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七彩物理
-
2 # 莫言老師NO1
初中歷史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簡單的,但是歷史的學習絕不是靠死記硬背就可以的,還要加上理解,在不理解的情況下背誦第一容易忘記,第二考試時根本不知如何作答。那什麼是理解呢?就是你得明白歷史的來龍去脈,瞭解為什麼會發生這件事,發生後又為什麼有那樣的過程,有了那樣的過程為什麼又導致了必然的結果。說到這你可能比較懵,我簡單給你舉個例子,《南京條約》的內容可以說是初二的一個重點了,但是很多同學背誦後卻很快的又忘記了,那麼我們想要記住《南京條約》的內容該如何做理解呢?
第一:你必須清楚一個觀點:但凡不平等條約斷然會牽扯到“賠款”和“割地”,這是人性的貪婪所致,所以英華人也並不例外,這樣你就可以記住《南京條約》的前兩條內容了。
一:賠款2100萬銀元(這裡的2100萬你得死記了,但賠款相信你永遠會記得)。
二,割香港島(割地是大前提,為什麼割的是香港島而不是其他呢?因為英華人其實對中國的土地並不感興趣,他只對賺華人的錢感興趣,之所以割香港島是因為要囤放一些他的商品罷了)。
第二:根據原因推內容,英華人之所以發動鴉片戰爭無非是想要在中國更好的賣東西,開啟中國市場大門,那麼鴉片戰爭勝利了,簽訂條約時自然還是要開啟中國大門的,開啟中國大門就意味著要開放更多的通商口岸,這樣我們就可以推出《南京條約》的第三條內容。
三:開放五處通商口岸(廣,廈,福,寧,上),至於為什麼是這五處鑑於文字不是太好表達就不一一敘述了,這裡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綜上:想要學好歷史一定要理解+背誦,但有一些也是需要死記硬背的,比如:時間,地點,人物等。理解最為重要。
我是莫言,一個讓學習變得更簡單更快樂的老師
-
3 # 曉帆輕舟
如果初二的歷史成績不理想,那麼,請下決心改進,腳踏實地努力,就一定能夠迎頭趕上。
我的建議是:
1.努力培養對歷史的興趣。興趣是任何學習的自然動力,學歷史也不例外。有了歷史興趣,再學習的時候,就會變被動為主動,進度會大大加快。
歷史絕不是一個個枯燥乏味的、孤立的人名、地名、數字、事件等等的組合,而是人們無數次曾經的努力與懈怠、曾經的喜悅與憂愁、曾經的幸運與遭遇、曾經的成功與失敗…… 非常精彩,耐人尋味。當我們真誠走進歷史大觀園的時候,很難不為之動容:
風姿綽約、倍受寵愛的楊貴妃,頃刻間命喪馬嵬驛;
侵華日軍高階指揮官酒井直次(師團長)率領日軍橫衝直撞,卻在瞬間踩中了地雷,葬身於浙江;
清軍將領黎元洪竟然無意中成了第一個共和政權——鄂軍都督府的都督,走上了反清的第一線;
…… ……
這就是歷史,多姿、多維度的歷史,充滿不勝列舉的真實故事情景,給人以無盡的興趣、無窮的思索餘地。
2.記憶歷史知識時,千萬不要全部死記硬背,要把“硬背”、理解記憶、聯絡記憶、趣味記憶、相似記憶等多種記憶方法相結合。
趣味記憶:例如,金朝滅亡是在公元1234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是在1616年,武昌起義日期是10月10日(雙十),五四運動的年份是1919年(今年正好是五四運動100週年),西安事變日期是12月12日(雙十二),“七七事變”…… 這些數字非常容易記住,類似的趣味知識點還有不少,非常有利於趣味記憶。如果有意識地尋找這樣的趣味知識點,把它們歸納到一塊兒,就很容易記住。
相似記憶:例如,歷史上有些風雲人物只活了三十多歲,明末清初,這種情況扎堆出現:崇禎帝、永曆帝、李自成、鄭成功、多爾袞…… …… 把這類人物進行歸納,很便於記住,而且可以引發多方面的思考。
3.學習歷史時,除了記住歷史知識之外,還要從“讀史明智”方面多下功夫,細心尋找、體會歷史中的道理。這樣,歷史越學越活。
4.堅持每天學一點,而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5.不滿足於學歷史課本,適當拓寬自己的歷史學習渠道。例如:參觀博物館。歷史學習渠道拓寬之後,會覺得歷史學習越來越有滋味、有感覺、有進步。
6.堅持寫歷史學習筆記。久而久之,進步會悄然而至。
7.及時複習。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8.多與愛學歷史、歷史素養高的人接觸。近朱者赤,這樣接觸多多益善。
9.學歷史時,把歷史與別的學科知識結合起來,觸類旁通。
例如,關於十三世紀蒙古及元朝的征服各地的時間先後,只死記硬背則容易記混。但是,如果理清了蒙古(元朝)進軍的地理順序,就不會出錯了。蒙古(元)進軍大致順序是西北—華北—西南—南方大部分,因此,其歷史順序是,1227年滅西夏(西北),1234年滅金
(華北),1253年滅大理(西南),1279年滅南宋(南方大部分)。
回覆列表
初二的歷史還是比較簡單的,其實可以把歷史想得趣味一些,把歷史上發生的一些事件看成一個的小故事,按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等等去記憶理解。如果覺得時間和事件比較難記,可以自己畫個時間軸,方便去掌握髮展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