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牛哥聊風味

    我想回答這個問題,需要看白巖松的身份和性格氣質,與馬東的兩個節目風格的匹配程度。

    白巖松給人的感覺是嚴謹中不失風趣,客觀中有些溫暖。他的身份是多年的央視主持和幕後工作,是常常在外做演講的央視名嘴,侃侃而談知識淵博總有一種正能量。馬東的兩個節目呢,就像他的個人,看似歡脫不走尋常路,其實卻也有內在的追求。白巖松為什麼選擇樂隊的夏天而不是奇葩說?

    我分析,原因有三,

    1 白巖松喜歡樂隊的夏天,十八歲就開始寫樂評

    有說法,白巖松喜歡樂隊,早早開始寫樂評,他最喜歡的是崔健,唐朝,黑豹,還收集新褲子專輯,以及用痛仰樂隊的音樂做節目背景音。他的確是也喜歡樂隊的,所以才願意,或者被邀請到樂隊的夏天,這樣一個難得的樂隊節目中,他對樂隊的熱情好像是他對體育的熱情一樣,喜歡解說兩段。

    “這首歌展現了一個更Sunny、更開放的痛仰”:盤尼西林作為一種青黴素我過敏,但盤尼西林這隻樂隊我聽著過癮“這樣的點評很多,常常讓人想起他對體育的點評,彷彿在解說某一場足球比賽。也許文體相通,也許這也是一個主持人的風格。

    於是,兩種風格碰撞很有意思,一個是比較嚴肅的想要更輕鬆,一個更輕鬆的需要稍微嚴謹一些。

    還記得曾經聽過白巖松的演講,循循善誘的確很有收穫,又確實是一種教誨的感覺。他說過自己私下的性格很是活潑和臺上不太一樣。但一個人的身份和性格,也許是時間帶來的改變,潛移默化,這種活潑依然有一種公正的感覺。

    2 奇葩說是出奇葩的節目

    奇葩說是什麼,是來自各方的奇葩上演奇葩論戰的地方,作為初代網路綜藝,承擔著創新的重任,雖然在創始人龔宇眼中,這是大專辯論賽的另一種體現。但實質上,以奇葩作為節目主要參與者本身已經足夠獨特創意了。

    奇葩說從第一季到第六季,面臨過轉型危機,當初從全新的創意,網羅各路奇葩,到後來老奇葩相對固定,又出現一些爭議,漸漸定型,畢竟奇葩沒有那麼多。從外在的到內在的完全獵奇並不適合節目的發展。於是節目開始轉向思維的辯論,並邀請向薛兆豐這樣的教授來僅僅知識的補充。

    究竟什麼是奇葩,並沒有足夠的定論。但至少要在思想上有非同常人之處,有時刻渴望創新之舉,要出奇制勝,也許就是那種可貴的創造性。

    一直在求變的奇葩說在最新一季中,開始迴歸第一季的輝煌,有一批新的奇葩湧現,將在思想上給予老奇葩更豐富多元的衝擊,引發大家思考。

    這是一個壽命很長的網路綜藝節目,並且一直都在推陳出新。

    3 白巖松更適合守正

    奇葩說需要的是奇葩,是不斷的創新,出奇。在更多可能性中,沉澱出思想的火花和更多思考。

    你能想象白巖松像馬東,高曉松,蔡康永那樣穿著裙子聊天麼?

    白巖松作為央視名嘴,雖然在節目中,常常幽默風趣,可以調侃體育,也可以在樂隊的夏天討論搖滾樂隊,他也是一個擁有很多知識和情趣的人。但是作為奇葩說的嘉賓,就顯得太正式了,容易把一個奇葩特質的網路綜藝的感覺變成央視春晚氣質感。

    其實不僅是白巖松,就算是更為熱鬧的撒貝南一樣不太適合奇葩說,因為奇葩不僅僅是樂趣豐富,還有更具有社會性的思維不同,可能是一種底層邏輯的不同。

    作為網路節目中的一個王牌綜藝節目,奇葩說,不僅僅要做節目,更需要的是不斷在市場洪流中向前推進,不斷從內部生命生長。

    因為氣質不同,所以白巖松並不適合奇葩說,他去樂隊的夏天其實是一種個人愛好的出發和嘗試。而奇葩說這種底層邏輯不太一樣的節目,並不適合他。我想白巖松和馬東都明白這一點。

  • 2 # 藍色菠蘿467

    樂隊的夏天 喜歡海龜先生,喜歡他們音樂會的風格……

    當白巖松出現在樂隊的夏天時,還蠻驚訝,但是他開始聊音樂的時候,才會發現原來他對樂隊、對音樂以及音樂修養絕對是門內漢標準,絕對比馬東高n個段位……

    奇葩說 之前從來沒看過,身邊的人推薦才翻出來看看,節目中不乏各種奇葩的人,不能說他們是譁眾取寵,但有的人確實奇的可怕,早先這個節目重點在“奇葩”上,最近幾季才落到了“說”上。這個節目也確實推出了幾個網紅,紅的快也落的快!米未一直在嘗試新的文化產品,製作了不少跟講話有關的節目,但都有點太娛樂了,白巖松這種殿堂級的新聞工作者,貌似跟節目不太搭,所以還是別去的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吳京除了《流浪地球》和《戰狼》還有哪些動作電影鮮有人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