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唬說爸道
-
2 # 光芒四濺的暱稱
如何培養和提高孩子思維能力呢?
首先,作為父母,要有比較好的思維習慣。作為父母的影印件,孩子的模仿和接受能力是非常強的,父母什麼樣子,孩子就是什麼樣子。所以我們說,家族傳承的力量是何其強大,其實也就是我們說的“命運”。
如果父母不具備好的思維(這當然需要父母先“知道”自己不具備),那就學習,鍛鍊,培養。不容易,但是如果有心,應該可以提升。
第二,價值觀的培養。不要覺得“價值觀”很空很虛,實際上價值觀是需要每個人都要具備的,但是90%以上的人沒有。也就是說,我們自身有什麼價值?我們每做一件事的價值在哪裡?如果為了吃好喝好玩好,那跟豬的價值一樣了(甚至不如豬)。
第三,目的性的培養。我們每做一件事都是有目的的。沒有目的的做事那叫浪費生命。很多人思維混亂其實就是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為什麼這麼幹。例如抽菸,為什麼抽菸?你要說為了得癌症,那我信。如果你說為了思考,為了解決問題,那是你在扯淡。他不去思考。
第四,讓孩子體驗因果。例如孩子不想寫學習。好的,可以。這是他自己的選擇。但是,他要為他的選擇承擔後果,不學習的人要體驗體力勞動,搬磚,扛沙,種地等,體驗一次他再也不會不想學習了。同樣的,想學習,也是他的選擇,承擔後果就是自己變聰明瞭,成績好了,考上好大學了,人生順暢了。
孩子的思維其實是在日常行為中不斷嘗試,形成心理模式,再體驗,再提升,這麼一個不斷良性迴圈的過程。
提升思維要以體驗為主,言教為輔。思維才會得以真正提升。
三歲之後就可以教寶寶開始識字啦,我閨女就是這個時候開始認字的,用了 很多方法培養她的興趣,最有效的還是用Apipi,你百度搜索【貓小帥學漢字】挺不錯的,我閨女用了1年多了,特別喜歡,現在還經常給我講故事,棒棒噠。
-
3 # 兒科醫生魚小南
所謂思維,就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概括的、間接的反映,是藉助語言實現的, 是人的高階認知活動,是人類智力活動的核心。
思維活動一般是和語言聯絡在一起的,寶寶的思維,也是在他與周圍現實世界相互交往的活動中逐漸發展起來的。
寶的思維能力具體怎麼培養呢?主要是要加強對寶的教育、學習和訓練。
思維的發展得經過直覺行動思維、具體形象思維和抽象邏輯思維的過程,所以,教育、學習、訓練可以加速這個過程:
1、這就要在方法上採取啟發式,結合寶目前的知識水平,引導小傢伙自己去思考問題、提出問題和發現問題的能力。
2、遊戲活動或直觀體驗真心是萬金油,擱哪都能積極調動起寶思維的積極性,發展他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引導寶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培養寶思維的靈活性和發散性。
魚小南:80後兒科醫生媽媽,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主治醫師。
-
4 # 一個學爸
鍛鍊孩子的思維,先要了解孩子思維的特點。孩子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對圖形、色彩、聲音等感興趣。
那為什麼要鍛鍊思維呢?鍛鍊思維的目的是讓思維有序化,培養好的思維習慣。
所以要鍛鍊孩子的思維,就是要結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對孩子進行有目的的形象思維訓練,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圖形、色彩、聲音,透過刻意練習形成思維習慣。年齡越小越不需要在意孩子思維的邏輯性。
具體做法,結合我個人的育兒經驗,可以有以下幾種:
一是閱讀訓練。選擇孩子喜歡的繪本、故事書等,陪孩子一起閱讀,帶孩子一起朗讀,同時進行一些互動提問、角色扮演等。這是鍛鍊孩子思維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二是聯想訓練。在平時跟孩子一起的時候,透過一幅畫面、一個物體、一個詞語、一句話來想象一個小故事,豐富孩子的想象力。我一直記得幾年前,一次送孩子上學的路上,她看著天上的月亮和白雲,想象中把藍天比做大床,月亮作為寶寶,白雲當作被子的月亮寶寶睡懶覺的故事,很溫馨,很甜美。
三是塗鴉訓練。鼓勵孩子大膽畫,隨便畫,然後聽孩子講講他們畫的是什麼,孩子的世界真的很精彩。也許他們畫的看上去很亂,但其實他們的腦海裡是有一個場景的,有時候真的讓我們做父母的腦洞大開。
另外,一些益智小遊戲的玩具和遊戲,一些戶外活動,也都是可以鍛鍊孩子思維的。
其實,鍛鍊孩子思維的方法無處不在,只要父母用心去陪伴孩子。
回覆列表
父母參與兒童時期的成長,可以透過解答滿足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父母透過提問孩子,可以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等這些知識一點點地積累到大腦裡,便成為了孩子日後用來思考與探索的素材。媽媽有提不完的問題,孩子便會有無窮的想象力與思維力。
下次不妨問孩子:寶貝,我們花十塊錢買了這個麵包,那這個麵包幾塊錢?數學小學就會學,邏輯學要到大學才會學,但孩子的思維模型5歲前便可以開始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