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燕趙小書童

    “玩物喪志”一語出自《尚書.旅獒》,意思是,醉心於自己喜愛的事物,而喪失了積極進取的意志。

    我來說說發生在我同學身上的事情吧!

    大學時,我們班有個同學,我們關係不錯。大一時,他品學兼優,還是班幹部,跟同學的關係都不錯。

    可是到了大二,我們發現,他開始翹課。一開始是偶爾不去上課,後來變本加厲,經常不去上課了。後來,我們發現,原來是和他的一個老鄉去網咖玩網路遊戲。從那時起,他的成績一落千丈,每天幾乎看不到人。我們也勸過他,可是,依舊我行我素。平時很少見到他,而見到他時,也是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完全沒有了以前的Sunny開朗。我們宿舍的同學,決定要把他從網路遊戲裡拯救出來。記得一次下課後,我們幾個同學找到了他所在的網咖,看到他時,他正在專心致志的玩著遊戲,蓬頭垢面。我們硬是把他從網咖拖了回宿舍裡。我們一晚沒睡,都在勸他把網遊戒了,否則,你的大學生活就毀了。

    然而,他對我們的話充耳不聞,每天依舊去網咖玩遊戲。彷彿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是可以跟遊戲比的。他的世界裡只有遊戲。早把學業拋到了九霄雲外。

    生活很公平,總會懲罰那些不務正業的人。當期末考試成績出來時,很好的詮釋了什麼是玩物喪志。我的這位同學,因各門科目成績均不及格。被學校通知家長,把家長請到了學校。經過溝通,沒有被學校開除。原以為,經過這次教訓,他能把精力放到學習上,然而,好事不長,也就過了一個星期,他再次沉迷網路,最終學校讓他退學了。依然清晰的記得,他走時根本沒有任何悔改之意。後來,我們就失去了聯絡。

    透過這件事,答主在想,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有愛好可以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甚至可以成為一個有趣的人。但是,凡事都有一個度。超出這個度,就是沉迷,就是淪陷。每個人都應清楚什麼才是自己應該需要做的事情,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有人生價值的事物上。愛好,只是閒來無事,娛樂而已。切不可本末倒置,否則,就會毀掉了自己的生活。

  • 2 # 小語分分

    在這個提倡“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的年代,“玩物”可能本身就是“志”,這個詞在現代有時候會顯得十分不合時宜。

    咱們來百度一下:

    玩物喪志:常用來指醉心於某些自己所喜好的事物,從而喪失了積極進取的志氣。“玩物喪志”的典故來自於春秋時期。

    當時,衛國君主衛懿公特別喜歡仙鶴,還把這些寵物封為“大夫”。在衛國,仙鶴的地位連眾多大臣都十分眼紅,可見衛懿公“玩物”是達到一定境界了。他就像唐玄宗迷楊貴妃一樣痴迷於鶴,不問民生,不理朝政。

    這在太平盛世也許沒有太大不妥,最多也就是落個國力衰敗。而春秋時期,那可是各國角力的年代,打仗是稀鬆平常的事。

    所以,當北狄入侵衛國時,將士們不幹了:既然仙鶴那麼高的地位,這次打仗就讓地位崇高的仙鶴們去打仗吧!

    衛懿公也知道鳥是沒法打仗的,只能親自帶兵出征。然而這也沒什麼用,軍隊裡早已人心渙散,最終他戰敗而死,而且還是慘死。衛國,亡。

    喪志與否,要看評價的人是誰

    過年的時候有一句話非常流行:無論你在網上如何牛X,在父母眼裡你就是在玩手機。

    我們的手機現在具有很多功能,除了能玩遊戲以外,學習、工作、生活等都可以透過手機操作。但只要你拿起手機,無論你透過它在做什麼,在父母眼裡你就是在玩,他們可能還會非常擔心:“怎麼辦哦,我的娃都三十歲了,還是隻知道玩手機——玩物喪志!”其實我們不過是把手機當做工具而已。

    玩得好了,未必喪志

    有些名人也曾經“玩物喪志”的:

    魯迅,在仙台學院學醫期間迷上了文學,關注上了國內民生,最後成為了仙台肄業生,現在對他的評價是“棄醫從文”,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也可以稱作“玩物喪志”,畢竟他連志願都改了。

    事實證明,他在文學路上的造詣可能是他的醫學造詣無法企及的高度,當他把內心喜歡的事玩到了極致,也沒有人會評價他“喪志”。

    我覺得,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玩物是否喪志是要看前提的,分情況評價吧。

    關注優育說,關注兒童學習力,探討學習方法。

  • 3 # 蘇合子路

    其一,何為玩物喪志?通常說人沒有把心思用在該用的正事上面,而是因為玩物喪失了原來有的志向。按我的理解就是你得先有志向,然後沉迷其他,走錯路,迷失了自己的方向。也就是明知道自己所愛,沒辦法抗拒誘惑。

    其二,也得看人志在何方。若是以社會和旁人的期待來作為衡量,只要是不符合的,喜歡自己想喜歡的東西了,那在外人看來也算是玩物喪志,可是你知道別人所謂的玩物,其實就是你的志向,看上去不那麼正規而已。

    其三,玩好了是卓越,玩不好是玩物喪志?這一點我是不能同意的,人很容易有成王敗寇的思想。也不過是以外人的角度來看的,但至少得有自我認知,是不是玩物喪志,自己心裡得有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時候種植春蘭比較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