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樂在種花家
-
2 # 念津蓮
唯一接近真相的人是親歷者、親見者、親聞者、(親聽親歷者口述)、親身受害者、家人受害者、自傳書籍作者、親歷者寫的書籍、影片採訪的本人口訴、鉄證真實檔案。除此之外,什麼假古書、假古志、假日記、假歷史資料、假檔案、假新聞報道、假內參、假報紙社論、假自傳、等等均難以獲得真相!我在微博裡寫出的蒙冤者,都是冤者面對著我,眼淚花花地邊流邊訴說,我一邊聽一邊也流淚在用筆記錄,經常有淚水滴落在筆記本上的痕跡!
-
3 # 月影清漣
他們並不會。
當然也有極個別人,或者某些群體,會去一絲不苟的正視歷史。例如,某些原則性非常強的歷史學家們。
他們讀死書主要有兩個目的,第一個目的,是為了以史明鑑。也就是讓自己知道何事可為,何事不可為 ,怎麼為。從而提高能能力應付考試。
而另一個目的,便是為皇家服務,例如唐朝李世民,正是記載他的祖先是老子李耳。眾所周知,他的祖先並不是老子。只是為了證明李家也是漢族,告訴百姓,咱們是一家人,我當皇帝,你放心。
-
4 # 寄暇學宮
曹丕無論是在文學上,還是政治、軍事上,都取得了相當的成就。曹丕、曹植與曹操父子三人合稱之為“三曹”,在文學上擁有很好的地位,學識不可謂不豐富!因各種原因,曹操終其一生沒有取得漢室,登上帝位。而曹丕採用“禪讓”的方式取代漢室,從而使自己的帝位比劉備、孫權更具有合法性,政治手段不可謂不高超!曹丕隨父征戰,軍事實踐不可謂不豐富!曹丕在登基之後,發出“那時候的禪讓,我現在知道了!”
《魏氏春秋》載:
帝升壇禮畢,顧謂群臣曰:“舜、禹之事,朕知之矣。”對於堯舜之時的“禪讓”,曹丕此時發出的感慨,相較於不知權力為何物的腐儒們想當然,是不是更能接近史實的真相?
康熙幼年登基,經歷滅權臣、削三藩、戰沙俄、收臺灣、徵葛爾丹、服蒙古等事件。晚年又經歷諸子爭權。亦可謂閱歷豐富。
康熙讀劉備託孤,讀到“君可自取”一句,做出“以譎詐相尚,鄙哉!”的評價。最懂帝王心思的自然還是帝王,相較我輩平民,哪句更接近一些?
毛澤東在《讀<封建論>呈郭老》中寫道:“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要商量。祖龍魂死秦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讀唐人封建論,莫從子厚返文王。”毛澤東有著豐富的治國經驗,在此提醒大家在罵秦始皇之前,先看看焚書坑儒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毛澤東在《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中寫道:“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一句詩詞,點出了項羽好名劉邦務實的關鍵所在。
毛澤東點評蜀國戰略:“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敗?”毛澤東統兵多年深諳兵法,從《隆中對》的戰略失誤中汲取教訓,運用“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軍事原則,取得一項項的勝利。
相較於那些“鑽他故紙驢年去”的腐儒,諸位朋友們覺得哪個更接近歷史真相呢?
-
5 # 125878215蜂獾
謝謝邀請,閱歷豐富的人,身居高位的人,從政從商的人都是善於思考的人,還公開自己讀過的歷史書,讀史不只是陶冶人的情操,也讓人明白歷史興衰是非成敗和怎麼總結歷史教訓,以史為鑑可知興衰,歷史就像一面鏡子,告訴我過去,也告知我們未來,作到知人善任,否則歷史的悲劇還會重演,普通老百姓或許沒想過當領導,但還是能主宰自己生命的能力,記載歷史的修史官主要是記載大人物的政績,對其醜惡陰暗面私生活記載很少或者根本就不記載,風雲突變五代留下多少歷史懸案,我們讀歷史就想知道歷史真相,雖有歷史記載,但是真相離我們那麼遙遠,然而正史讓人懷疑的太多了,正史也是漏洞百出,所以要用心讀史,用自己的頭腦分析史書中的記載,歷史我們不能否認,更不能篡改,歷史就像一面鏡子,防止歷史的悲劇重演。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非常好,所謂在其位謀其政。
歷史主要記載的是帝王事居多,以及圍繞帝王家的國家大事。還有很多有意義的名人志士等等。
雖然歷史都是勝利方的說辭,但是史家史官們還是有個良知底線在那裡,加上很多野史和歷史書信往來等真實考證,還是會留下很多真實的線索。
那些閱歷豐富且身居高位的人讀史書,更容易獲得共鳴和通感。立身處事的做法很容易融匯貫通。
做人做事,無外乎心氣和利益驅動。一種是心氣情感驅動,為了欣賞你、保護你、庇佑你;厭惡你、嫉妒你、看你不爽等因此採取行動;
一種是為了個人利益、團伙利益,防微杜漸、先發制人、被迫還擊、不容於臥榻之旁等等。歷史人物的一舉一動總有他的含義和動機。
那些高人智慧已經達到高階,更容易揣摩和理解同等階位人的所思所想。
歷史無非就是人心,人心就是老祖宗的四個字而已:“人心惟危”荀子說人性本惡;孟子說人性本善。性惡論才是唯物主義;性善論是唯心主義,好壞各位讀者大大自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