醜劇、鬧劇、作死劇而已!
知識經濟最大的亮點與靚點就是:知識經濟是真理說了算,知識經濟是真知說了算,知識經濟是真相說了算;而絕對不是官位說了算,不是官大說了算,不是錢多說了算,不是身份說了算,不是地位說了算,不是知名度說了算!
回覆列表
問題中講的哥窯不再被列為宋代五大名窯,不知訊息從何而來,是否確切,姑且信之,在這裡談一下看法。
眾所周知,作為傳統上的五大宋瓷,哥窯瓷器特徵明顯,雖有官哥不分家的說法,但還是與北宋官窯瓷器有一定差別。汝、鈞、定窯址均已被發現。北宋官窯幾乎可以肯定是在汴京附近,但被埋在黃河泥沙之下。僅哥瓷窯址只有傳說,無從證實。一般認為,宋代哥窯瓷器,僅限於兩岸故宮的藏品。連一些博物館藏品及高階拍品斷代都存疑。歷史文獻關於哥窯的記載,也是在元明以後。
由於窯址不清楚,傳承有序的哥瓷可根據器型、釉色、開片任意斷為南宋、元或明,並無廣為接受的標準。二十年來國際大拍市場的成交的哥窯,斷代有宋、元、明,器型多為小件,都有開片,但半數以上僅有鐵線而無金絲,近半數沒有紫口鐵足,釉色有天青、米黃不等。成交品變異如此之大,說明標準不一,認識不同,根本無規律可循。
網上看到有些關於故宮哥窯瓷器的研究,試圖進一步闡明傳世哥窯與官窯的關係,目前尚無定論。因此,如果題目屬實,把哥窯排除在宋代五大名瓷之外,想必有足夠論據,並不令人吃驚。
分享一件哥窯琮式瓶,釉水肥厚,金絲鐵線,溫潤如玉,攢珠聚沫,觀之似有微汗感,但斷代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