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Danny說教育
-
2 # 藍天下的探路者
我想說:什麼都不是洪水猛獸。
我看到太多太多的文章,也聽到很多名家大師講過,都反對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採取物質刺激的方法。
我的態度是:可以採用,要恰到好處。
先說一個物質刺激有效的例子:
我在文章《考了39分的孩子,還有希望嗎》(閱讀連結https://www.toutiao.com/i6837078261025997315/)中講到:
一個親戚的孩子考了39分,家長給予了非常嚴厲的皮肉懲罰,我估計如果不是讓我遇到發生了轉機,接下來的日子裡,那個小孩子的苦難生活還少不了。
俗話說:人要臉,樹要皮。
如果一味地用刺激打擊的方法,摧垮了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孩子就會破罐子破摔。
我給這個考了39分的孩子許下諾言,下次考69分獎勵皮球,如果達到75分以上,再加一頓好吃的。
很開心,我的物質刺激方法再一次成功,幾個月後,孩子考了79分,從此,這個孩子的學習便是逢關奪隘,順利考上了大學。
也有物質刺激失敗的例子:
初中期間,有個同學的家庭比較富裕,經常見他拿著家人獎勵他的東西向我們顯擺。
那時候的我們,普遍都很窮,他的新衣服、新手錶、新自行車、新鋼筆等等,都能讓我們羨慕得不得了。於是在心中暗暗下定決心要好好學習,要出人頭地,要掙很多很多錢,要買這些好東西。
而這位同學呢,天天就是幸福地笑眯眯地,與前來參觀他的獎品的同學聊天、分享他的幸福喜悅。
後來,我們陸續都考上了大學,那位同學高中畢業證拿到後沒考上,靠家人的關係去做了郵遞員。
物質刺激是有科學的道理的,不是不能用,是不能濫用。這也就如樹苗的成長,不澆水小樹不能成長,澆水太多也是不行的。
-
3 # 就當沒說
不可取的激勵方式。其後果大多會誤導孩子,認為自己學習是為家長完成心願、是在幫家長讀書。學習目的不明確的孩子,很難認真、刻苦學習。
-
4 # 福城林邑
一.對待孩子教育採取物質獎勵和處罰有必要的。但不是必須的。
物質刺激只是一種輔助手段。精神刺激才是教育主流。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家長的一舉一行是對孩子最大的影響。
來自父母的一個鼓勵的微笑,一個眼神,一個大擁抱,一句加油。也許勝過任何物質獎勵。
物質只是傳遞我們教育意思的一件物品。
代表我們愛孩子的一片心意。
但有時候我們用一些孩子需要的學習用品和玩具之類,給予適當獎勵。
讓孩子明白通過自己努力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也可通過處罰讓孩子明白犯了錯就應該承擔責任。
二.物質刺激不能氾濫。家長不能亂承諾孩子。孩子長期只在物質刺激下學習,會迷失方問。誤認為是為父母而學。而逐步失去學習的意義。
總而言之,咱們要精神刺激為主,物質刺激為輔。
-
5 # 處處有風景
教育孩子要適當得度,一點點小成績建議不要用物質來鼓勵,這樣會造成孩子以後做任何事都需要得到回報,一旦得不到回報就會抱怨或者沒有奮鬥毅力,作為比較難達到的目標,可以給孩子設定物質回報,這樣有利於她努力的動力。
-
6 # 水君英語
物質刺激是一種激勵手段,可以作為教育孩子的初期手段,引導孩子入門。如果一直用,金額也不增加可能就慢慢失去吸引力了。所以,只能是前期用,暫時用。真正讓孩子改變的是他能從做事情中感受到成就感,這種精神愉悅感才是孩子做事情的真正持久動力!所以,建議家長多重手段工具都用,而且分階段用。前期用物質刺激,中後期逐步引導孩子發現做事的樂趣!
-
7 # 吳老師字官人
沒有什麼長篇大論!
最簡單的就是:一個巴掌一粒糖
單純以物質刺激,長大後八成是敗家,社會上比比皆是。
如果物質超級沒有做獎勵完成機制,那麼是不完善的。
要讓孩子知道想要物質,必須完成目標!
-
8 # DKink
生物都是趨利避害的,教育孩子需要適度的物質刺激和精神刺激雙重結合。
需要表揚鼓勵孩子做的好的行為,也需要物質獎勵。甚至犯了錯誤還有一定的處罰措施。
自己教育孩子的成本低,等社會教育孩子代價就大了。
-
9 # E點英語
物質獎勵無可厚非,關鍵是度如何掌握。不要讓孩子因為物質獎勵變得特別物化,特別功力。應該在物質獎勵的同時,告訴孩子這是自己的勞動所得,只有辛苦付出才會有相應的回報,不要想著可以不勞而獲,也不要想著事物的得來是多麼的容易,父母為了家庭每天在辛苦的付出,才會收貨家裡的食物,衣物等等。物質獎勵除了讓孩子可以通過勞動獲取一定的回報,更多的是希望孩子可以早些體會父母的辛苦,早些明白這些道理,不要鋪張浪費。
其實,事件本身可以延展,因為勞動辛苦,所以會格外珍惜所得,想到中國還有很多地方有很多人生活的很艱辛,我們更加不能浪費。
事情本身沒有問題,關鍵在於人如何去做,如何去引導孩子。現在的問題是大部分家長只是浮於表面,並沒有把物質獎勵背後的道理傳達給孩子。
回覆列表
我認為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應該採用物質獎勵的方式
1,物質獎勵容易有依賴性
從小在物質獎勵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容易對物質獎勵產生依賴,也就是說只有你給他獎勵的時候他才幹活,你不給獎勵他就不幹了,有一個有名的例子,一位日本媽媽讓女兒幫忙拿下盤子需要給女兒支付五塊錢,相當於孩子舉手之勞能完成的事情,沒有獎勵她就不願意去做
2,物質獎勵容易讓人以利益為中心
從小在物質獎勵下長大的孩子,會把物質和自己的利益看的很重,這樣的孩子很有可能將來唯利是圖,萬事都把自己的利益擺在第一位,而把人情冷暖都看的很淡,因為他從小就被訓練著為了得到利益和努力
3,物質獎勵容易讓人感到空虛
在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孩子,長大以後很難獲得發自內心的快樂,有的只是一個又一個的目標,不斷地通過達到這些目標得到自己想要的利益,也是由此獲得內心的滿足感和價值感,這樣的人很難把自己的內心世界交給別人,因為內心沒有讓人精神感到幸福的動力
4,物質獎勵時效性很短
只有在有利益的情況下孩子才願意完成你說的任務,或者是你希望得到的他的幫助,而一旦他覺得失去物質獎勵了或者你給的獎勵不再吸引他的時候,他就很難再願意配合你了
所以,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建議採用物質獎勵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