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胡蝶點睛
-
2 # 諮詢師天生
在當前全球經濟下行的壓力增大之後,瑞士面臨了兩方面的壓力,第一方面是外部環境惡化,使印度經濟本身的增速趨緩,這導致央行需要進一步的降息,現在瑞士已經保持了負利率,就是為了讓瑞士瑞朗相對貶值來支撐經濟的舉動。
第二方面就是金融方面的衝擊,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增大之後,歐洲日本和新興經濟體都遭遇了比較明顯的經濟增速放緩,即便是美國的經濟稍微表現良好一點,但是今年下半年仍是出現了增速放緩的傾向,因此大量資金開始尋找避險領域進行投資,瑞士的經濟反而在全球經濟環境中表現得稍好一些,收到了大量外資的投資,這是瑞朗得到支撐上漲。
這樣央行的貨幣政策和現實之間就出現了矛盾,一方面是央行擴大貨幣供應量,希望壓低貨幣價值,但是另一方面,國際市場增加瑞朗的購買又讓瑞朗受到壓力上漲,這就讓央行十分頭疼了。因為目前瑞士已經實行了負利率,進一步的下調利率會使瑞士國內的銀行系統遭遇非常嚴重的衝擊,壓縮利潤空間,而瑞士的經濟嚴重依賴於金融服務業,這樣降息對於經濟的衝擊更大了。
但是如果不降息,負利率帶來的貨幣流動性擴大,卻因為外資對於瑞朗的購買而付之東流,因此央行面臨的非常矛盾的境地,政策空間已經很狹窄,這就是瑞士央行被什麼頭疼的原因。
-
3 # 好哥哥大輝
我大概給大家講解一下,希望對大家有幫助。一直以來瑞士都是一個經濟上和政治上都十分獨立的國家,也是唯一一個從沒跟其他國家發生過戰爭的國家。和平穩定使得經濟有較好的發展。而且也沒有加入歐元區貨幣,一直沿用自己的瑞士法郎。也正是因為這樣,瑞士銀行才會如此"出名"——任何人把錢存入瑞士銀行,將被永久保密,即使是罪犯存入的錢也一樣。而且,瑞士一直有著自己拿手的幾個產業支撐整國經濟,比如金融、鐘錶業、旅遊業、食品等其他輕工業……整體發展十分穩定。我們知道,經濟穩步發展,所對應的本國貨幣也會穩步升值,所以瑞士的本國貨幣瑞士法郎一直以來都是緩慢升值的。然而,受到幾年前歐元區的債務危機的影響,使投資者紛紛把資金從歐元資產撤離尋找避險資產,而最好的避險藏身之處就是瑞士,因為經濟穩定,貨幣穩定,各方面都十分安全。
看上去好像是好事。可是大量的資本湧入瑞士,產生了對瑞士法郎的大量需求(把錢存到瑞士就意味著用自己的貨幣買入瑞士貨幣)。而這就造成了瑞士法郎對外大幅升值。而我們也知道,一國貨幣升值是好事,但升值過快就肯定不是好事了,因為這會影響到本國的出口。如果繼續發展下去很有可能會拖垮瑞士經濟並進入衰退。
而且,歐元區這幾年一直,實行的貨幣量化寬鬆政策,來提振歐洲經濟。而這將會使歐元繼續貶值,而瑞士則會繼續成為避險投資者的避風港,瑞郎的需求量會越來越大,意味著瑞郎將會大幅升值,而升值的貨幣將會對瑞士的出口和旅遊業造成沉重地打擊,實體經濟的預期也連帶影響到了瑞士的股市,從而使瑞郎陷入危機之中。所以瑞士央行壓力很大,但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來解決。
回覆列表
瑞郎成為最流行的避險貨幣這一問題似乎將困擾瑞士央行很長一段時間,直至2020年甚至更久。
或許,沒有哪個央行能像美聯儲那樣,為我們完美示範瞭如何完成從艾倫·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時代搖滾明星式的角色到後危機時代做出最好選擇的悲觀決策者的痛苦轉變。
瑞士央行在聖誕節即將來臨之際的選擇非常清晰。其可以試圖打壓瑞郎,冒著傷害國內儲戶和麵對美國對其操縱利率的憤怒指責的風險;也可以讓瑞郎升值,讓本國出口商和通脹的上升前景陷入火坑。
這是為什麼呢?在英國脫歐以及全球增長放緩的氛圍中,投資者想要“上岸”無可厚非,瑞郎通常就扮演了“救生艇”的角色。即便瑞士的一些利率處於全球最低水平,瑞郎兌歐元也持續上漲。
當然,上一次發生這種情況,瑞士央行採取了強力措施。2011年,它集中所有強大火力,保衛歐元/瑞郎的下限,宣稱將懲罰任何以低於1.2歐元交易1瑞郎的行為。這一決心一直持續至2015年,那時歐央行核彈式的量化寬鬆迫使其放棄了抵抗。
筆者今年早些時候就表示,這些針鋒相對的時日可能已經結束了。美國財政部5月釋出的報告將瑞士列為操縱匯率國家排行榜第12位,即便其已從需要緊急監控的國家名單中移除。瑞士並不想重新“入榜”。
IG客戶情緒指數為投資者提供一項除基本面和技術面分析之外,能洞察市場情緒的強大實時工具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瑞士缺少選擇。瑞士央行行長喬丹(Thomas Jordan)在本週的一次新聞採訪中表示,雖然不會立刻降息,但不排除未來進一步降息的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瑞士央行的關鍵政策利率已經在-0.75%持續了五年。
當然,如果那麼長時間的低利率不足以嚇跑投資者的話,那麼任何可能的降息會否發生必然具有爭議性,尤其是在美歐貿易緊張關係明顯惡化的情況下。美國對歐盟持續的貿易赤字日益受到華盛頓的“關照”——透過施加更高關稅的威脅。
從某種意義上說,瑞士銀行或許只能降息或者威脅降息了,但歷史表明這些舉措並不是非常有效。瑞郎可能至少在貿易局勢緩和前仍將非常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