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福道堂
-
2 # 高特精鑄
首先,什麼是武夷茶?
武夷茶是武夷山一帶生產的烏龍茶類的總稱,主要分為正巖茶,半巖茶,洲茶、外山茶四大類,種類十分多,比較出名的品種有:大紅袍、鐵羅漢、水金龜、白雞冠、半天腰、水仙、肉桂等。
其次,那麼武夷茶有什麼特點呢?
大紅袍、鐵羅漢、水金龜、白雞冠並稱為四大名樅,其中大紅袍是中國茗苑中的奇葩,素有“茶中狀元”之美譽,乃巖茶之王,堪稱國寶。
武夷茶香氣濃郁,滋味醇厚,有明顯“巖韻”特徵,具有爽口回甘的特徵,未經窨花,茶湯卻有濃郁的鮮花香,飲時甘馨可口 ,回味無究。
而且最重要的是,武夷山茶的製作需要經過焙火,成品才更顯“巖韻”,同時也沾染了焙火燥味。
故而泡茶的時候,要選擇既能釋放出武夷茶的“巖韻”,又能掩蓋住焙火的燥味的泡茶器具。
然後,扁形紫砂壺泡茶又有什麼特點呢?
一是器具的材質特點。紫砂壺的壺蓋開口較小,內壁較粗糙,能有效地防止香氣過早散失,這也意味著它會有吸味性,如果不是一壺一茶,會導致前後兩種巖茶之間出現“串味”的現象,而且巖茶的香氣不能被完全散發出來。
紫砂壺較為古樸,具有藝術性,更能凸顯出“茶禪一味”的文化精髓。而且沖泡起來也比較方便,不至於被燙手。
二是器具的形狀。扁形壺的壺身比較扁平,十分具備穩定感,而且獨特的內部空間能夠沉穩固定壺中的條索狀的茶葉,有利於釋放香醇的茶味。
當注水時,因壺壁較短,水流落下時有了緩衝,加上壺內空間狹小,能使茶葉完美浸潤在水中,燥味盡除,從容地吐盡精華。
不過也有缺點哈,壺身大,但壺嘴小,茶葉“進得去出不來”,尤其是茶渣容易堵住壺嘴,要清理茶渣比較麻煩。另外,扁形壺巖不太方便觀茶,茶葉底的外觀、顏色、勻整度比較難看到。
綜上,適合泡武夷茶的首選是既能夠釋放茶的“巖韻”,又能掩蓋掉焙火燥味扁形壺,卻不一定是紫砂壺,也可以是白瓷蓋碗的。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盞清茗酬知音。願各位茶友都能在浮躁繁忙的社會生活中,靜下心來與知音坐下來悠閒自在地品嚐好茶,領悟禪意生活。
-
3 # 閒人閒談閒事
說老實話,我對用什麼器泡什麼茶真是沒有什麼研究。既然你都說了是首選,那我就得憑我對器和茶的瞭解,講些道道兒。扁形壺的特點是壺體較寬大,壺身低矮,壺口大,但器形不大。具有茶水接觸充分、降溫較快和氣味易揮發的特徵。而武夷茶屬烏龍茶中的半發酵茶,條形壯結、勻整,色澤綠褐鮮潤,用扁平壼沖泡後,茶湯呈深橙黃色,清澈豔麗。能把兼有紅茶的甘醇、綠茶的清香充分揮發出來,讓香久益清,味久益醇的特性得到充分體現。使其香味濃郁,沖泡五六次後仍餘韻猶存。武夷茶最美美在其香韻,香是要透過嗅覺來體驗,而扁形壺恰如其會,兩者相得益彰。故為首選是也!
-
4 # 海岸茶社
現在喝茶的茶具可選擇性很多。從材質上可以分為:玻璃、紫砂、陶製、瓷制等等,從形狀上基本可分為:扁形的、圓形的、方形的等等。圓形壺比較適合泡烏龍茶,方形壺最適合泡普洱熟茶。至於為什麼扁形壺是泡武夷茶的首選,說的是從壺的形狀來探討的。
扁形的紫砂壺,比較適合泡條索狀的武夷茶。扁形的茶壺,給人穩定感的感覺。武夷巖葉是條索狀的,投放在壺裡後,可以慢慢釋放茶葉本身的香醇。在泡茶注水時,扁形壺的壺壁非常短,水流經過緩衝進入到壺內,在壺內狹小的空間,茶葉與水可以得到充分的浸潤相容。緩慢的釋放自身蘊含的精華。給武夷茶充分發揮了本身具有巖茶特點。
茶具壺型非常的多,細微之處也有很多差異。圓形壺比較適合泡烏龍茶,方形壺最適合泡普洱熟茶。
有人喜歡用蓋碗泡鐵觀音,有人喜歡用玻璃杯泡綠茶,有人喜歡清單的口味,有人喜歡濃郁,有人喜歡茉莉花茶,有人喜歡烏龍茶。
不同人有不同的口味,每個人也有不同的喜好。每種茶與每種壺型的配對,自然也有不同的選擇。喝茶喝的是一種心境,化繁為簡,其實無論怎麼喝茶,關鍵的還是茶的本質不是嗎?
回覆列表
與圓形壺與方形壺相比,扁形壺壺壁較短,穩定感強,水流注入後稍有緩衝,略窄的壺內空間可以使條索狀的茶葉不溫不火地浸潤沉澱於壺裡,燥味盡除,從容吐盡精華,釋放一身醇香。它的這個特質正好可以用來泡武夷茶,可以將武夷茶的風韻展露無遺。
為什麼說扁形壺是沖泡武夷山茶的最佳選擇呢?
1、武夷山茶經過焙火製作,如果使用緞泥壺沖泡,會將武夷山茶的焙火燥味給掩蓋了,那武夷山茶展現出了的就是風韻味道。
2、用紫砂壺沖泡相同的武夷山茶,這時,我們會發現紫砂壺會將武夷山茶的焙火燥味給逼出來,這會讓人舌下留下燥氣。
3、扁形壺具有十足的穩定感,它能夠讓武夷山茶沉穩的定在壺裡,然後倒在紫砂杯中安然的釋放出一身的香醇,因此,特別的適合武夷山茶將巖韻釋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