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電工侃球
-
2 # 弈林小白
有實驗表明,黑人擅長跑馬拉松,在於他們在飲食結構。黑人每天攝入的熱量都在3100-3400之間,30%來自脂肪,黑人攝入的碳水化合物多(56%),蛋白質比較少(14.5%),同樣攝入條件的白人、黃人在每磅體重攝入的熱量上遠沒有黑人多,身體素質上黑人要強過白人和黃人。
此外,科學研究表明,專案越長,運動的身材越矮越好,人體骨骼在劇烈運動中也擔負著消耗能力的責任,黑人的身材一般170,55公斤左右,所以黑人比其他色種運動員具有身體優勢。另外黑人運動員體內血乳酸水平要低,我們跑完步後小腿會酸就是因為血乳酸作用,相比之下,黑人血乳酸更少,所以在馬拉松這麼長的距離上,他們簡直就是在開掛。
-
3 # 跑馬人
人們經常使用黑人來指代所有的非洲人和非裔人,這種說法並不精確。
非洲起源說認為,非洲是人類的發源地,現代人大概在10萬年前才開始陸陸續續走出非洲,遍佈世界。在一個物種的原產地,遺傳多樣性是最豐富的。
雖然在田徑比賽的領獎臺上,我們看到的都是黑人,但由於東非大裂谷的天然阻隔,生活在東非高原的人與象牙海岸、黃金海岸一帶的西非人在體格上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來自西非的運動員有著強壯的身體素質和驚人的爆發力,在短跑、跳遠和球類運動中有很大優勢。
許多球迷會用“黑又硬”來形容體格強壯,爆發力極強的非洲運動員。這些渾身肌肉疙瘩的黑人運動員大多來自迦納、喀麥隆、奈及利亞、象牙海岸等西非國家,是典型的西非人體格。
在短跑專案中佔據支配地位的多為西非裔的黑人:短跑獲獎最多的美國和牙買加黑人,主要是歷史上從西非販賣過來的西非黑人奴隸後裔。西非本土由於經濟發展較為落後,缺乏足夠的訓練條件,在短跑專案上暫時還落在美國和牙買加後面,不過仍然不乏有實力的健將。
以百米賽跑為例,能跑到10s以內的地球上只有100個人,位於西非的奈及利亞國內就至少有5人百米能夠跑到10s以內,這還沒算上兩名入籍卡達的奈及利亞運動員,而無西非血統的一共不超過5人。
西非運動員的爆發力,主要可以歸功於體內雄性激素分泌較多。外源性雄性激素是國際奧委會明文禁止的興奮劑類藥品。但是西非人自帶興奮劑。
雄性激素可以促進肌肉和骨骼的增長。非裔美華人平均的雄性激素水平要高於歐裔和亞裔。西非人的骨骼和肌肉密度也比其他人種都高,這使得他們在陸上的速度無人能敵。
不過他們也因此需要付出更大的力氣,才能讓自己在水裡漂起來,黑人運動員在同樣需要爆發力的游泳專案中不太容易發揮其運動優勢。
從進化的角度說,西非人的強壯體格可能是自然選擇的產物。這一地區主要是熱帶雨林和熱帶草原氣候,這裡的人始終保持著較為原始的生活狀態。遊牧和戰爭使得最強壯的人才有可能生存下來。
東非人體格則比較纖瘦,腿又細又長,他們和粗壯的西非人相比,就像一根火柴棍。不過他們的耐力非常好,800米及以上的各類長跑專案,一直到馬拉松長跑,都是肯亞和衣索比亞兩個東非國家在輪流坐莊。這兩個國家幾乎包攬了所有城市馬拉松比賽的獎項。
目前全程馬拉松(42.195公里)的世界紀錄是2小時2分57秒,就是由東非的肯亞運動員創造。2011年的田徑世錦賽中,肯亞女子馬拉松隊更是創下了包攬金銀銅牌的佳績。
肯亞在馬拉松比賽上的唯一對手,就是他們的鄰居衣索比亞,後者曾經因為在2014年的北京國際馬拉松比賽中,包攬了男女的冠亞軍,而為華人所熟知。
東非運動員的長跑優勢一直到100公里級別的極限馬拉松中,才被日本人打敗。100公里長跑男女世界紀錄的保持者都是日本人,不過他們靠的更多是強大的意志力,而非身體素質。
東非地區地處高原,長期生活在這裡的人肺活量有很大的優勢,但是海拔並不能解釋全部。東非黑人的體格是另一項優勢,他們的一條小腿平均比歐洲白人輕了400g,相當於在跑步時節省了8%的能量消耗。
而且由於生活在赤道附近,他們的汗腺發達,跑起來散熱快,這也是耐力強的一個重要原因。
這種適合長跑的體格也有可能來自於進化的選擇。肯亞的長跑運動員很多都出自一個叫卡倫金的遊牧部落。這個部落裡的人都有著兩條腿跑過牛的本事。
這裡有一個悠久的傳統,偷牛是合法的:偷牛的人只要不被牛的主人追上,就可以將牛據為己有。他們通常需要驅趕著牛連跑好幾十公里。有學者認為,這種傳統使得善於奔跑的人具有非常強的進化優勢。
回覆列表
我想糾正下這個觀念
黑人不僅僅是在馬拉松專案,在其他運動專案也有其他人種所不具有的天然優勢
在熱帶雨林與熱帶草原氣候中,祖祖輩輩生活在這樣土地上的人類,天生就比其他人種能分泌雄性激素,這種純天然激素會使得他們如獵豹一般敏捷與迅速,他們的骨骼包括生殖器都是異於其他人種,這就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法寶,也就是身體的絕對優勢
不過,智商肯定還是比黃種人差點意思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