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密雲三昧

    如何欣賞“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儌”這句話?

    這兩句話,是說修行正路上祕法中的火候問題。沒有經過正修行的人,一般不知道這兩句話的真實含義。甚至連句逗都標錯,不知什麼意思。

    其實意思很明白,老子是說,在修行中,你要在正修之時,要多多注意,那個火候問題。無慾,以觀其妙,有欲,以觀其儌。

    前後都是一個字——觀,為什麼觀的內容不一樣呢?這個就是火候問題嘛。

    妙,意思就是陰陽平衡的意思,就是水火相當、相均衡,道家叫作是水火相濟,陰陽平衡,水和火,始終運用得相當,正好處。

    陰者,氣血執行,陽者,意念觀照之力,水者,身體真精,火者,意念。風火相吹,燒煉真精,氣血催動,攻開經絡淤血阻力。真氣執行,神力十足。

    此兩句,老子就是說,煉精化氣的程式和次第。無慾,就是這個時候,精氣還不夠充足,不滿足的狀態,這個時候,你修行,修煉中,不必太在意用意念強攻,不用猛火攻,而是去輕輕守住一顆清淨心就足矣。

    可是時間久了,從靜中就會自然而然地生起來一股相當強大的慾望之力,就是情慾。這個時候,你在修行中就該用猛火相攻了,就要用火力去關照一個邊界之地,就是下丹田氣海之儌。以便將大藥真精燒煉氣化,上升到後三觀督脈之經絡,上達天門百匯之丹田之地。

    然後,真氣會再繞過頭頂、眉心、前面臉部、咽喉部位,再下落於中丹田之地。久而久之,再下落於下丹田。這就是修煉真氣執行的次第法門。

    這兩句話,就說這個修煉中的火候問題。但多少修行人,一生都不知道,不明白這件事的真諦。

  • 2 # 外星文明新時代

    本民科認為,必須正確斷句,否則理解就會產生錯誤!

    故常無慾以觀其妙,

    應該是: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意思是:

    所以,在物質尚未誕生(無)的原始宇宙-太極階段,能夠觀察到太極的奧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

    應該是:

    常有,欲以觀其徼(邊界)

    意思是:

    而在物質誕生(有)後的宇宙中,就可以觀察到物質的邊界,引申為:觀察到物質的表象。

    反觀今日之科學,物理大咖們皆如老子所曰:‘常有,欲以觀其徼’,只能在物質世界中,用物質思維來研究物質的表象,

    而不能站在形而上(無)的高度,‘故常無,欲以觀其妙’,看到宇宙的奧妙。

    於是,人類的科學就止步於物質的表象,不能再前進半步!

    感謝天道! 賜予我以慧眼,

    有幸能‘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 3 # 零基礎讀道德經劉俊傑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慾,以觀其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釋義:(道多指客觀規律、真理真相、真知灼見在頭腦中如實的反映,也可以理解成胸有成竹心思先到的意思。比如真理、規律、竅門、行之有效的策略、方式方法等。

    )道是可以用語言來表達描述的,道有多種多樣,與人交流時要明確當下交流所說的道是哪種道,出自不同的人口中的道不見得就是指同一個道;事物是可以被命名或叫出名字的,而重名現象也是非常普遍的,和人溝通一定要清楚目前所說的名字是指哪種具體事物,時間、地點以及所傾訴的物件、所涉及到的三者只要有一個不同,即便是出自同一人之口說出同樣的話叫出同樣的名字也未必見得就是指代同一事物。這是因為人類誕生以前就有天地萬物,人類出現以後、為了方便學習記憶和交流、理順事物直接的關係,給事物取的名字而已。有時候我們說出不同的名字代指同一個事物;有時候我們說出同一個名字代不同的事物原因就在這兒。一個人如果私心雜念越少、心愈平靜、思慮越純正、思想越集中、越容易發現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私心雜念越多、心愈浮躁、思慮就不純正、思想越難以集中,想問題就不會透徹、往往容易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造成當局者迷,讓人產生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之困惑。這兩種情況都是源於心腦思考得出的結論,都是思考的產物,觀察事物的心境心態、思維角度和思想境界不同,得出的結論往往不同。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的看法會有所不同,將不同的看法進行多次分析與抉擇,就會導致不同的言行,所有發生的結果都必然有其原因,真正有智慧的人看得懂事物發展的趨勢、也分析的出來事物產生種各結果的原因所在。

  • 4 # 九彩錦鯉

    理解單獨的語句通常要結合整段文字,甚至整篇文章,才不至於斷章取義。問題中的名句出自《道德經》,斷句方式有兩種。

    第一種解釋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檄。

    此二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釋義:在恆久的無慾念、無妄想的情形下去體會“道”的妙處;在長期的積極思索的情況下通過對萬物的觀察能夠觸控到“道”的邊緣,發現一些端倪。這句話強調“無慾”,講究順其自然,以求合道而行。

    第二種解釋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檄。

    此二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釋義:常處於無的境界,來觀察有和無的奧妙;常有,來觀察有無相生的邊界。常有常無之間,體會大道的有無妙用。

    我的心得對於第一種解釋,似乎能說的通。但是仔細想來,有無慾望與道之間有什麼關係呢?無慾就能體會到道的妙用,這有何道理呢?如果無慾能體會到道的奧妙,為何後文還要提到有欲來發現道的一點端倪呢?老子大可以只說“常無慾以觀其妙”就完了,又提出來“常有,欲以觀其儌”顯的很多餘了。誰能說的清其中的道理呢?所以對第一種解釋我是存疑的,如果有高人能講出其中的道理,不妨評論區討論。我比較贊同第二種解釋。這裡需要提到古人的世界觀,古人認為宇宙世界的物質分為兩種,分別是“有”和“無”兩種物質。我們肉眼見到的所有物質屬於有物質,肉眼不可見而通過內證可以見到的物質屬於無物質。(個人觀點認為科學尚未證實的暗物質就是古人常說的無物質,宇宙中的暗物質從古至今一直存在,近代科學剛剛發現端倪,古人早已觀測並研究了。)古人對無物質觀察是怎樣的呢?有、無的觀察常無,欲以觀其妙。在內證下可以同時觀察到有和無,無是事物內在的道,是陰陽五行規律的根本,只有在無的境界下才能觀察到事物真正的本質所在。比如人體的經絡、三魂七魄、意志等,在內證下都是可見的,無物質對有物質具有“上位者”的掌控與統率,其中的規律特點也許只有中醫才說得清楚。常有,欲以觀其檄。常有是我們平時的觀察到事物的形態,通過常有和常無觀察下的對比,發現有無互生的那一臨界點的變化,那一臨界點似有似無、即有即無,亦是奧妙無窮。強說道

    雖然個人的解釋能基本能自圓其說,但是仍然覺得不夠深刻,沒有切身體會,總有種“強說道”的感覺。也許正如全文所講,“常無,欲以觀其妙”,只有真正做的“常無”的境界才能體會到這句話的“奧妙”吧!

  • 5 # 明心自覺

    這兩句話來自於《道德經》的開篇第一章。也可以視其為,整部《道德經》的,導讀篇。主要介紹怎樣去理解“道”,“無”,“有”,以及與天地萬物之間的關係。為人們理解《道德經》指明瞭方向。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常有,欲以觀其儌。

    此二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那麼要想透徹的理解這兩句話,就需要先認識前面那兩句話。既: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才能理解,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儌

    1,無:名天地之始。翻譯過來是,天地起始於“有”,“有”,來自於“無”。注意這裡的“名”指的是“有”。

    2,有:名萬物之母。翻譯過來是,萬物來自於天地。天地起始於有,注意這裡的“名”就指天地了。

    要認真仔細的去理解上面兩句話。第一個“名”是指“有”,而第二個“名”就變成天地了,“名”,是經常會變的,所以老子說:名可名,非常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翻譯過來就是:要常在“無”的狀態下,觀察其中的奧妙。也就是,要從事物未發生之前,去察找原因。那怎麼去查詢?我們舉例說明。

    比如:香港暴力事件,是“有”,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分析就會發現,幕後有美英等西方國家操縱的黑手。他們提供資金,僱傭香港的一些漢奸,藉機鬧事。我曾在暴力事件發生之前,在香港大街上看見那些拿著小旗兒遊行的人。這些人每天在街上溜幾圈之後,就會得到一定數額的佣金。

    美英等西方國家之所以這麼幹的原因,就是因為中國與西方,在制度與價值觀上的不同。他們害怕中國的崛起,會有損於他們的價值觀。正是由於這種衝突,才是香港暴力事件背後真正的原因。也就是“有”背後的那個“無”。

    再比如:我們“人”是萬物的一份子,我們出生前要有父母。父母就相當於我們的天和地。而天地起始於“有”,就相當於父母起始於“有”,“有”什麼?”有“就是“愛”,因為“愛”,父母走到了一起,所以,“愛”,就是我們產生的原因。

    常有,欲以觀其儌,翻譯過來就是,要常在“有”的狀態下。去察找蹤跡。(儌:蹤跡)那怎麼去查詢?

    前面我們說了“愛”就是“有”,“有”來自“無”,那我們總不能說“愛”來自無吧?我們都知道,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有“緣”才能相愛。那麼這個“緣”又來自哪裡呢?……“緣”來自於“因”,這個“因”,就是佛陀所說的“業因”,這個“業因”,就是“無”,可見,這個“無”,也並不是真的“無”,只不過,它無形,無象,老子無法形容。才起了“無”這麼個“名”兒而已。和“道”字的來源是一樣的。

    所以說,我們“人”,歸根結底,是“因”_“緣”而聚,由“愛”而生。“愛”是生命的主題,是人類和平的根本。

    我之所以用我們人來舉例,是因為離開人,一切存在都無意義。雖然我們也是萬物的一份子,但也正因為如此,我才把天地比作我們的父母。我們常把大地比作母親。那麼父親就是我們的天。這也是出於《易經》裡,天人合一的思維。是符合實際的。

    我在以前的文章裡說過,地球上生命有數千萬種,為什麼只有我們“人”擁有思維意識和智慧?因為我們“人”就是宇宙的微縮版,人的執行原理,就是宇宙的執行模式。

  • 6 # 7489771724672

    故常,無常沒有什麼永恆,真理,絕對,這兩句話來說在人間沒有一層不變的所有的都在變化之中,故常有欲針對人的慾望,經常的,平常,變化的,就佛家所說緣起性空,並不是折空象石頭一樣自性本空,人只有空才能容天下事!

  • 7 # 三七觀世音

    “欲”也是需求的一種。

    不一定是兩性。

    比如現在熱衷於買衣服,打麻將逢都是“欲”的表現。

    類似於“心靜自然涼”。

    不是“心隨境轉”,要“境隨心轉”

  • 8 # 真心人yzcs

    《道德經》第一章,可以和帛書《老子》第45章對照理解。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

    名可名也,非恆名也。

    無名,萬物之始也。

    有名,萬物之母也。

    故恆無慾也,以觀其妙。

    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徼。

    兩者同出,異名同謂。

    玄之有玄,眾妙之門。

    宇宙(天地萬物)的執行規律,是可以(通過修煉等方法,進入一定的先天直覺狀態)體察到的,但受語言(和別人理解能力)的限制,無法準確表達出來。宇宙規律像一種無形的能量,它的表現形式是各種粒子的聚合體,在不停地變化,如同水汽形成的雲。我們用有形的手段(視覺、工具等)觀察,可以看到它的外在表現形式、總結出(區域性的)內在規律,一步步接近宇宙規律。這雖然是一種“時時勤拂拭”的漸悟式路徑,卻是相對現實可靠的,也是我們絕大多數人唯一能選擇的做法。

  • 9 # 歡喜喜哥

    我覺得說的是保持心境在自由、約束的前提下,觀察事物的重點所在。

    當心境“無”的時候,就是能給予思考物件以充分的空間自由,讓思考物件能自由發揮,由此體味其生機所在,其“妙”。

    當心境“有”的時候,就是以“格物”進行“致知”,以事先的條理約束去思考物件的發展狀態,由此體味其“徼”。這個“徼”,即是邊界,界定是與非的邊界。

  • 10 # 支支吾吾

    用無慾的方式超越意識心無念的狀態才能視道的全體 比如 鏡面一塵不染 它才能無所不能照 也就是全體 觀無就無所住心 用眼耳鼻舌身意 有欲的狀態去觀察道只能觀察道的冰山一角 就像觀察鏡子中現有的有限有為境界 :觀無 觀有 也就是 觀察無 無代表鏡子 觀有 有代表鏡中相 一個是無不能照 一個只是你當下眼耳鼻舌身意的範圍之內的有為有些境界 也就是鏡子的作用 無就是鏡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願意出屋,不願意見人,不願意溝通,這是怎麼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