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纆緣閣

    顧歡 公元四二0年至四八三年 字景怡,一字元平,吳郡鹽官人。生於宋武帝永初元年,卒於齊武帝永明元年,年六十四歲。顧歡為南朝齊著名道教學者。生卒年不詳。字景怡,一字玄平。吳郡鹽官(今浙江海寧縣西南)人。父、祖皆業農。年二十餘,就豫章雷次宗諮玄、儒諸義。母亡,據稱水漿不入口者六七日,廬於墓次,遂隱遁不仕;於天台山聚徒開館,受業者常近百人。齊高帝蕭道成輔政時,徵為揚州主簿,並遣中使迎歡。及踐阼,乃至,稱山谷臣顧歡上表。“謹刪撰《老氏》(即《老子道德經義疏》),獻《治綱》一卷”。旋辭謝榮祿,曰:“臣志盡幽深,無與榮勢,自足雲霞,不須祿養。”其“辨章治體”’很受齊高帝之景仰。東歸之日,乃賜塵尾、素琴。永明元年(483),又詔徵歡為太學博士,仍不就。史稱顧歡“晚節服食,不與人通。每旦出戶,山鳥集其掌取食。

  • 2 # 愛史評書

    顧歡(公元420~483) ,字景怡,又字元平, 吳郡鹽官(今浙江海鹽縣)人。南朝齊大臣,著名上清派道士。

    據史書《南齊書·顧歡傳》記載

    祖父顧赳,在晉朝隆安末年,為躲避戰亂遷徙定居在吳郡鹽官。顧歡二十多歲時,跟從豫章的雷次宗學習玄學和儒學的各種道理。母親去世,他連續六七天一 口水都沒喝,在母親的墳墓旁蓋起一間草廬為母親守墓,於是隱居起來不再走入仕途。在剡溪邊的天台山(在浙江天台縣境內)開設學館,聚徒講學,前來接受教育的有近百人。顧歡早就成了孤兒,每當讀《詩經》讀到“哀哀父母”時,總要拿著書悲痛地哭泣,學習的人因此放棄《蓼莪篇》,不再讓老。太祖(蕭道成)輔佐政事,對顧歡透過詩歌教育教化百姓的方式非常喜歡,徵召他擔任揚州主簿,派宮中的特使迎接顧歡。他到太祖登上皇位時,才到任。顧歡稱自己為“山谷臣顧歡”,上表說:“臣聽說想拉起漁網要提漁網的總繩,抖動皮大衣要抓住大衣的領子,總繩、衣領處理好了,皮衣上的毛、漁網上的細孔自然就會張開。既然這樣,那麼道德就是綱,事物的具體表現及發展趨勢就是目。上面理順其綱領性的東西,那麼各種事務就會按照合理的順序進行;下面處理好具體的事物,那麼百姓和官員就不會荒廢自己的事業。因此商湯王、周武王得到天下而師從正道,那麼他們的基業就會綿延不絕。秦始皇、項羽不重視正道,任意使用手中的權勢,結果身遭殺戮。臣希望陛下查考歷代先王的治國之道,仔細斟酌運用到當今的治理中。不因為是割草打柴人說的而廢棄他的意見,也不因進言者身份低微而廢棄他講的道理,那麼這就是天下百姓的福分,微臣的萬幸了。臣的志向全在深山幽谷之中,不想參與獲得榮耀和權勢的事情,自己滿足於雲霞輝映的山間野食,不需要俸祿的供養,陛下既然從很遠的地方尋到我,並召見我,我怎敢不全部說出我的真心話?臣的話說完了,請求就此退隱。”皇上下詔說:“朕思考著光大治國之道,長期以來夢想著能像武丁在傅巖遇到傅說,周文王在渭河邊遇到姜尚那樣遇到賢臣,這件事情始終縈繞心頭,以至於吃不下飯。吳郡的顧歡來自鄉村,能夠獻書於天子之門,進言於朝廷之上,辯析明白了治國之道,對朕的想法很有幫助。現將他的奏表發往各處,朝外官員可以詳細地選擇認為適宜的內容選用,按時上奏給朕。”顧歡東歸,皇上賜給他麈尾、素琴。永明元年,皇上下詔徵召顧歡擔任太學博士,沒有應徵。佛道兩家確立的教義不同,兩派的學者互相否定詆譭對方。顧歡論述這件事說:“既然器具都有不同的用途,宗教也有不同的功用。佛教是破除邪惡的方法,道教是興盛良善的法術。興盛良善,則將取法自然作為最高準則,破除邪惡,則將勇猛進取作為最可貴的品質,佛教的事業公開宏大,適宜教化萬物,道教的事業邃密而微妙,利於自己修身養性。二者孰優孰劣,大體上就在於此。”顧歡晚年按道教方式進行修煉,不與人交往。每天早上出門,山中的鳥兒就聚集在他的手掌上啄食。當初元嘉末年離開都城時,就寄住在東府。他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人世,就賦詩言志道:“精氣因天行,遊魂隨物化。”在剡山去世,時年六十四歲。歸葬在舊墳中,有連理樹長出在墳墓旁。

    歷史上也有許多公於顧歡的趣聞軼事,例如他與中國畫祖顧愷之就有過一個趣聞。

    顧歡六七歲的時候,父親讓他驅趕田裡的麻雀,顧歡作了一篇《黃雀賦》就回去了,麻雀把田裡的糧食吃了一大半,父親很憤怒,要用棍子打他,看見《黃雀賦》就沒有打他。鄉里有學堂,顧歡家中貧困不能上學,在學堂牆壁後面倚著聽,沒有遺漏掉的。八歲時,可以背誦《孝經》、《詩經》、《論語》。等到長大了,專心致志,勤奮好學。母親年紀大了,顧歡一邊親自種地,一邊背書,晚上就把糠點燃,照著看書。同郡顧愷之來到縣裡,見到他(如此勤學)感到詫異,讓自己的幾個兒子與他交朋友 ,到了孫憲之處,和他們一起接受教育。

    顧歡一生崇尚道教,貶斥佛教,勤學好問,將學習當成一種興趣,受道家影響頗大,不喜做官,也不慕名利,亦是聰明絕頂,胸懷韜略,慕山水,後來選擇的歸隱山林。

    可以看出他性情淡薄,不慕富貴,做事專注,為人正直而機智,崇尚老子之道,也是追求無為而治,清靜致遠,編著諸多道學經典,終成一代道學大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膳食纖維的沖劑(保健品)是否對糖尿病也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