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骨科蔣醫生
-
2 # 難逃避你那面孔
唐代的藺道人用杉木皮固定骨折。藺道人雖是長安人,可是中年後隱居江西宜春縣。宜春是山區,杉木到處都有,也是能就地取材的。
藺道人的《理傷續斷秘方》裡記載:杉木皮用水浸泡,軟了以後,削成手指大的薄片,每片之間,留一條小縫,用細繩子上、中、下三道捆紮好。哪裡受傷,用藥後就牢牢地捆縛在那裡。關節處要留出,不能用杉木皮捆縛,否則,傷愈恐怕影響伸屈。關節部位,如手腕、手指關節、膝部、腳踝等處,只能用絹包。包好以後,還得時時輕緩地作彎曲和伸展的運動,這樣對骨折的癒合有好處。
動與靜的結合,是小夾板固定骨折的優點和特點,比起石膏固定,只靜不動勝一籌。
書中還記載:凡重傷,夏季每隔二三日,冬季每隔三五日,要將包紮處解開,用熱藥水泡洗去舊藥,洗的時候,注意不要“驚動”受傷的部位,意思是不可挪動或碰觸受傷的肢體。
洗畢仍用黑龍散敷上,照原樣用杉木片縛牢。在敷貼藥膏時,要平正均勻,如果藥膏高低不平,容易引起已經整復的骨折位置移動。
方法是用一塊木板,將皮紙或油紙攤在上面,用水調黑龍散,將藥攤勻,然後捲起來,貼到受傷的地方。
夾板固定法發展到明清時期更進了一步。
清政府下令編纂的《醫宗金鑑》裡,有多種夾板用法的插圖,例如固定胸腰椎骨折的通木,做得比較厚,捆紮的繩子不再縛在木片或竹片的外面,而是在通木上鑽孔,斜穿過通木。這樣捆紮起來,更平穩,病人也感到舒服。
唐朝以前,傷骨科醫生對髖關節的後脫位,也就是說,從臀部脫臼,已經找到手牽腳蹬的方法,使它復位。
可對髖關節前脫位的病人幾乎沒有辦法,所以藺道人的《理傷續斷秘方》說:“如胯骨(髖骨)從檔內出,不可整矣。”
到了元代,中醫傷骨科大有進步。元朝五代世醫危亦林(公元1277~1347年)在《世醫得效方》一書裡,解決了這一難題。
他把髖關節前脫位病人的雙腳用柔軟的綿繩縛住,倒懸掛在一個堅固的木架上。利用病人自身重量作牽引,再用手法整骨。身體拉直了,髖關節也就能復位了。
危亦林在記述脊椎骨折的懸吊復位法時說,脊椎不直,說明還沒有復位,這時須要“墜下”,使脊椎伸直。這就是現代傷骨科術語中“過伸”的意思——只有保持“過伸”的位置,才能使骨折復位和很好癒合。
脊椎骨折病人復位後,用大桑樹皮一片,覆在背上,再用杉木皮二三片,放在桑樹皮外面,用柔軟的物品纏住夾牢,不要使它彎曲,再用藥治療。
中國首創了脊椎骨折的懸吊復位法,這是對世界醫學史的一大貢獻。它比戴維斯在1927年應用的懸吊復位法治療骨折要早500多年。
-
3 # 歷史哈哈哈
1.柳枝接骨〝清初六大師〞之一的傅青主,曾在《金針度世》中記載了柳枝接骨的案例。醫生裁一段柳枝,將它剝去表皮,削成骨頭的形狀。然後將柳枝中間鑽通成骨腔狀,之後在柳枝骨兩端和斷骨的切面塗上熱的生雞血,安放在兩段碎骨的切面中間,以代替被切除的骨頭。
2.中醫師將柳枝骨安置好以後,再把〝石青散〞撒在肌肉組織上,以催促骨肌生長。最後,醫生實施肌肉縫合手術,並在接合的部位敷上接血膏,然後夾上木板加以固定。因柳枝的組織纖維和骨小梁構造很像,可以引導骨小梁再次生長,三週內就可以使骨骼癒合。古代柳枝骨既起到現代醫用鋼板的作用,又會逐漸鈣化成為人體骨骼的一部分。
3.用自然銅促進骨骼復原古代沒有顯微鏡,也沒有分辨各種金屬元素的儀器,但根據唐朝醫書《本草拾遺》的記載,當時的醫生已經發現銅元素有助於骨骼的復原和生長連線,因此對於骨折的病人,醫生建議服用自然銅。
4.自然銅也叫石髓鉛或方塊銅,是一味中藥材,出自天然的黃鐵礦,主要成分是二硫化鐵。用於中醫主要治療骨折,能起到散瘀止痛,接骨續筋的功效。炮製方法採用火煅醋淬七次。
-
4 # 軟妹中國行
在古代的時候,由於西醫的醫療技術還沒有發展到如今的情況,所以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治療中,如果古代人出現了骨折的情況,基本都是透過保守治療來改善症狀的。但是通常會遺留骨折畸形癒合、骨不連、肢體功能殘疾等比較嚴重的後遺症情況。
所以在古代的時候,如果由於外傷原因引起了肢體骨折以後,通常都會出現肢體殘疾的情況。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發展,在骨折以後,可以透過手術治療方法來改善骨折引起的症狀,並且對骨折部位進行精準、良好的復位。同時,可以進行相應的康復治療
回覆列表
古時候,醫療水平並不發達,沒有抗生素,一般有破口流血的骨折,90%以上的都嗝屁了
沒有破口的骨折,因為開刀做不了手術,只能任其自然癒合,絕大多數的骨折都會長歪了,很是影響功能,尤其是關節處的骨折,關節打不了彎。
如果骨折在大腿或者小腿,古時候估計是騎馬或者修葺房屋墜落傷吧,那麼很多人也會因為靜脈的血栓死掉
即使是醫療水平遠遠甩開古代幾條街的今天,骨折後功能障礙,骨折後血栓形成最後危及生命的也時有發生…
生活中充滿意外,願我們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沒有傷害,遠離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