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創意廣告君
-
2 # 淑淑淑淑芬
先說結論,現在的古陽平關並不是歷史上空城計的發生地。歷史上首先提到諸葛亮使用空城計的是南北朝一個叫做郭衝的人,後被羅貫中改編到小說裡。
郭衝三事曰:亮屯於陽平,遣魏延諸軍並兵東下,亮惟留萬人守城。晉宣帝率二十萬眾拒亮,而與延軍錯道,徑至前,當亮六十里所,偵候白宣帝說亮在城中兵少力弱。亮亦知宣帝垂至,已與相逼,欲前赴延軍,相去又遠,回跡反追,勢不相及,將士失色,莫知其計。亮意氣自若,敕軍中皆臥旗息鼓,不得妄出庵幔,又令大開四城門,埽地卻灑。宣帝常謂亮持重,而猥見勢弱,疑其有伏兵,於是引軍北趣山。明日食時,亮謂參佐拊手大笑曰:“司馬懿必謂吾怯,將有強伏,循山走矣。”候邏還白,如亮所言。宣帝后知,深以為恨。事實上,諸葛亮並沒有擺過空城計,“諸葛亮擺空城計”這件事是羅貫中的藝術創作,街亭之役,魏方主帥是張郃,而非司馬懿,孔明根本無法以“空城計”嚇退遠在數千裡之外的司馬懿。《三國志·蜀·諸葛亮傳》:“(後主建興)六年春,(亮)揚聲由斜谷道取郿,使趙雲、鄧芝為疑軍,據箕谷。魏大將軍曹真舉眾拒之。亮身率諸軍攻祁山,戎陣整齊,賞罰嚴而號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魏明帝西鎮長安,命張郃拒亮。亮使馬謖督諸軍在前,與郃戰於街亭,謖違亮節度,舉動失宜,大為郃所破。亮拔西縣千餘家還於漢中。”從這段權威性的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1)街亭之戰時,蜀軍主帥是諸葛亮,魏軍主帥則是張郃。(2)諸葛亮只是“拔西縣千餘家還於漢中”,並未搞過什麼“空城計”。魏軍主帥是張郃,那司馬懿在哪裡?《資治通鑑》卷七十一上言之甚詳:“(就在街亭之戰爆發的)太和二年春,正月,司馬懿攻新城,旬有六日,拔之,斬孟達。申儀久在魏興,擅承製刻印,多所假授,懿召而執之,歸於洛陽。”原來,當諸葛亮率眾與張郃拒戰於街亭之時,司馬懿遠在數千裡以外的洛陽。綜上所述,既然諸葛亮空城計的真實性都存疑,那麼對於現在古陽平關是否為歷史上空城計的發生地這一說法也就可以否定了。
-
3 # 歷史興趣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古陽平關又名白馬城,盡口城,始建於西漢。(古陽平關遺址在漢中市勉縣武侯鎮蓮水村)陽平關在寧強縣城西北。
古陽平關自古被視為“蜀中咽喉”漢中門戶,兵家必爭之地,所以才有“漢中最險無如陽平”之說,因眾多文武豪傑在此演繹一幕幕雄武歷史而使古陽平關名揚四海。
諸葛亮駐守在陽平關時,派魏延帶領大軍攻打魏,而自己只留萬人守城,不料司馬懿帶著二十萬大軍一直開到陽平關前,於是諸葛亮偃旗息鼓,大開城門。司馬懿一看,心想事出古怪必有詐,司馬懿謹慎沒有攻城,帶領大軍退出陽平關。諸葛亮演繹的“空城計”成功了,成為了一段美談。這是羅貫中小說《三國演義》裡的故事,畢竟是小說,未竟考證證實。但諸葛亮確實在此駐守八年,把古陽平關當著進可攻退可守的大本營,諸葛亮讀書檯遺址現還留存在臥龍崗上。
趙子龍曾在此鎮守練兵,安營扎塞,站在陽平關向東北望去,有一座高約百米,山頂平整,氣勢雄渾的大山,稱為子龍山。
古陽平關金弋鐵馬,終成記憶,輝煌故事,載入史籍。經過多次戰爭的洗禮,使這座古城青史留史,雄風依舊。
陽平關,因為三國時候諸葛亮一曲“空城計”而千古流傳。
陽平關,又叫陽安關,位於陝西省寧強縣西的嘉陵江谷地,現在是陽平關鎮政府駐地,鎮區南靠雞公山,北依銀屏山,中有子龍山,嘉陵江由東北向西南穿越鎮區,三道河與韓家河從東南岸、清河從江北岸匯入,地形複雜,氣勢雄偉,向以險關要隘著稱,寶成鐵路橫過鎮北,陽安鐵路以此為起點,鎮區內另有三條過境公路透過,是川陝甘三省交匯處交通重鎮。
陽平關在西漢三國時期為蜀北主要門戶,在寧強縣城西北,處秦巴環繞之萬山叢中,是古今秦蜀交通的重要樞紐和軍事要塞。陽平關三國時代稱做陽安關或關城。西通陰平,東控漢沔,為蜀漢北方的重要門戶。
“空城計”是《三國演義》裡特別精彩的一個計謀故事,歷來為人們津津樂道。空城計是一種“虛而虛之”的心理戰術,在戰爭的緊急關頭和力量虛弱的情況下運用這種戰術,故意以空虛無兵之勢示敵,就可能使敵人疑中生疑,怕中埋伏,從而達到排危解難的目的。 這個智謀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馬謖拒諫失街亭 武侯彈琴退仲達”:三國時期,魏國派司馬懿掛帥進攻蜀國街亭,諸葛亮因錯用馬謖而失掉戰略要地——街亭,司馬懿乘勢引大軍15萬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擁而來。當時,諸葛亮身邊沒有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帶領的5000軍隊,也有一半運糧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裡。眾人聽到司馬懿帶15萬大軍前來的訊息時都大驚失色。諸葛亮登城樓觀望後,對眾人說:“大家不要驚慌,我略用計策,便可教司馬懿退兵。”諸葛亮沉著鎮定,大開四道城門,自己在城樓上彈琴唱曲。司馬懿懷疑設有埋伏,引兵退去。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戰,趙雲趕回解圍,最終大勝司馬懿。
歷史上首先提到諸葛亮使用“空城計”的是南北朝時一個叫做郭衝的人,羅貫中《三國演義》中的“空城計”取材於裴松之注所引“郭衝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