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倚牆望月
-
2 # 牛嵴柴夫
欲知杜牧的心境為何是孤寂落寞的,須瞭解杜牧寫此詩時的背景。此時的杜牧在宣州觀察使沈傳師的手下擔任團練巡官(相關於如今的武裝部長),不到三十歲的年紀,熱戀中的女神,被他形容為“娉娉嫋嫋十三餘 ,豆蔻梢頭二月初”的張好好,卻在杜牧的眼皮底下,被他的好朋友、觀察使的弟弟沈述師娶走。且張好好在傷心悲痛之餘給杜牧留下了一首詩:"孤燈殘月伴閒愁,幾度悽然幾度秋。哪得哀情酬舊約,從今而後謝風流。"杜牧迴天無力,只能嘆息:落花流水空餘恨。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杜牧離開宣州經過屬縣南陵而寫的一首詩;心裡自然而然就帶著孤寂落寞的情緒。
有興趣可以參閱拙作《娉娉嫋嫋十三餘 ,豆蔻梢頭二月初。 杜牧三部曲之二》
-
3 # 自性花開
杜牧出身於顯赫的官宦世家,不僅與詩聖杜甫總有同一個先祖杜預,他的祖父杜佑也是歷任幾朝宰相,唐朝著名的史學家。杜牧一直心懷報國的政治理想,二十三歲時寫出了非常有價值的《阿房宮賦》,至今經久不衰。
亂世之中,才子詩人內心隱含著不為人知的失落與哀傷。他用自己擅長的絕句和律詩來表達內心的情緒情感,具有既疏朗豪邁,又華美婉約的特質。
杜牧在宣州任職時,一次經過安徽南陵道中,眼前如畫的山水風景,突然引得喜歡賞遊山水的詩人百感交集。是啊,在充滿變數而又危機四伏的時代裡,詩人內心是複雜的,既有對國家命運的憂患,又有生不逢時的失落與哀傷,於是他即興吟詩一首:
南陵道中 / 寄遠
唐代:杜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風緊雲輕欲變秋。
正是客心孤迥處,誰家紅袖憑江樓?
簡潔的語言,呈現給讀者優美的畫面:南陵水面漫悠悠——南陵水面水流悠悠,平靜而緩慢;
風緊雲輕欲變秋——忽而涼風疾來,淡雲飄過,感覺似乎變成了秋天的意象——落寞,惆悵,有些哀傷;
正是客心孤迥處——哦,讀者立刻明白了,原來是詩人的心境使然啊:客於他鄉,身形孤寂,身心疲憊,帶著揮之不去的憂傷與倦怠;
誰家紅袖憑江樓?——就在詩人的憂傷情緒無處躲藏的時候,江上小樓憑窗紅袖,添香了“孤迥”之處,一抹靚色一縷幽香,瞬時鮮活了水面人間,激動了詩人的心。
妙的是,詩人以問句結尾,更增添了詩意延展的畫面感……
這首詩是不是使人生出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呢,它給了我們以有益的啟示:
無論處在怎樣落寞窘迫不堪的人生境遇中,都不必太失望哀傷灰心喪氣,生活總會在不經意間顯現生機,給我們一些驚喜還有生的希望和力量。
覺得這首詩像是杜牧第二次任職宣州而寫。從小立志安邦治國、有著遠大抱負的杜牧,仕途上無法施展自己的雄才大略,第一次任職宣州,似乎沒有什麼成績,其中很大的一部分時間好像都沉醉於酒桌宴席、流連於當地的美景和美人,如今第二次到宣州,物是人非,眼見不復年輕,光陰虛擲,心境必是五味雜陳悵然若失。
這大概是遊目江上,望南陵天光水色之景,杜牧的心境為何是孤寂落寞的原因了吧!
不知道您是否認同呢?
回覆列表
南陵水面漫悠悠,風緊雲輕欲變秋。
正是客心孤回處,誰家紅袖憑江樓。
譯文南陵的江水,滿滿地、慢悠悠地流蕩,西風緊吹,輕雲掠過,秋天即將來到身旁。正當客居他鄉,心情孤寂悽清的時候,忽見哪家的女子獨倚在臨江的樓窗?
名家點評《畫禪室隨筆》:杜樊川詩,時堪入畫。“南陵水面漫悠悠……”陸瑾、趙千里皆圖之。餘家有吳興小冊,故臨於此。江南顧大中,嘗於南陵畫杜樊川詩意。予曾見文徵仲畫此詩意。
《載酒園詩話又編》:杜紫微“南陵水面漫悠悠……”羅鄴曰:“別離不獨恨蹄輪……”每讀此二詩,忽忽如行江上。
《唐賢小三昧集續集》:近人有以詩意入畫者,恐未能盡其風景之妙。
《唐人萬首絕句選評》:惱人客思,每每有此,妙能寫出。
《唐絕詩鈔注略》:《寄遠》第三首雲:“隻影隨驚雁,單棲鎖畫籠。向春羅袖薄,誰念舞臺風?”按此與前詩(即本詩)同意。
《詩境淺說續編》:此詩純以輕秀之筆,達宛轉之思。首句詠南陵,已有慢櫓開波之致。次句詠江上早秋,描寫入妙。後二句尤神韻悠然。(意謂客懷孤寂之時,彼美誰家,紅樓獨倚,因紅袖之尚前,憶綠窗之人遠,遂引起鄉愁。雲餐玉臂,遙念伊人,客心更無以自聊矣。)
欲上瓊樓攬月光,摘得幾縷繞霓裳。
可分一縷添秋色,一縷相思寄遠方。
西風勁,眼含霜,竹林瑟瑟更哀傷。
想憐落葉無情義,獨守空枝伴一旁。
《蘇幕遮·佳人會》
葉隨風,花亂墜。才過中秋,滿月邀人醉。
濁酒一壺杯兩對。知己難尋,千里來相會。
憶相逢,楊柳翠。獨倚欄杆,一笑山河碎。
日落長虹伊最美。妙手丹青,取盡長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