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史海尋蹤
-
2 # 穿越再現彼岸
公元937年,通海(雲南玉溪通海)節度使段思平(白族)聯合洱海的貴族消滅了大義寧國,建立了大理國,1253年元朝軍隊攻滅大理國。
大理國的版圖不僅僅是現在的雲南地方,鼎盛時期包括雲南、貴州、四川西南部、緬甸北部和寮國、越南的部分地區。(北宋時期的大理國地圖)
大理國用什麼文字?
大理國建國大理的統治者積極推行漢文化,使用的當然是漢字了。大理國是一個多民族組成的國家,其中白族、苗族、瑤族居多,大理皇帝是漢化比較高的家族。
大理國的國祚有316年,隨著建國時間越來越長,大理國也想透過漢字創立自己的文字,他們利用漢字創造了自己的文字——僰(bo)文(也稱為方塊白字、白文),不過現在已經失傳,有待進一步研究發掘僰文化。(僰文漢字對照圖)
大理國上層統治者為白族,白族借用漢字記白語、讀白語音、解釋白語義的文字。這種方法由來已久,可追溯至宋、唐之前。為表示白語讀音,對所借用的漢字或稍增減偏旁,或多點少劃,或在字旁加圈點,表示不是漢字的意思。學習英語不好記住讀音時,用漢字的讀音標識,漢字沒有其他意思只是讀音而已。(大理國白文字瓦圖)
如果說大理國用什麼文字的話,應該是漢字和白文的雙語共同存在,漢字用的多一些。
《天龍八部》中段譽怎麼說漢語?
《天龍八部》中的段譽在中原行走,使用的當然是漢語和漢字,不然隨時需要翻譯人員的。不過這也反應了一個歷史事實,大理國的皇族和統治階層非常熟悉並掌握了漢語和漢字。
段譽的原型應該是大理國第十六位皇帝段正嚴,他的父親是段正淳(大理第十五位皇帝),段正嚴還有另外一個名字段和譽,金庸先生把中間那個“和”字去掉了就成了段譽了。(段譽劇照)
大理國全國信仰佛教,將儒家和佛教融合在一起治理國家,很多皇帝禪讓皇帝位置給下一任皇帝,自己出家為僧。段正嚴65歲時出家為僧,活了94歲。
-
3 # 易水寒90792
大理國基本分為兩個時期,前理國937年-1094年,後理國1096年-1253年,統稱為大理國,是中國歷史上在西南一帶建立的多民族政權,全國尊崇佛教,歷代國君多在暮年的時候,禪位,然後出家當和尚。
大理建國和宋建國時間差不多,最後滅亡的時間也差不多,但因為地處西南,版圖面積較小,和宋無法抗衡,由於宋太祖的“不暇遠略”的方針而有所疏離,所以宋對地處偏遠的大理國,基本也是不聞不問的狀態,然而大理國仍然一直向宋朝稱臣。
大理王族大力推行漢地文化,在漢文化的影響下,產生了僰文,也叫方塊白文。方塊白文是用漢字書寫。方塊白文由於不規範以及記錄規則的缺失,現在已經基本失傳。今昆明古幢公園內的石幢,是大理時石雕的僅存碩果。
回覆列表
大理國,創建於937年,對應的是五代十國時期,疆域包括今雲南、四川貴州西南部、緬甸寮國越南北部,國姓段。
而南詔國(738~902年),是先於大理國的國家,建立於唐玄宗時期,這一點要有所區分。
現代的大理,多指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內生活白族較多,範圍要遠小於大理國。如今的大理已是旅遊勝地,蒼山洱海風花雪月令人流連忘返,美麗的白族女孩被稱作“金花”,日常用語文字也是以漢語、漢字為主。那麼在大理國時期,與南宋劃疆而治,有沒有自己的文字呢?
大理國僰文字瓦僰讀音同“伯”,是古時對西南各民族的統稱。而僰文(白文)因為歷史的變遷,已經基本失傳,只是於古代典籍中有過記載,直到1930年代,透過考古才證實了古僰文的存在。
1938到1940年,在蒼山洱海大理國故地,出土二百多片字瓦,距今1300多年,對應“南詔國”時期,這對白族具有自己的文字是有力的證明。
到了1953年,隨著考古挖掘的不斷深入,在大理國故地發現大量有字殘瓦,大多屬於南詔國時期,個別屬大理國時期。由此推斷,僰文盛行於南詔國時期,到了大理國時期,僰文使用的普遍性應有所降低。
大理僰文的記錄形式1.記號類。多為簡單的線條符號。
2.自創文字類。多為在漢字基礎上,增減筆畫而成。
3.漢字人名。
4.漢字記僰文。雖與漢字一樣,但所含意思無法套用漢字解釋,而是代表其他的含義。
因為出土的僰文字瓦殘缺不全,而且僰文雖是利用漢字增減筆畫而成,也無法單純使用漢字來推斷音意。而現代白族語言和古時已經大有不同,也難以根據現代白語加以解釋。因此,這也給古代僰文增添了一層神秘色彩,等待去研究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