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
2 # 無敵小欽差
我會從三個方面觀點回來本問題。先簡單的介紹下歷史背景。
龐德,以前在馬騰部下,後來跟隨馬超,但是在張魯投降後,龐德就投奔了曹操,而沒有跟隨馬超投奔劉備。曹操愛惜將才,封立義將軍,關內亭侯,食邑三百戶。 後來關羽圍曹仁於樊城,曹仁求援。曹操派龐德來,後來被關羽生擒。作戰中,龐德曾射關羽前額。 而在關羽生擒龐德後,勸說龐德投降。龐德不投降,而關羽也沒有將其送往益州讓馬超和龐會勸降。早知道,龐德算是一員猛將。可是關羽並沒有這麼做。個人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關羽斬了龐德可以讓自己出名。在古代要想揚名立萬,那麼攻城佔將是最好的選擇,關羽是為自己,而且關羽本人自負,你不投降,那麼就斬了,蜀國有我關羽就行。這是關羽的心理。第二。龐德為了報答曹操的恩情,也為了證明自己,所以龐德是不會投降,他是有骨氣的,寧死不降。關羽也許是敬佩他是個漢子,所以成全了他。這也是一種可能。剛好證明了自己,也成全了龐德。第三。關羽不服馬超同為五虎。當關羽知道五虎上將中有馬超的時候,關羽是不屑馬超的。現在斬了他以前的部將,是立威。說白了,就是斬給馬超看的。綜上所述,關羽的性格和龐德的性格,註定了這場悲劇。可惜了,無論龐德能不能降,關羽都應該盡力去為蜀國爭取一點點的希望,而不是直接斬了。
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
3 # 棍哥觀史
關羽殺龐德可以借鑑羅貫中先生描寫周瑜打黃蓋一事,可謂是一個願殺,一個願死。
在關羽圍樊城之際,龐德的任用是頗受質疑的,《三國志》中說“樊下諸將以德兄在漢中,頗疑之。”而龐德面對質疑的一句話體現了他視死如歸的心志。
我受國恩,義在效死。我欲身自擊羽。今年我不殺羽,羽當殺我。“後親與羽交戰,射羽中額”。這裡講到的龐德射中關羽的是面額,而非肩膀那一箭,而根據《關羽傳》裡記載,關羽肩膀的一隻毒箭為流失,關羽也確實刮骨療毒、面不改色,但此時華佗早已死亡,為其刮骨療毒的只是軍中名醫路人甲。
而關羽趁漢水湮沒七軍之時趁大船攻擊,此刻的龐德是帥軍避水於岸堤之上的,而關羽令軍士於穿上亂箭射殺龐德軍。龐德是力戰不退,並斬殺欲降之將董超等人。此戰記載於《三國志》中也相當激烈,並非關羽輕鬆克敵。
自平旦力戰至日過中,羽攻益急,失盡,短兵接戰。德謂督將成何日:“吾聞良將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毀節以求生,今日,我死日也。”可見龐德是決定以死報國的,後來龐德隨行幾人坐小船欲回曹仁軍營時,船翻落水,被關羽活捉。龐德到了關羽軍營,立而不跪。關羽問到:“卿兄在漢中,我欲以卿為將,不早降何為?”龐德罵到:“豎子,何謂降也!魏王帶甲百萬,威震天下。汝劉備庸才耳,豈能敵邪!我寧為國家鬼,不為賊將也。”
此時的關羽是劉備剛授封的蜀漢武將之首,官拜前將軍,又大勝于禁七軍,圍樊城曹仁以致曹操震動,已議遷都之事,可謂是最威風之時,好言相勸龐德這等二流將領,還吃了閉門羹,汙言穢語遷至其主劉備,本就高傲的關羽是受不了這個氣的,遂斬之。
所以說,關羽斬龐德,是一個願死,一個願斬。
-
4 # 史莊不周
龐德經過曹老闆的一頓激勵已經萌生死志,所以在戰場上是不要命的打法,可以和受傷的關羽打個平手,甚至略佔上風。後來被俘後也是一心求死,並且他本是降將,受到了曹老闆的一頓鼓勵萌生士為知己者死的想法,並且只有他死了曹老闆才會善待他的家人,所以他不想降也不能降。
關羽當時勢氣正盛,內心高傲無比,在勸降無果並且遭遇羞辱後就堅決將他斬了
回覆列表
你只知道關羽殺了龐德,卻沒有看到關羽招降了于禁。
曹操雖義釋張遼,卻殺了高順。曹操之所以釋放張遼,而殺了高順,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張遼願意投降曹操,而高順卻不願意投降。
孫策之所以義釋太史慈,同樣也是因為太史慈願意投靠孫策,為其所用。
張飛之所以義釋嚴顏,也是因為嚴顏願意投靠張飛,為其所用。
投降並不丟人,義釋也只是為了招降人才,你無法招降一個不願意為你效力的人,龐德便是這樣的人。
龐德是涼州人,今甘肅天水人,原屬馬超手下,馬超被曹操擊敗後,龐德隨張魯投降曹操。在公元219年襄樊之戰中龐德協助曹仁抵抗關羽,因為龐德的兄長龐柔在漢中劉備處任職,因此曹營將領對龐德有所猜忌。
龐德與關羽交戰,因雨水較大引發洪水,龐德乘船與關羽交戰,身邊將領多投降關羽,而龐德還斬殺了準備投降的部下董衡、董超,以示寧死不降。
因水勢較大,龐德力戰後又不敵關羽,準備逃回曹仁處,因水大船小,小船傾覆,龐德落水,被關羽生擒。
關羽見龐德作戰勇猛,欲說服龐德歸降,並說其兄長龐柔在漢中,希望龐德歸降,結果龐德破口大罵,說:我龐德寧願做賊人的鬼,也不做賊人的將。寧死不降。
關羽沒有辦法,一個不願意投降的人,放回去是個禍害,留下來又不投降,只有殺之。
龐德之所以求死,是為了維護自己的聲譽,以實際行動抨擊了曹將的猜忌,以死維護了自己的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