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等我一分鐘

    我們任何一個人的心態,如果特別迷茫,特別無所適從,實際上這種心態很多都是心胸狹窄導致的。大乘佛教當中有一種叫作慈悲觀,慈悲觀也就是一種包容,可以說是放大自己心量的一種心態。在這種心態面前,我們個人遇到的,不管是大的痛苦,還是小的痛苦,實際上都非常渺小。

    人來到這個世界,把真的放下,拿起假的,所以生生世世背覺合塵,醉生夢死。醉生就是在生的時候,好像喝醉酒似的,不知怎樣生來;夢死就是在死的時候,好像在作夢似的,不知怎樣死去。人人皆在夢中,不知何日能清醒,所謂“人生如夢”,以假為真,為名為利,貪無止境。

    平常的人,心總是在東攀緣,西攀緣,片刻不得停息。這就會使內心的垃圾不斷攪動起來,翻滾起來。透過專注一個所緣,其它念頭就不再有機會活動。當心漸漸平息,我們會發現,原來每個人內心都有認識自己的功能,都有覺知心念活動的功能。

    所以在禪修過程中,需要有止有觀。這個止,就是使心持續地安住在一個物件上,以此培養心的專注力和穩定性。在此基礎上,可以進一步修觀。就像一潭水,當雜質沉澱下來,它就恢復了原有的清澈,恢復了原有的照物功能。這時再往裡邊扔一根草,扔一塊石頭,就會看得清清楚楚,但又不會去追逐這根草,追逐這塊石頭。

    當內在的觀照力產生,我們才有能力看清內心的一切活動,在唸頭生起的每個當下都清清楚楚。因為清楚,就不會盲從,不會隨轉。當我們對念頭和情緒保持距離,就有能力照破它,化解它。

    事實上,這種力量是我們內心本來具備的。所以,佛教提倡“自依止”,也就是依靠自己。在修行路上,每一步都要靠我們自己去走,每一個障礙都要靠我們自己去跨越,沒有誰可以代替,沒有誰可以包辦。但僅僅靠自己還不夠,因為心靈世界錯綜複雜,有暗礁,有歧路,有陷阱,有幻象,沒有經驗豐富的老師,沒有切實可行的方法,隨時都可能迷失方向,半途而廢。所以,我們在自身努力的同時,還需要方法,需要有善知識的指引,也就是“法依止”。

  • 2 # 無霾不歡

    很多人在這個年齡都會有迷茫,這個時候建議一是出去走走,可以去想去的城市或者旅遊景點,放空自己。二是看書,拓展語言能力,文化內涵,開拓眼界。三是繼續迷茫著,舒服一天是一天,想那麼多幹嘛

  • 3 # 宇宙時空聯盟

    只能以你儘可能做到的真實學會認清自己的真面目(個人本質)->再給自己定出正確的人生必須要努力的大方向->找到適合你人生必須要努力大方向的工作去英勇奮鬥終身就行了.

  • 4 # 敬逸軒

    其實每個人活著,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而你也不必執著於自己一無是處。

    世間有一種智慧,叫大智若愚。

    你既然能醒悟,能明白自己的不足之處,就足以說明你是一個不滿足現狀,且勇於追尋人生真諦的人。

    過去的渾渾噩噩是你29年來的檢討,你想擁有一個精彩絕倫的人生。

    所以你不甘就此平庸一生,虛度大好年華。

    人生是一門學問,當你明白自己想要什麼時,是你褪去了青年時的青澀,開始步入了成熟的階段。

    你要相信此時的你,其實並不是一無是處。你應該靜下心來,認真思考一下你喜歡什麼,想做什麼,如何去做。

    這個年齡的我們,切勿好高騖遠,因為路只有我們自己一步一步的去尋走,才會體會到路途中的不易,才會在得到後去學會珍惜。

    人生最怕的不是沒有目標,而是有了目標卻因眼前的困難與挫折所嚇退。

    任由它與自己擦肩而過,讓自己在無盡的歲月中苦惱著搖頭嘆息。

    你要相信命運是公平的,因為他給予別人機會的同時,同樣也賦予了我們機會。

    而結局就是看誰更堅持,更執著,更努力。

  • 5 # 吉潤美文

    活到二十九歲,開始迷茫了,早幹啥去了?!不過,現在能覺醒了,亡羊補牢也不算晚,畢竟你的人生還有多半輩子呢!

    首先,你要樹立生活的信心。什麼叫一無是處,有手吧,有腳吧,你幹工作了嗎?李白不是說過“天生我材必有用”嗎!海明威在《老人與海》裡也說過:“人生下來不是為了被打敗的!”所以,不要哭泣,不要嘆息,在自己慘不忍睹的廢墟中,勇敢地站起來,向著明媚的Sunny前進!

    其次,你又說想努力,想幹事,不知道幹啥,沒方向。那你就得好好想想了,你這三十來年過來,對什麼感興趣,有什麼特長,行行出狀元,條條大路通羅馬,老天餓不死小家雀兒。雖然現在社會競爭激烈,工作不好找,但你記住,用你所長開闢一條屬於你的生活道路。

    再次,你不知道如何開始。沒關係,想好了就行動起來,二十九歲的人了,不能總依靠父母生活吧?有一句流行的話說得好——幹就是了!不要擔心能不能成功,不行動起來永遠不能成功。

    願你走出低迷,振作起來,沿著你想好的道路,一直走下去,一定能看到勝利的曙光!

  • 6 # 秦浚川

    糊塗了29年覺得自己一無是處,這本來就不符合事實,只是自己糊塗看不到自己的優點或特長,只是因為失敗多於成功而誤為一事無成,而對前途感到茫然。任何人能感到自己的不足並對自己的過去深為自責,這就是有自知之明,有成功的希望和轉機。認清自己的特長興趣從勤奮好學起步,前途仍然光明遠大,甚至輝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人與兒女分戶後,如果老人去世,兒女可以繼承老人的土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