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智若愚WJW

    周朝是中國奴隸社會制度的最後一個王朝,而周朝又分西周和東周。而東周時周天子雖貴為天子卻已無實際統治權,形成了春秋五霸的爭雄局面。

    公元前453年,春秋五霸之一的晉國,被韓、趙、魏三家聯合所滅,土地也被瓜分,只留下少於給晉國君主。公元前403年,周天子周威烈王承認韓、趙、魏三家為諸侯國,自此春秋五霸演變成戰國七雄。春秋時代邁向戰國時代,正式開啟了戰國七雄時代!

    三家分晉也成為了春秋向戰國轉變的標誌性時間,三家分晉也是由奴隸社會逐漸向封建社會轉型奠定了基礎。

  • 2 # 鯉波說史

    資治通鑑的開頭第一篇就是三家分晉,韓趙魏分晉,得到了周王的同意,三家被封為諸侯,這一年是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傳統史家將這一年定為春秋時期的結束,戰國時代的到來。

    司馬光寫資治通鑑目的是,鑑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他開頭寫三家分晉,就是告誡後世,禮的重要性,卿大夫不遵守禮了,天子也不遵守禮了,國家就亂了。

  • 3 # 榮耀歷史

    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真的是亂成一鍋粥,它們之間到底如何劃分,而且有什麼特點,今天簡單闡述一下。

    1、西周與東周的分界點

    武王伐紂,建立周朝,為了加強政權內部凝聚力,安撫商朝遺民,武王推行分封制,冊封了71個諸侯國,規定諸侯國有向周天子繳納貢賦,跟隨周天子出征的義務。

    那麼如何保證諸侯們聽話不會造反呢,一方面周公旦推行《周禮》,從道德的高度束縛各路諸侯,但是以道德為基礎的強權從來都不穩固,所以另一方面周王室保留了強大的軍隊——天子六軍,總人數大概在4萬左右,是當初周武王的嫡系部隊,戰力強悍,而諸侯們也分公爵國、侯爵國、伯爵國等等,公爵國允許招募三軍,大概1萬人,侯爵國、伯爵國1~2軍,人數是3~6千,正是因為周王室對諸侯的軍事優勢,保證沒有諸侯跳出來挑戰其權威,周朝的統治結構才能穩固。

    周朝傳到周幽王時期,他寵信褒姒,廢長立幼,導致原來的太子宜臼叛逃至母國申國,周幽王舉兵討伐申國,申國聯合犬戎殺了周幽王,之後申國立宜臼為王,是為周平王,次年周平王東遷,史上以此作為西周、東周分界。

    2、為什麼平王東遷能作為分界點呢

    因為之前周王室強勢,對諸侯擁有一定的震懾力,而周平王之後,周王室的力量已經弱於晉國、齊國等大國,已經無法管束諸侯國,諸侯之間相互攻伐,大爭之世開啟。

    為什麼周王室由此衰落了呢?原因有如下幾點:

    第一點:上面有說周王室保持對諸侯的軍事優勢,但是周幽王被擊敗,天子六軍全部玩完,周平王上位之後已經無兵可用;

    第二點:周平王串通外敵犬戎進攻父親周幽王,所以他是串通敵國犯上作亂,得位不正,諸侯為之不齒,周平王繼位9年內,沒有諸侯朝貢;

    第三點:正是因為得位不正,而且此時在北方虢國又立了一個周攜王要搶奪正統,為了拉攏諸侯國壯大自己的勢力,周平王將原本屬於周王室的封地大片賞賜給鄭國、晉國等,導致周王室佔有的土地遠遠小於諸侯國,沒有土地就沒有財政收入,就無法養育軍隊,周王室從此衰落;

    第四點:犬戎攻入鎬京之中,根據《史記》記載,周王室累計數百年的財富被洗劫一空,周平王沒有資本重建軍隊了。

    周王室的式微,失去枷鎖的群狼漏出了獠牙。

    3、春秋與戰國的分界

    史學界上有好幾種,但是我偏向於三家分晉作為分界點。

    孔老夫子說過,春秋禮崩樂壞,諸侯相互攻伐,但是這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春秋早期,齊桓公、晉文公等稱霸,但是他們的口號都是“尊王攘夷”,性質和“挾天子以令諸侯”差不多,而且輕易不會攻滅他國,多是以威懾為主,只要你承認我的霸主地位,做我的小弟,我就可以護著你。所以這一階段還有基本的禮儀。

    隨著攻伐日盛,滅國情況也逐漸多了起來,大國周邊的小國逐漸消失,甚至有的大國也退出歷史舞臺,比如說越國滅吳國等等,但是這些滅國行為都是國家之間的,直到惡性事件——三家分晉的出現,禮崩樂壞到了頂端。

    晉文公設立三軍六卿,由國內十幾個士族輪流擔任,到了晉平公時期,晉國國內軍政大權由韓氏、趙氏、魏氏、智氏、範氏、中行氏六家掌握,後兩者被消滅後,智氏實力空前龐大,發動了晉陽之戰想要消滅趙氏,結果被趙氏聯合魏、韓擊敗,智氏的土地被三家均分,勢力得到極大的壯大,權力和財富的慾望是無限的,三家更進一步,將晉國公室本來少得可憐的土地也瓜分了,晉國滅亡,趙國、魏國、南韓誕生。

    公卿私自瓜分諸侯國,將禮崩樂壞推到了極限,而這種行為其他諸侯國冷眼旁觀,周王室式微無法阻止,只能預設,最後還冊封三家,這讓其他諸侯國徹底放開了,於是爾虞我詐的戰國閃亮登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父母生二胎是否需要第一個孩子的同意?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