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窗簾資訊
-
2 # 知未是也
張良獻計燒子午棧道,我認為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為了麻痺項羽。項羽這個人,對劉邦率先攻入咸陽頗有成見,認為劉邦想當王,因為起初楚懷王對西進義軍有言在先,誰先攻入關中者王之,所以項羽認為劉邦在和他爭王,加之范增等人在私下點火,雖然項羽在鴻門宴沒有殺了劉邦,但並不等於項羽就對劉邦放鬆了警惕,在他分封十八路諸王時就動了心眼,把滅秦最大功臣劉邦封為漢王,要知道這個漢王,管轄範圍在當時屬於偏遠且不發達之地,雖然和關中才一秦嶺之隔,但就是這座秦嶺,讓劉邦遠離了當時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對此劉邦很有意見,但迫於項羽淫威和眾將士勸解,劉邦才答應去了封地。項羽防著劉邦還在於他把關中一分為三,分別派三個王進行防守,防止劉邦入關作亂。為了從思想上麻痺項羽,張良才建議劉邦過了棧道後,用火燒了棧道。
第二個原因是為了防止項羽變卦,從棧道追殺劉邦。如果不燒棧道,項羽心中的懷疑就難以消除,按照項羽的性格,一定會後悔放走了劉邦,一旦他主意發生了改變,沿棧道追殺劉邦,那將對劉邦所部十分不利,所以燒棧道也可以防止項羽沿淺道進攻。
歷史證明,燒棧道無疑是正確的。燒棧道既為後來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埋下了伏筆,又輕而易舉地把項羽調離關中,深陷齊魯大地而不能自拔,真是一燒定乾坤!
-
3 # 路衛兵
我認為劉邦燒燬棧道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怕別人打他;二是怕將士逃跑。其中也不排除麻痺項羽之意,但只能是上述兩個原因的附屬,算不得主因。
棧道這東西是雙向的,你方便出去別人也容易進來。漢中北面是關中,雄踞著三個與劉邦並不友善的諸侯:章邯、董翳和司馬欣,不燒燬棧道他是有危險的。而且劉邦當時焦頭爛額,隨行楚軍思鄉情濃人員流失,就連韓信都顛了,大有散夥之勢,穩國防、定軍心才是第一要務。張良跟劉邦去了漢中應該瞭解實情,所以建議燒燬棧道堵住外溢口。
至於麻痺項羽——或者說表達不爭之心,我認為是張良基於既成事實的借題發揮,是追求邊際效應而賦予的新意義。棧道本身就存在,不燒燬項羽也不會多想,這裡面有個因果邏輯問題。項羽獲悉劉邦燒棧道是張良告知的,他不說項羽都不知道,麻痺效果可見一斑。
彼時如日中天的項羽並沒把劉邦當對手——否則就不會劃撥漢中並支援3萬人馬了,劉邦也沒必要急著表態。表態是有虧欠或有野心,這兩樣劉邦當時都不具備:虧欠只能是項羽虧欠他,沒按約定讓他做關中王;野心也還沒有迸發,若不是隊伍散亂以及田榮在山東折騰,他短期內很難做出還定三秦的決定。
-
4 # 一個人的歷史
首先我們來看看關於這件事在正史上的記載,按照司馬遷所著《史記》中《留侯世家》的記載,張良向劉邦獻策時說:“大王為什麼不把所經過的棧道全部燒掉,向天下人表示絕無再打回去的念頭,以此來讓項羽放鬆警惕。”劉邦於是讓張良返回,一邊走,一邊就燒燬了棧道。張良回到南韓時,由於韓王成讓張良跟從漢王劉邦的緣故,項羽不肯放韓王成回國了,而是帶著他一道東歸彭城。因此張良又從南韓來到彭城,他勸導項羽說:“漢王劉邦已經燒燬了所經過的棧道,不再有回來的打算了。”接著又把齊王田榮起兵造反的文書報告了項羽。項羽從此不再防備西邊的漢王劉邦,而專心致志的引兵北上去攻打齊國。在《高祖本紀》裡記載,劉邦經過險道後立即燒燬了棧道,以防被諸侯和強盜偷襲,也為了向項羽表示再沒有東進的意思。劉邦到達南鄭時,眾將和士卒許多人中途逃亡回去,士兵們都唱著故鄉的歌,想要向東歸去。韓信勸劉邦說:“項羽封眾將中有功的為王,而大王您獨自被封在南鄭,這是流放!軍官士兵都是華山以東的人,日夜惦起腳跟伸長脖子盼著東歸,趁著這種銳氣利用它,可以建立大功。如果天下已經平定,人民都各自安寧,到那時可就沒有辦法了。不如立即決定向東進兵,爭奪天下的權柄。”八月,劉邦採用韓信的計謀,從故道回軍襲擊雍王章邯,拉開了楚漢戰爭的序幕。
因此燒燬棧道的目的有三:
其一防止諸侯和強盜的偷襲,這裡特指被項羽招降的章邯等三王;
其二激起軍官士兵的思鄉之情,借他們東歸之意激發銳氣,以求建立大功;
其三向項羽表示自己是個胸無大志偏安一隅之人,用來麻痺項羽,為自己製造機會。
-
5 # f紅望
燒悼棧道有三個意義。一,從鴻門宴後,范增因沒有除悼劉邦心裡一直為項羽嘆息,范增認為劉邦是楚霸王最大的敵人,說不定項羽那吋想通了要消滅劉邦,燒悼棧道減除項羽對劉邦的威脅。二,表明劉邦要死心踏地做漢王沒有反楚的想法,從而迷范增與項羽,徹底使項羽解除對劉邦的戒備。三使楚漢資訊中斷便於發展勢力。
回覆列表
當時劉邦已經受封,但是范增一直要求項羽不要讓劉邦到封地,然後陳平和張良想出了一個計策,把范增支走了,然後張良再給項羽獻計,認為讓劉邦去封地才是上上策,項羽中計,果然把劉邦冊封到封地
張良再給劉邦獻計,把棧道燒了:
一來項羽反悔想再追回劉邦已經不可能了
二來,棧道難以修復,即使修好了,這麼大動靜,劉邦也攻打不進來,消除了項羽的戒心
三來,劉邦可以在封地儲存實力,修養生息,以待東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