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氧氣小芳
-
2 # 曉娟談養生
首先,很多人常把血壓升高和高血壓病等同起來,只要發現血壓升高,就認定自己患了高血壓病。其實血壓升高不能算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而僅僅是一種症狀,許多疾病也可導致血壓升高,如急慢性腎炎,甲狀腺功能亢進,庫欣綜合徵的,此種症狀中血壓升高多發生於疾病之後,因此又叫激發性高血壓或症狀性高血壓。與單純的血壓升高不同,而高血壓病卻是一種獨立的疾病。
其次,人體降壓的穴位有很多,至少身體上有28個穴位,可以去幫助調節血壓。這28個穴位裡面兒主要的穴位有著五個給大家簡單分享一下:風池穴、曲池穴、百會穴、陰陵泉穴、三陰交穴。這我不睡,相互配合可以適當的進行調節血壓。
最後,治療高血壓不僅僅是單純的按摩穴位就可以調理的,需要從生活習慣,飲食方式,精神因素,藥物等多方面進行綜合治療,其中飲食因素是高血壓朋友最容易忽略卻又最有效的一個治療環節,透過吃飯同樣可以讓高血壓低頭。
定時定量,少吃多餐,吃飯不宜過飽。適當攝入低脂肪優質蛋白質食物,提倡吃穀類,薯類食物,多吃綠色蔬菜和新鮮水果,多選用高鈣的食物。
-
3 # 心血管王醫生
這個很神奇啊!
中醫針灸肯定是有效的,而且在歐美國家也是有合法地位的。
可是所謂的降壓穴很有意思。
第一中醫不談高血壓的概念!
第二、關鍵是這所謂的降壓穴,是理論上的還是實踐的。
王醫生也見過透過按摩穴位血壓一陣性血壓降低,但這裡面由兩個問題:
1、是不是對於大多數人管用,肯定不是!
2、是否能夠保證血壓的相對持續平穩,我們的血壓是24小時的,不是某幾個小時的血壓,按摩穴位是否能夠透過按摩是否能夠有效控制血壓,是能維持幾個小時血壓正常,還是能維持幾天,還是能夠治癒?
至少現在沒有證據證明!
所以,真正的降壓目前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健康生活方式或+降壓藥。
戒菸,戒酒,低鹽飲食,低脂低糖飲食,堅持有氧運動,規律作息,開開心心才是控制血壓的王道!
回覆列表
關於降壓,我們要理解一句話:
穩定血壓,不僅是降低數字,這個過程,也是我們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過程
中醫降壓,穴位是常用方法之一高血壓並不是中醫用語,但是這並不妨礙中醫來調理高血壓。
中醫對高血壓的看法,其實也不復雜:通,則不高;不通,則高。
中醫,一向注重“氣血”執行,而影響氣血執行的兩個關鍵系統,就是“肝”和“腎”。中醫透過使用太溪穴、太沖穴和曲池穴來讓我們的心臟、腦部、腎臟器官適應自己的血壓,讓身體始終處於一種平衡狀態,從而避免高血壓引起的併發症。
不僅如此,透過這3個穴位,還可以幫助我們養護血管,讓血管壁更有彈性,從而存進血液迴圈,降低血壓。
1.太沖穴:降壓護肝,對付頭疼頭暈的“妙藥”
輕鬆取穴:太沖穴位於腳背,在大母腳趾與二趾間的夾縫,向足背上推,直到兩腳趾骨相交,靜心感受,會有動脈反應。
作用:太沖穴,是養護肝系統的重要穴位,也是中醫解決肝臟問題少不了的穴位。
肝藏血,藏血功能正常,則心神安寧;如果肝虛,則整個人看起來萎靡、低沉、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太沖穴在高血壓問題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同時,太沖穴對於高血壓引起的頭疼、頭暈、耳鳴,均有很大改善作用。
操作方法:找到太沖穴之後,用拇指按揉,力度可以大一些。一次3分鐘,一天可多次。
2.太溪穴:滋養五臟、補充腎水,減輕身上的“壓力”
輕鬆取穴:太溪穴同樣位於足部,在腳內踝後方;腳內踝與跟腱之間有個凹陷處,就是太溪穴,按起來有微微脹痛感。
作用:都說太溪穴是人體上的滋補品,除了改善人體體質,它還是降壓的好幫手!
中醫上認為“腎”屬水,滋養五臟,如果缺少“腎水”,就會引起“升發”,從而導致血管壓力增大、血壓增高。因此,中醫對付血壓,從腎經入手是基礎!
太溪穴,是足少陰腎經上氣血最旺盛的位置,也是中醫益腎降壓的重要法寶!
操作方法:用拇指按揉,力度要輕柔,不宜過猛;一次3分鐘,一天課多次。
3.曲池穴:中醫降壓第一穴
輕鬆取穴:採取坐姿,將一側肘關節彎曲成直角,曲池穴在外側橫紋盡頭凹陷的地方。
作用:可以這樣說,中醫離開曲池談降壓,那就是蒙人了。
從緩解症狀上看,曲池穴對於高血壓引起的心悸、頭脹、頭疼、耳鳴、失眠等有著非常好的緩解作用;從平衡血壓上看,曲池穴對情志失調、內傷虛損有直接作用,而這兩點,又是中醫認為引起高血壓的關鍵因素。
曲池穴,所在的位置,就像一池清澈泉水。這泉水,更是一股陽氣,不僅讓我們內心清爽,更能讓身心舒緩下來,減輕心臟負擔、緩解心血管壓力。
操作方法:曲池穴可以採取拇指揉按的方法進行,平時走路、看電視等閒散時間都可以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