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艾149783123
-
2 # 追花精靈
你所說的棄子到底是把幼蟲丟掉,還是棄子逃跑?這兩種情況都有可能發生,而且原因是不一樣的。
蜜蜂對幼蟲是愛子如命的,如果把幼蟲丟掉,那肯定是有種已經死亡了,必須清理出去,以免腐爛汙染蜂巢環境。如果棄子不顧逃跑,那一定是蜂群出現大問題,處在生死存亡的時候,或者受到大的驚嚇造成的。下面我就把這兩種原因說一下吧。
把幼蟲拖出來拋棄掉。幼蟲孵化出來以後釋放的資訊素對工蜂就有控制能力,工蜂就會不顧一切的努力撫育幼蟲。工蜂會把養不活多餘的蜂卵拖出去扔掉,但孵化成幼蟲,如果是健康的幼蟲,工蜂是不會拋棄的。丟擲去的原因只有是幼蟲死亡,或者接近死亡了。
幼蟲是比較嬌弱的,在撫育過程中任何異常就會造成死亡。比如說群弱小,難以維持正常的蜂巢溫度,讓幼蟲凍死了。或者是蜂巢溼冷,造成病菌滋生,幼蟲感染了疾病死亡了。也可能是蜂群弱小難易撫育幼蟲,讓幼蟲挨餓受凍死亡了。
幼蟲死亡工蜂就必須要及時清理出去,否則腐爛了就會汙染蜂巢環境,剛剛死亡的幼蟲我們看起來還是白白胖胖的,以為是正常的,如果沒有足夠的經驗,是觀察不出異常的。但工蜂會馬上知道,就及時清理出去。如果蜂群清理不足,這些幼蟲在蜂巢房的腐爛,就會造成爛子病,這時候我們就看得出來了。
拖子現象在溼冷季節,弱小蜂群容易發生,原因就是盲目刺激蜂王多產子,到了寒潮低溫天氣,弱小的蜂群難以維持蜂巢正常溫度,難以飼餵照顧幼蟲,難以保證幼蟲正常發育死亡了。或者是溼冷的蜂巢環境,造成病菌滋生,已經開始發病了。養蜂人在異常的氣候條件下千萬不能讓蜂王過多產子,要蜂多於脾,密集繁蜂,幫助蜂群維持正常的蜂巢溫度,有充足的蜜粉撫育幼蟲,這樣幼蟲才能健康發育,長成蜜蜂,就不會有拖子的現象。
蜂群棄子不顧逃跑了有時候會出現蜂群突然都跑了,只留下蜂巢裡不能飛的幼蜂和幼蟲。這種現象就不是自然分蜂飛逃了,一般是異常原因引起的逃亡。基本上是養蜂人管理不當造成的。
一,受到驚嚇或敵害侵入逃亡了
這種現象中蜂更容易發生,中蜂比較膽小,只要受到大的驚嚇震動就有可能逃跑。養蜂人在查蜂時千萬要小心,動作要輕快。不能震動驚擾蜂群,不能有大的聲響,不能長時間開箱,噴煙壺要少用…如果是膽小蜂種,是很容易嚇跑的。
在有敵害侵入蜂群無力抵抗時也會逃跑,比如馬蜂來犯,螞蟻蟑螂入侵等。蜜蜂的底害很多的,而且有的根本沒有反抗的餘地,如果沒有養蜂人的幫忙,會長期不得安寧,面臨滅絕的境地,這時候蜜蜂為了避免滅群的危險就選擇逃亡了。
養蜂人要注意觀察,發現敵害要幫助蜜蜂驅殺,要保護蜂巢的安全,讓蜜蜂能夠安心的待下去。
二,蜂巢悶熱難熬,蜜蜂呆不下去
在炎熱高溫的季節蜂箱的溫度會很高的,如果蜂箱沒有擺放在陰涼通風處,沒有幫助蜜蜂維持正常的蜂巢溫度,蜜蜂很難自己調節好。如果蜂巢溫度異常高了,超過40度以上,蜜蜂就待不下去了,只能選擇逃跑。
這種現象中蜂更容易發生,因為中蜂群比較弱小,難以維持正常的蜂巢溫度,而且中蜂在生存不下去的時候,會以逃亡的辦法保命,不會特別戀巢。
養蜂一定要想盡辦法讓蜂住的好吃的好,願意待下去,才能正常的發展。蜂箱擺放在室外,因為氣候條件的變化,蜂巢環境也在變化,如果高溫難熬或者悶熱缺氧,潮溼發黴,都會讓蜜蜂住的不舒服,就會發生逃跑的事情。千萬別以為給個蜂箱就可以不管了。
三,蜂病蟲害嚴重,蜂群絕望逃跑了
蜜蜂的蜂病蟲害比較多,如果情況嚴重,根本沒有抵抗的能力,面臨滅絕的危險,蜜蜂就只會選擇逃亡的辦法,另覓蜂巢,重新開始發展。
比如說中蜂愛得的爛子病,囊狀幼蟲病,巢蟲害等。如果已經嚴重了,根本沒有自愈的可能,就會發生棄子逃跑的事情。養蜂人要有基本的養蜂技術,防治蜂病蟲害,避免疾病的發生這樣蜂才能正常發展,才願意待下去。
四,蜜蜂園枯竭,蜜糖消耗殆盡,蜂群面臨餓死的境地,只能逃跑。
蜜源花開是有限的,如果蜜源枯竭沒有可以採集的,蜂巢泥,沒有存取的蜜糖,馬上就會餓死了,蜜蜂就只能逃跑,尋找可以採集花蜜的地方,能重新活下去。
養蜂人要注意周圍的蜜粉源花情況。蜜源枯竭時要注意蜂群裡是否有儲存的蜜糖,不夠時要及時飼餵。以前養中蜂的時候是不飼餵蜜粉的,認為中蜂自己採集就可以了。可是現在很多地方缺蜜少粉的時候太多,中蜂也有捱餓的危險。如果堅持不飼餵,讓蜂群餓死肯定就不行了。
蜂群棄子逃跑,基本上都是因為活不下去造成的。根據以上幾點,找到原因,知道預防的辦法,以免再發生。
回覆列表
謝謝邀請,今天題主提到中蜂棄子怎麼辦?這個情況叫蜂群分窩!當你發現後,應急時用一個帶蜂嘧的蜂巢用一個實應的木杆或竹杆挑住先找到蜂王的某標,連工蜂一起引導在蜂巢上,然後放在事先準備好的空蜂裡,在加上實應的蜂巢,把收回來的蜜蜂令放在一個\實應的地方級可。
原來分窩的那籍,應該檢視裡邊還有沒有蜂王如果沒有蜂王應該急時補給一個!祝友好天天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