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漫談山野雜家

    首先應該糾正一下,題主所說的石相生應該是石像生。

    石像生,是帝王陵墓前安設的石人、石獸統稱石像生,又稱“翁仲”,是皇權儀衛的縮影。這種做法開始於秦漢時期,此後歷代帝王、重臣沿用不衰,只是數量和取象不盡相同。

    石像生多設置於帝王陵前的神道上,而且把神道當作墓道使用是漢代以後的事。可惜的是,唐代以前,帝王陵墓多遭毀壞,石雕幾乎蕩然無存。因此,陵前這支儀仗隊的數目有多少,已無從查考。現今,漢墓前的石像生,儲存較好的有漢武帝茂陵陪葬的霍去病墓石刻可供參考。

  • 2 # 歷史風物誌

    我來回答您的問題,您問的應該是石像生吧。

    石像生,指在神道兩側放置的石人石獸。分別排列著十二對石獸,兩坐兩立,依次為獅子(象徵威武)、獬豸(象徵公正)、駱駝(象徵運輸)、象(象徵吉祥太平)、麒麟(象徵吉祥太平)、馬(象徵征戰),其中駱駝、象、馬又分別為各地運輸工具,故又象徵疆域遼闊;石人十二尊,其中武臣(象徵侍衛將軍)、文臣(象徵近身文臣)、勳臣(象徵有功勳的文武百官)各四尊。陵墓前的石人又稱翁仲,對稱立有兩座,分別為文官和武官形象。關於翁仲的形象有一種說法是來源於秦朝有一位名叫阮翁仲的大力士,傳說他身長一丈三尺,力大無比,曾駐守臨洮,征服匈奴有功。他死後,秦始皇特製翁仲銅像立於咸陽宮司馬門外。匈奴人來咸陽,見到銅人,竟為是活著的阮翁仲而逃遁。從此,人們便把宮闕或陵墓前的銅人、石人稱為翁仲。陵墓前的石獸也有由來。石獸放置在墓前是從漢代霍去病墓開始的。後來的歷代帝王的修建自己的陵墓時也都沿用石人石獸的陵前裝飾,所以現在的唐陵、宋陵、明陵、清陵幾乎都在陵墓前陳列儀仗隊式的石人石獸。

    為什麼漢陵前沒有石像生?

    看了前文我們知道其實石像生在秦朝時就有了,對翁仲最早的文獻記載是《淮南子·氾論訓》東漢高誘對“秦之時,高為臺榭,大為苑囿,遠為馳道,鑄金人”一句的註釋,說:“秦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有長人見於臨洮,其高五丈,足跡六尺,放寫其形,鑄金人以象之,翁仲、君何是也”。隨後,“翁仲”一名又見於《史記索隱》引謝承《後漢書》:“銅人,翁仲,翁仲其名也。”,及“各重千石,坐高二丈,號曰翁仲”等等。學者認為,翁仲是漢以後受到草原民族影響出現在陵墓前神道兩側的石刻人像之名,草原民族的此類石像被一些學者稱作“突厥墓前石人”、“亞歐草原石人”等。

    為什麼會有石像生是漢朝才有的這種錯覺呢?我認為主要原因是:

    1、我們知道其實中國古時候經歷過一段“禮樂崩壞”的年代,直到戰國時間《周禮》成書,《周禮》又稱《周官》或者《周官經》從書名來看應該是記載周代的理想官制的書籍,但內容卻與周代官制不符,可能是一部理想中的政治制度與百官職守。所以對於喪葬制度,古時也是各地不同,並沒有形成統一的制度。

    2、秦朝雖然統一六國,但畢竟統治的時間較短,所以很多規制雖然已經有了,但卻沒有大範圍推廣或者還沒來得及推廣就被漢取締了。

    3、秦朝焚書坑儒,許多古法典籍被銷燬,漢朝大部分的形制承襲秦朝,對於石像生的喪葬文化也保留了並且更加規範,形成了一套嚴苛的制度,之後一直到明清,如《明會典》記載公侯和一二品官員的神道二側可列華表,設石虎、石羊、石馬和文武石翁仲各一對;三品官減石人一對;四品官列華表、設石馬、石虎各一對;五品官列石望柱;六品以下官員不準設定石刻。

  • 3 # 品讀中華史

    首先何為石像生?石像生是帝王陵墓前神道兩旁安設的石人、石獸統稱石像生,又稱“翁仲”,”翁仲”是一個人的名字,姓阮,他是秦始皇手下的一名大將,身高丈二,智勇雙全,屢建戰功,把守臨洮前線,大敗匈奴,戰功赫赫。阮翁仲死後,秦始皇深表哀悼,為了紀念他,命人鑄造了一尊阮翁仲的銅像立在咸陽宮司馬門外。當匈奴再次進攻時,看到阮翁仲的銅像,以為陵翁仲還在世,無不望風而逃。後來,人們把陵墓前安置的石人也稱作“翁仲”,是皇權儀衛的縮影。開始於東漢時期,此後歷代帝王、重臣沿用不衰,只是數量和取象不盡相同。石像生的作用最初是除邪惡、驅鬼怪,後來又有表明死者身份、地位、莊嚴氣氛、驅邪、鎮墓的作用。

    又何為神道?簡單來說,就是通往陵墓的道路,道旁一般分列文武大臣、祥獸石像。漢代把神道中的"道"解釋為道路,認為"神道"即為通向神之道。這種場合的神,是鬼神的意思;因為鬼神同時也包括死者靈魂在內,所以神道是通向死者之道,即為墓道的意思。

    漢代帝陵分為東漢帝陵和西漢帝陵,在西漢帝陵前是沒有神道的,陝西西安附近的11座帝陵全是土丘式,所以像劉邦,漢武帝等著名的帝王陵是沒有神道的,也不存在兩旁的石像。東漢帝陵集中的洛陽附近,東漢劉秀開始出現了最初的神道,並在兩側安置石像開啟影響至今的神道規制,因為是早期,所以石像並沒有後世豐富,有經歷幾千年的歲月摧殘,幾乎面目全非,留給後世的不多,

    而想到漢帝陵,人們不由自主地聯想到的是西漢陵,比如劉邦,劉徹等偉大的帝王,所以給人的印象就是漢帝陵前沒有石像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聽說每一個吃貨。都會做一手好菜,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