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成雲社初心
-
2 # 骷井
什麼樣的程度算聽話?
凡是大人的話,說出來,小孩就得聽,這就不科學也不可能。
小孩都有自己的個性,還有自己的獨立想法。
無關緊要的,可以由著小孩的,就由著他吧。
有些事,確實應該聽大人的,那大人就得立規矩,講原則,一次都不許違規,每次都堅持,小孩自然就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難的是家長自己都受不了小孩的折磨,哭鬧,大喊大叫,很多家長直接暴力壓制,有些是有用的,有些卻沒用,再說以後的問題會更多,暴力只適合偶爾用,根本不適合作為常用手段。
所以,想要小孩聽話,家長要有耐心,為了原則忍著他,等他發脾氣結束,平靜下來了,告訴他,你再怎麼鬧也沒用,他可能還會再繼續崩潰,忍,不是東風壓西風,就是西風壓了東風,只要大人堅持了,等他平靜了,冷靜的告訴他,他會明白,大人在這件事上是不可妥協的。在關鍵事情上,小孩就會聽話些。
-
3 # 少兒程式設計之家
我們在讓孩子“聽話”之前,應當思考清楚,什麼是“聽話”,五六年級的孩子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善意的引導,比如:做這件事情,優缺點在哪裡,產生的影響有哪些去引導孩子,會有更好的效果
-
4 # 慧眼聰耳
怎樣讓六年級的小孩聽話?首先,我想問問您,特別希望自己的孩子聽話,還是希望孩子獨立思考,有主見?只是讓孩子聽話,只能說我們承認自己技窮,無力改變自己,卻要孩子承擔後果。
-
5 # 大紅媽媽大本營
六年級的孩子已經12歲了,讓孩子聽話這個說法需要商榷。因為:
1.家長的認知並不一定都是正確的,孩子只能聽話卻沒有機會和家長平等交流,探討問題的話,對孩子不是一件好事情,說的難聽點,如果家長平庸,一味聽話的孩子會不會也平庸?所以,建議家裡能有一個探討問題的氛圍。
2.六年級的孩子已經進入青春期,這個時候更需要傾聽孩子的話,對孩子尊重和理解,和孩子交流的時候不能擺家長的架子,不能耍家長威風。
希望上述回答對您有所啟發。
-
6 # 元寶爸爸聊育兒
“聽話”真的是好事嗎?
“聽話”,在大人的概念裡面就是服從長輩的意願和行為標準,是順從,但是這樣的要求下培養出來的孩子,會出現不少問題。有不少“聽話”的孩子,長大之後缺乏人生目標、沒有主見和想法,不願意嘗試和挑戰,有的甚至成了媽寶和啃老族,這樣的孩子,是你希望的嗎?
反觀那些看上去“不聽話”、“不乖”的孩子,因為更願意挑戰和嘗試,不畏懼困難和阻力,大多數在成年之後反而過的順風順水,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更加充滿激情和鬥志,成了令父母放心、驕傲的孩子。
六年級的孩子已經12歲了,這個年齡的孩子,已經進入了青春期、逆反期,無論是心智、自我認知,還是情感,都已經發展到比較成熟的階段了,孩子已經形成了自己基本的行為價值體系,你想再透過說教的方式讓孩子“聽話”,只會於事無補,甚至適得其反了。
作為父母,跟孩子的溝通,要注意幾點原則1、同理心。孩子的任何情緒、行為,都是有其背後的原因和動機的,作為父母,一定要剋制自己先入為主的衝動,對孩子保持同理心,理解孩子的行為。更何況,每個父母都是從孩子成長起來的,體會過青春期的感受,知道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總是會更堅持自己的想法,甚至刻意和父母對著幹,那麼,你就需要理解自己的孩子為什麼也跟自己小時候一樣了。
2、平等、尊重。孩子年齡雖小,但同樣有自己的自尊,希望獲得重視、認可,需要獲得平等溝通的地位和機會,作為父母,如果總是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自己的孩子頤指氣使的下命令,指手畫腳,孩子必然會反感、牴觸,所以,降低自己的身段,尊重孩子的人格,用和善、商量的語氣進行平等的溝通,是獲得孩子認可的重要前提。
3、換位思考。很多家長在跟孩子提出要求的時候,往往忽略了告訴孩子為什麼這麼要求的原因,孩子難以理解和體諒父母的苦衷,這種時候,父母應該將自己的想法、原因跟孩子進行分享,讓孩子理解自己的看法和心情,獲得孩子的共鳴和認可。
4、傳遞信任。孩子是需要獲得信任的,如果你整天質疑孩子上課有沒有認真聽講,作業有沒有做完,功課複習完了沒有,孩子很容易產生強烈的牴觸情緒。其實孩子是有責任心、自尊心的,當父母傳遞出信任和鼓勵的時候,孩子會願意更加主動的做好自己。
5、鼓勵和支援。青春期的孩子,開始表現的更富有探索精神和主動意識,對於這個階段的孩子,父母應該多多鼓勵孩子,支援孩子合理的需求,讓孩子意識到,爸爸媽媽是我最堅強的後盾。
回覆列表
我從不說讓孩子“聽話”。
“聽話”是不平等的表現,我比你地位高,所以你要聽我的。
我一般說“配合”。
配合,代表著大家是平等的,為了一個目標,請你規範自己的行為。
你只要設定一個他認可的目標,為了這個目標督促他時,他就會配合很多。
這樣孩子的逆反心理要小的多,六年級很大了,如果總讓孩子“聽話”,逆反遲早會耗盡大家的能量。
〔成雲心學〕創始人~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