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國夢155
-
2 # 生存密碼日記
中型企業多半是家族式,身為領導該如何處理矛盾又不傷親情?
中型企業多半是家族式,身為領導該如何處理矛盾又不傷親情?
既然我們認定和選擇進入這家企業是家族式的企業,那我們就要“認命”,但不是“認栽”“倒黴”哈!
那既然是“家族式”的企業,身為領導,一般是企業創始人吧,他有著他自己的一套管理“刀法”,針對企業所有員工公司“規章制度”“勞保福利”等等,這些都是一視同仁的。但是,“過經過脈”的地方,“外姓人家”你是看不懂,甚至無法想象到的,一種感覺老闆把我們當為了跟他親戚一樣對待呢!
承包一個大型傢俱有限公司的員工食堂,大家說“有不有搞頭”,答案是“肯定有”。食堂承包商是外市區來成都創業的。跟著老闆打拼二十多年的至親堂兄老表肯定多。尤其是發展到今天當老闆了,至親堂兄老表親戚的親戚,不可能答應一個,不答應另一個吧!
安置就業,當然在老家的名望眾歸,身價倍增的情況下,在管理上真可謂用心良苦,比常規老闆花的心思,卻是花得多的多,可以說“挖空心思”來形容不為過的。
一,再三強調保密,統一“信封工資”。
每月工資發放,在例行全體員工大會結束時,老闆統一發放“信封工資”。就是用信封裝工資,裡面有工資條,極個別細節獎懲說明等。發放前,老闆再三強調,員工之間,不能就工資問題,相互轉告詢問,不能聽其言,更不能信其言。這是為什麼?我們都懂得!
二,再三強調平等,實則“獎懲分明”。
這一點,不管是針對中高層管理人員,還是普普通通基層員工,老闆的一貫作風,再三強調人人平等,這也是按照公司各種規章制度辦事,無懈可擊,無可挑剔。
但是,為了整個推進公司發展壯大,又要規避“不讓馬兒吃草,又要讓馬兒跑”思維處理好這一“矛盾論”,只能“當到一套,背下一套”之上策了。在員工例會上“獎懲分明”,殺雞儆猴,也說得過去。其實,發放的工資裝在信封裡,說不定不僅沒有比上一個月少,多了你也不知道。
三,口說六親不認,其實口是心非。
在工作中,往往最難做的就是基層幹部。往往在這方面,他們對新老員工的“底細”要摸清楚,搞起工作來才好辦。否則,本職工作做不起走不說,很容易把飯碗搞砸。所以,在實際操作中,老闆下意識的安排親信做這個位置。這個位置的人,有直接像老闆口吻,把控自己小組一幫人馬。在員工大會上,處理起違法亂紀的“跳跳魚”來,得心應手,不服也得服啊!
總而言之,能夠管理家族式自己公司的老闆,不是一個“傻”老闆。之所以,家族式企業能夠存活於世,自然而然有它存活的“生存之道”!
回覆列表
我有個客戶,也算國內某一行業的龍頭企業了,具體公司名字就不說了,他們是這麼做的。
創始人剛開始從老家來到上海,奔著表哥來的。表哥在一個工地上做小工,他來了之後,也就跟著表哥後面做起了小工。由於身體瘦弱,沒人願意和他搭伴,只能表哥陪著他,把重的一頭留給自己。沒技術做小工是最苦逼的活,什麼髒活累活都得幹,工錢還很少,而且老闆還經常拖欠工資。
幹了一個多月,實在受不了了。有一天,揹著表哥,跑出去溜達了一天,可把他表哥急壞了,那時候也沒有手機,只能到處找。到了天快黑的時候,他才回來,氣的表哥真想揍他一頓。手都抬起來了,看他瘦弱的身體又沒忍心打下去。
他告訴表哥,今天他出去找工作了,不想當小工了,幹小工太累了,沒有出頭之日,表哥也知道,並且尊重他的想法。那時候想進正規一點的廠,得交押金。怎麼辦,表哥也沒錢,工頭已經好久沒發工資了。他倆一合計,出去扒鋼筋。那時候也不能算偷,因為破敗的工地上,只要你願意去幹,扒出來的鋼筋就算你的。
兩個人幹了一夜,手上全是血泡。推著板車走了二十多公里,賣了90多塊錢,可把兩個人高興壞了。表哥又給他弄了幾塊錢,終於湊足了100塊,他離開了工地,去了一個國營廠,
在那個國營廠幹了沒幾年,廠裡出現了變化,廠子倒閉了。他覺得這是個機會,開始撿起原來的業務,自己幹了起來。說起來容易,幹起來卻很難。需要人,也需要錢。
為了這個事,他表哥陪著他找了一幫子親戚。有人的出人,有錢的出錢,終於把廠子搞了起來。廠子也和他的理想一樣,做的順風順水,越做越大。
公司大了以後,家族式的經營模式出現了各種弊端,特別在管理上很費勁。家裡的親戚文化素質不太高,也不懂得管理之道。
他首先找到了表哥。在親戚中,表哥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是最重的,沒有人可以代替,這個大家都很清楚。只要表哥同意自己的辦法,其他人肯定說不了什麼。
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表哥。就是讓表哥離開公司,再幫助表哥開一個加工廠,加工的產品就是他們公司的。說白了,就是讓表哥出去給自己代加工。他給表哥算了一筆帳,只要認真做,比幫他打工強很多倍。表哥琢磨了一下,感覺也對。就這樣,表哥第一個走出去,選了公司最容易加工的一款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