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狐說經典
-
2 # 離沫傾城一
李隆基唐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生於東都洛陽。 父親是唐朝第五位皇帝李旦,他父親做過兩次皇帝,做第二次皇帝的時候把皇位傳給了我們現在要講一講的這個李隆基。
李隆基,即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寶十五年(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亂而退位。也是唐朝最鼎盛時期的皇帝。
李隆基剛剛即位之時,開創了開元盛世。為政期間,他直言上諫、不數私恩、嚴於律己,並把要繼續實行姚崇時期好的制度。他也很重視對人才的選拔任用,雖然他掌握朝政大權,但他決不徇私枉法,對自己的親屬也嚴格地要求。李隆基還對吏治進行了整治,提高官僚機構的辦事效率。他採取了很多有效措施,第一,精簡機構,裁減多餘官員,把武則天以來的許多無用的官員一律裁撤,不但提高了效率,也節省了政府支出。第二,確立嚴格的考核制度,加強對地方官吏的管理。在每年的十月,派按察使到各地巡查民情,糾舉違法官吏,嚴懲不怠。第三,重新將諫官和史官參加宰相會議的制度予以恢復。
雖然後期寵幸楊貴妃。但唐玄宗前期重用賢臣,勵精圖治,社會經濟繼續發展,出現了封建社會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但他在位的後期,沉湎酒色,荒淫無度,重用奸臣,政治腐敗,終於爆發了安史之亂,唐朝由此轉衰。所以說,唐玄宗也是一位具有很大爭議性的帝王。
-
3 # 平趟過河
睿宗李旦三子,高宗和武則天之孫,唐玄宗一生可以說是一場精彩的悲喜劇。李隆基
玄宗性英明果斷,多才多藝,從小就很有大志,且深受武則天寵愛。中宗繼位後,大權落入韋皇后和安樂公主之手。韋氏想學武則天當皇帝,被英明果斷的李隆基聯合太平公主先發制人、發動政變,誅殺韋氏一黨,擁立其父李旦繼位。
睿宗李旦繼位後,立李隆基為太子,太平公主恃著擁立睿宗有功,經常干預政事,與太子李隆基的矛盾日益尖銳。
睿宗怕在這樣下去,李唐江山又大亂,主動禪位。玄宗繼位後,太平公主密謀推翻玄宗,玄宗先發制人,終於掃平了太平公主一黨,徹底鞏固了皇權,並改年號開元,國家開始重新走上正軌,開啟了開元盛世。太平公主
面對自武則天以來的國家政局動盪、吏治的混亂、腐敗,唐玄宗勵精圖治,陸續任用姚崇、宋璟、張說、張九齡為相。玄宗知人善任,賞罰分明,辦事幹練果斷,把大唐推向極盛。杜甫詩云“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舊唐書雲“我開元之有天下也,糾之以典刑,明之以禮樂,愛之以慈儉,律之以軌儀。“
如果故事到此結束,我們故事的主角李隆基同志,完全可以說的偉大的一生、傳奇的一生,千古一帝的名號也可送給他。然而好戲才剛剛到中場,下半場更加精彩。
轉眼就到了天寶年間,娶了兒子的老婆楊貴妃,為討貴妃的歡心,可謂費盡心機。為了迎合她喜歡李隆基服裝的心理,有專門為貴妃服務的七百多人給她做衣服。為了讓她吃上喜歡的荔枝,玄宗還下令開闢了從嶺南到京城長安的幾千裡貢道,以便荔枝能及時地用快馬快速運到長安。楊貴妃
前面說到的幾位賢能宰相相繼被罷免後,李林甫、楊國忠相繼為相,朝政日趨混亂黑暗,朝政混亂影響了國家的經濟。同時土地兼併愈演愈烈,兵農合一的府兵制崩潰,不得不實行募兵制,節度使權力愈來愈重,外重內輕,最後安史之亂爆發,盛世一去不復返。
安史之亂既是唐朝歷史的轉折點,由盛而衰,也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從此中原王朝再也沒有對外擴張的歷史。安祿山
安史之亂,玄宗逃到成都,太子李亨在靈武繼位。李隆基同志永遠地告別了唐朝的政治舞臺。晚年玄宗憂鬱寡歡,寶應元年,太上皇玄宗駕崩,終年78歲。
毛澤東:“唐明皇不會做皇帝,前半輩會做,後半輩不會做。”有人說,玄宗在位四十四年,唯一做錯的就是活的時間太長了。
回覆列表
唐玄宗,即李隆基,公元712-756年在位,是大唐朝在位最長的皇帝。是唐睿宗的第三個兒子,史稱李三郎。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為,誅殺韋皇后,啟用姚崇,宋璟等賢臣。撥亂反正,勵精圖治。這時候的大唐在他手裡發展到了鼎盛時期,史稱開元盛世。但是後來,寵信楊國忠,李林甫等小人,寵愛妖妃楊玉環,不理朝政,外加在政策上,錯誤的任用安祿山。為後來的安史之亂埋下伏筆。可以說,大唐王朝是在他手裡發展到鼎盛,也是從他開始走下坡路的。
玄宗皇帝執政前期是一位好皇帝,在他剷除太平公主後,恢復李唐神器,登上大統,改年號開元。他選賢任能,提拔賢臣,整頓吏治,鞏固國家統一,百姓安居樂業。大唐盛世發展到了巔峰。但是後來,或許是因為唐朝太平的太久了,他開始荒廢朝政,親近奸佞,疏遠賢臣,使朝堂陷入混亂,跟昏君無異。再加上他錯誤的政治決策,為安史之亂埋下了伏筆。唐朝由興盛走向了衰敗。所以說李隆基的功與過也是非常突出的。
總之,可以說,李隆基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帝王,他開創了開元盛世,將唐朝的發展推向了一個巔峰,但是由於後期又促成了安史之亂,給大唐王朝造成了致命一擊。李隆基的功過是非並不是那麼好評定的,比較中肯的評價應該是功過參半,他既是一個明君,也是一個昏君。可以說,他是一個矛盾的綜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