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使用者資料洩露臉書市值蒸發500億美元---擁有20億使用者的Facebook近日捲入了史上最大個人資訊洩露風波。
12
回覆列表
  • 1 # 個性觀點呈現

    在2013年QQ曾被曝出資料洩露,涉及7000多萬QQ 群共12億個部分重複的QQ號,使用者姓名年齡等資訊均可查詢到。騰訊當時迴應稱,該問題兩年前就修復了,已不影響使用者當前正常使用。近期Facebook使用者資料洩露不僅面臨英美兩國國家層面的調查和訴訟,也將面臨使用者的個人或集體訴訟。兩者對比現有的中國法律對洩露個人資料的定罪較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個人對洩露者的個人訴訟還沒先例,只有國家從立法加大處罰和加大監管才能有效保護!

  • 2 # 虛擬人大空

    首先洩露資料是大公司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畢竟公司市值比這幾個資料值錢多了,只能說公司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但是還是防不勝防。

    所以臉書的價值肯定會迴歸,這一波抄點股票應該是沒什麼問題。

    關於國內的社交軟體的如何保護,我個人觀點是全靠自己,因為國內受政策的影響,首先肯定不會給你絕對保密,肯定要受監管,其次是國內在網路安保方面投入並不大,一般的DDOS攻擊,普通的社交軟體就接不了,頂多裝個通用防火牆,畢竟成本太高,專業的安全人員都在大公司手裡。

    那我們怎麼來維護個人資訊?

    首先,涉及核心機密的資訊(財產,家庭等)一定不要在小社交軟體洩露,大空曾經參觀過一些小的現金貸公司,直接登入你的淘寶賬戶,購買記錄,地址都能拿到。在這種網站一般留一套通用賬號密碼,你放心,這套通用賬號密碼肯定會洩露。

    其次,所有涉及安全的產品,都要用好二次驗證法,基本所有軟體都有提供。

    最後,儘量不要在小產品,沒有知名度公司的產品上留下自己的個人資訊。

    國內很多網站,例如社工站,都可以查詢到自己的資訊,你那個貌似很複雜的密碼,其實很早之前就在駭客的電腦裡了,你很多貼吧,郵箱記錄,也都存在網上,在網際網路時代,很多人用網際網路遮擋自己的面目,其實網際網路把你所有的言行舉止,都記錄了,你線上下說的話,可能幾年就被遺忘,但是你在網上留下的言論,可能要跟著地球一起滅亡了。

  • 3 # 羽度非凡

    資訊保安是長久已經都面臨的嚴峻問題之一,各種網站的實名制讓多數使用者已經沒有隱私權可言,不過實名制的初衷是為了降低犯罪率,當有人透過某個網站進行犯罪行為時,能夠透過實名制系統快速鎖定罪犯的真實身份資訊。

    但是對於普通使用者而言,自己的身份資訊記錄在一些以商業為目的的公司企業,雖說正規的公司企業都會告知使用者,它們會保護使用者的隱私資訊,但世界上任何一件事情都沒有100%的絕對。所以後來有不少人提倡前臺和後臺分開管理,後臺實名制認證,目前多數網站平臺也是在履行這樣的實名方式。

    早期的人人網、騰訊朋友網都是前臺、後臺均採用實名制,想要查詢某個人的基本資訊,只需要到這些網站即可查詢,而現在雖然人人網開始沒落、騰訊也關閉了朋友網,但還有一種前臺實名制的網站存在,那就是招聘類網站。

    作為個人使用者而言,我們能做的事情其實是非常少的,比如在平臺繫結自己的手機號碼、設定較為複雜的密碼及密碼保護資訊等,更深層次的資訊保安防護可能一般使用者並沒有這種意識,即便有些使用者用這種意識,但也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些什麼。

    因此在資訊保安方面只能是從兩方面入手,第一是社交軟體等商業公司企業增強自己的安全防護系統,第二是相關部門加速並加大力量向人民群眾普及資訊保安保護的知識,至少能夠提升安全防護意識。

  • 4 # 詮釋鹿

    在如今這個“大資料時代”,人們透過網際網路可以很輕鬆的鋪獲到自己想要的資訊,我們透過各類社交軟體進行學習和溝通,我們在上面釋出許多私人資訊,很可能隨時成為不法分子的作案工具,為使用者和使用者身邊的人帶來安全隱患。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使用者使用網際網路服務,就必須讓渡一部分的使用者隱私,這已成為普遍共識。當然,這不是說網際網路時代人人都有窺伺他人隱私的權力。而隨著跨平臺授權的不斷拓展,常常是一個賬號幾大平臺,這樣,經由網際網路資料構建網民個體人像也愈來愈容易。由此可見,資訊資源使用,隱私保護,網路安全是立法需要平衡的問題,當下,為實現網路環境的相對安全,增大違法處罰力度也很有必要。個人就要提高自身的防範意識!

  • 5 # WHDSYCN

    實名認證本是對使用者資料真實性進行的一種驗證稽核。實名有助於可靠的使用網際網路信用基礎。實名有它的必要性,一個人發表什麼資訊,你就應對該資訊負責任。但我們要看到,實名資訊存放在平臺管理部門的資料庫中,是由人管理的。只要是由人管理的,你說不會出差錯。這種話,凡搞過網路管理員的,恐怕沒有一個人相信。

    我覺得除了網路經營商要加強自身的管理外,更應在實名制本身上考慮。做到何種地步才達到了實名制。我覺得不應擴大實名制的範圍。注一個冊,好象查戶口一樣,什麼都要填,不填就不讓透過。

    有些平臺,我認為有身份證號就應達到了實名證,但有的平臺,還要什麼職稱證照。但它不明白,我們國家有很多從事保密工作的人,這些人,除人名是真實的,而對外的聯絡地點,都是虛構的,工作單位,對外也是保密的。要談到我們怎麼來維護,我們是無能力維護的,只有選擇能參加的就參加,不能參加的就不參加,僅此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黑椒孜然煎羊排的做法步驟圖,怎麼做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