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積極家庭教育

    不是什麼事都是父母的責任,但父母要負絕大部分責任。當然排除那種先天基因帶過來的問題,比如自閉症。不可否認社會環境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但決定孩子行為品格、道德情商、情緒管理的形成取決於家庭。每個人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在孩子還不具備辨識能力的時候,靠的就是模仿父母和身邊人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接觸的第一個環境就是家庭,而這個家庭的氛圍,父母的思想品格直接影響孩子的三觀及未來走向。低齡兒童,比方說,7歲以下的孩子,他們的很多問題,一般都是父母的原因。孩子是最先接觸的人是家長。他第一個要學習的人也是家長,所以有這麼一句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低齡兒童主要是從父母等親人身上,去模仿去學習的。 如果你在外面看到一個幾歲的熊孩子,那不用懷疑,他家一般都有個熊家長。 孩子很多時候就是父母的鏡子。

    而大齡兒童、青少年,他們的很多問題,除了跟家庭有關,還跟他們所在的社會環境有關係。當孩子大了以後,他們的生活裡除了父母以外,還有同學、朋友。 同學、朋友對於孩子的影響也是很大的。跟著狐朋狗友混,那肯定受到的都是不好的影響。

    有一個分析是這樣分配家庭、學校和社會三者比例,分別是60%、25%和15%。 也許這個比例不一定適用每個人,但是家庭對於孩子成長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所以,為人父母者,如果想孩子成人、成材,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給孩子一個好的家庭教育。

  • 2 # 積極家庭教育

    不是什麼事都是父母的責任,但父母要負絕大部分責任。當然排除那種先天基因帶過來的問題,比如自閉症。不可否認社會環境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但決定孩子行為品格、道德情商、情緒管理的形成取決於家庭。每個人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在孩子還不具備辨識能力的時候,靠的就是模仿父母和身邊人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接觸的第一個環境就是家庭,而這個家庭的氛圍,父母的思想品格直接影響孩子的三觀及未來走向。低齡兒童,比方說,7歲以下的孩子,他們的很多問題,一般都是父母的原因。孩子是最先接觸的人是家長。他第一個要學習的人也是家長,所以有這麼一句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低齡兒童主要是從父母等親人身上,去模仿去學習的。 如果你在外面看到一個幾歲的熊孩子,那不用懷疑,他家一般都有個熊家長。 孩子很多時候就是父母的鏡子。

    而大齡兒童、青少年,他們的很多問題,除了跟家庭有關,還跟他們所在的社會環境有關係。當孩子大了以後,他們的生活裡除了父母以外,還有同學、朋友。 同學、朋友對於孩子的影響也是很大的。跟著狐朋狗友混,那肯定受到的都是不好的影響。

    有一個分析是這樣分配家庭、學校和社會三者比例,分別是60%、25%和15%。 也許這個比例不一定適用每個人,但是家庭對於孩子成長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所以,為人父母者,如果想孩子成人、成材,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給孩子一個好的家庭教育。

  • 3 # 每日談心

    埃裡克森提出兒童的發展是有階段性的。1-4歲時,孩子產生自主感,兒童把自己看作獨立個體,依靠父母但是卻脫離父母。,4-5歲時,孩子有了自發意識,熱切地考察現實世界、想象、模仿成人的行為。也就是6、7歲之前的孩子,基本是依靠透過對家長的模仿來學習和認識這個世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熊孩子必然背後擁有一個熊家長團隊,孩子的行為問題在這一階段的確取決於父母是如何教養。

    但是當人逐漸成長後,孩子們的獨立意識覺醒,6-11歲的孩子,責任感和成就感出現,他們會擺脫早期的幻想和遊戲,承擔起現實任務並發展自己的學習能力和社會能力。這時候,對他們影響最大的已經不是父母,而是同伴或鄰居,尤其是學校中的教師。孩子們開始透過對身邊人的學習,或者從書本中獲取更多知識,自己的學習能力也會得到提升。在11-15歲時,進入青春期的孩子逐漸有了自我認同感,找到了自己的社會角色,確定自己將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可以說從6歲之後的行為,受到環境的影響就大於家庭的影響,孩子的獨立自我意識對行為的主導性更強烈,這個時候再說孩子的行為需要父母負責,恐怕就不合適了。

    因此我們說孩子童年早期的行為大多是受到了父母的直接影響,而成長之後的行為則是自己思考後的結果,但許多根深蒂固的原生家庭應先依然存在於成人的行為中。

  • 4 # 每日談心

    埃裡克森提出兒童的發展是有階段性的。1-4歲時,孩子產生自主感,兒童把自己看作獨立個體,依靠父母但是卻脫離父母。,4-5歲時,孩子有了自發意識,熱切地考察現實世界、想象、模仿成人的行為。也就是6、7歲之前的孩子,基本是依靠透過對家長的模仿來學習和認識這個世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熊孩子必然背後擁有一個熊家長團隊,孩子的行為問題在這一階段的確取決於父母是如何教養。

    但是當人逐漸成長後,孩子們的獨立意識覺醒,6-11歲的孩子,責任感和成就感出現,他們會擺脫早期的幻想和遊戲,承擔起現實任務並發展自己的學習能力和社會能力。這時候,對他們影響最大的已經不是父母,而是同伴或鄰居,尤其是學校中的教師。孩子們開始透過對身邊人的學習,或者從書本中獲取更多知識,自己的學習能力也會得到提升。在11-15歲時,進入青春期的孩子逐漸有了自我認同感,找到了自己的社會角色,確定自己將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可以說從6歲之後的行為,受到環境的影響就大於家庭的影響,孩子的獨立自我意識對行為的主導性更強烈,這個時候再說孩子的行為需要父母負責,恐怕就不合適了。

    因此我們說孩子童年早期的行為大多是受到了父母的直接影響,而成長之後的行為則是自己思考後的結果,但許多根深蒂固的原生家庭應先依然存在於成人的行為中。

  • 5 # 鵜鶘心理

    很顯然,把這個問題放在網上問所有的父母,估計他們都感覺到自己心裡那個冤,可貌似還有苦無處說。我也是資深老爸,也絕對不願背這個鍋,不是推脫這個責任,而是一個人的行為心理的形成是家庭、社會、環境互動作用的產物,不是父母能夠絕對掌控,隨便拿捏的。這也不僅僅是我們做父母的觀點,在所有的教科書裡都是這麼說。

    我不否認,在孩子的行為心理背後有比較深的家庭烙印。孩子在幼年和童年時,父母像是孩子的一面鏡子,他們以父母的行為心理為母本,初步形成自己價值觀的基礎。然而即便是這個時候,我們還是會看到孩子在不停地頂撞,表達自我意識。在社會中,有個觀點,認為孩子是張白紙,父母在這張白紙上作畫,想塗什麼顏色就塗什麼顏色。我卻認為這個觀點是錯誤的,這是沒有把孩子看作是生命的個體。以前《三字經》裡唸叨著“人之初,性本善”,其實卻不其然。我想在孩子出生之初就蘊含著兩種力量“善”與“惡”,至於以後如何發展,這從父母開始的引導,社會的塑造,在不同的生活境遇中自我的修正和領悟等等有著多方面的機緣巧合。所以我們看到在初中開始孩子進入叛逆期,這是自我意識的甦醒和爆發,他們質疑社會的權威,渴求自己的行為能夠在成人的世界裡得到認同,這時朋輩的影響力是大過父母的。這是生命成長的過程,我們做父母的很難去左右孩子價值觀的修正。況且,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們同樣也看到生活環境對人性格的塑造。

    作為孩子的監護人,我只能說孩子的行為所產生的後果只好有父母承擔了,當然這還是父母能夠承受的生命之重。也有父母當不起的,比如刑事處罰等。

  • 6 # 鵜鶘心理

    很顯然,把這個問題放在網上問所有的父母,估計他們都感覺到自己心裡那個冤,可貌似還有苦無處說。我也是資深老爸,也絕對不願背這個鍋,不是推脫這個責任,而是一個人的行為心理的形成是家庭、社會、環境互動作用的產物,不是父母能夠絕對掌控,隨便拿捏的。這也不僅僅是我們做父母的觀點,在所有的教科書裡都是這麼說。

    我不否認,在孩子的行為心理背後有比較深的家庭烙印。孩子在幼年和童年時,父母像是孩子的一面鏡子,他們以父母的行為心理為母本,初步形成自己價值觀的基礎。然而即便是這個時候,我們還是會看到孩子在不停地頂撞,表達自我意識。在社會中,有個觀點,認為孩子是張白紙,父母在這張白紙上作畫,想塗什麼顏色就塗什麼顏色。我卻認為這個觀點是錯誤的,這是沒有把孩子看作是生命的個體。以前《三字經》裡唸叨著“人之初,性本善”,其實卻不其然。我想在孩子出生之初就蘊含著兩種力量“善”與“惡”,至於以後如何發展,這從父母開始的引導,社會的塑造,在不同的生活境遇中自我的修正和領悟等等有著多方面的機緣巧合。所以我們看到在初中開始孩子進入叛逆期,這是自我意識的甦醒和爆發,他們質疑社會的權威,渴求自己的行為能夠在成人的世界裡得到認同,這時朋輩的影響力是大過父母的。這是生命成長的過程,我們做父母的很難去左右孩子價值觀的修正。況且,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們同樣也看到生活環境對人性格的塑造。

    作為孩子的監護人,我只能說孩子的行為所產生的後果只好有父母承擔了,當然這還是父母能夠承受的生命之重。也有父母當不起的,比如刑事處罰等。

  • 7 # 小文藝育兒

    孩子的行為問題,不僅僅與父母有關,它還和孩子平時玩耍、學習等環境有關。

    此外,孩子就像是一個錄影機一樣,把周圍人的聲音、言語和行為錄製下來。當在生活中碰到問題不知道怎麼處理的時候,孩子首先從大腦裡去找“參考”,而首當其衝的是找重要他人的資訊作為榜樣去模仿。

    雖然我們不能是左右孩子所在學校或周圍鄰居的言行,但是父母作為孩子的監護人,如果你孩子周圍有不好的行為影響的話,你就要對孩子進行合理的引導。並且自己給孩子是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好榜樣這還不夠,當孩子做到了、做對了,我們還要及時肯定,讓他們知道以後該怎樣做。

  • 8 # 小文藝育兒

    孩子的行為問題,不僅僅與父母有關,它還和孩子平時玩耍、學習等環境有關。

    此外,孩子就像是一個錄影機一樣,把周圍人的聲音、言語和行為錄製下來。當在生活中碰到問題不知道怎麼處理的時候,孩子首先從大腦裡去找“參考”,而首當其衝的是找重要他人的資訊作為榜樣去模仿。

    雖然我們不能是左右孩子所在學校或周圍鄰居的言行,但是父母作為孩子的監護人,如果你孩子周圍有不好的行為影響的話,你就要對孩子進行合理的引導。並且自己給孩子是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好榜樣這還不夠,當孩子做到了、做對了,我們還要及時肯定,讓他們知道以後該怎樣做。

  • 9 # 心理相先生

    ①孩子(人類)在成長過程中會經歷八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有存在的問題與發展的任務。問題的解決和任務的順利完成會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性格特徵,反之會在以後出現相應的問題。而這個過程中良好的家庭氛圍與成長環境至關重要,能否給孩子發展提供相適應的環境,取決於家庭氛圍!

  • 10 # 茯苓呀

    個人覺得,父母的責任是比較大的。孩子的第一位導師就是自己的父母,一開始沒有引導好,後面就會越來越麻煩。怎麼說,比如孩子第一次用手指著你大叫,這個時候那你只是輕輕地說了一下這樣不行甚至啥都沒說,不予理睬,那麼孩子就會覺得這麼做沒有什麼,下次就會變本加厲,因為他覺得反正爸爸媽媽都不會打他,怕什麼?

    還有一點,只要當過老師或者身邊有好朋友是老師的人,就能感覺到,其實大部分時候,孩子在學校和在家裡的表現是完全不一樣的,在學校是個乖孩子、三好學生、模範代表,回家可能完全就變了樣,變成小霸王、隨意撒潑。有些孩子在學校給老師的印象非常安靜甚至靦腆,結果老師家訪才發現,在家時學生是個敢抽菸敢打架的人。所以,不能說學校沒責任,老師很多時候都不能做到完全瞭解孩子,怎麼知道他行為舉止哪裡有問題?

    在孩子教育方面,家長一定要從小就嚴格,不能太過放縱。

    以上僅是個人看法。

  • 11 # 小語分分

    孩子出現的這些問題,不能盲目的讓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完全背鍋。

    1、情緒問題要分清指向。某中學一次晚自習意外停電,引發了學生集體燒書、扔書、撕書,學生說這是把心裡很久的怨恨發洩出來。事後,當地記者透過採訪瞭解到他們其實早就想這樣做了,停電不過是情緒發洩的導火索。因為當地許多學校都存在補課現象,該校只有週日上午放半天假,那半天時間只好用來睡覺。學生的心裡早就產生了不滿,停電只是給了他們一個發洩情緒的機會。之後呢?當然還是繼續回到教室,上那似乎永遠也上不完的晚自習。

    像這種有指向的情緒問題,責任當然在學校教育。

    小A讀四年級,每次心情不好都會拒絕上學。班主任多次與小A溝通,他依然我行我素。後來,學校請來了社工,在社工與小A建立了良好的輔導關係後才得知,小A覺得不上學是一件很酷的事情。據瞭解,小A爸爸在家經常大聲說話,也會發脾氣。孩子覺得這樣很酷,所以開始模仿父親,鬧情緒後不上學。

    這種情緒問題,表面看可能是學校的,實際是家庭教育問題。

    關於情緒,不能盲目歸因。

    2、品行問題社會教育有責任。

    教育,需要家庭、學校、社會“三結合”。古有孟母三遷,今有題主談到的“各種行為問題,不符合社會的品德問題”,社會也是脫不了干係的。社會教育滲透力強,獲取容易,善惡不明顯。

    你可能會說,孩子小我保護得也好,怎麼可能受到來路不明的“社會教育”?

    開啟電視,裡面出現的每一幀畫面,都是來自社會不同層面的價值觀。

    帶孩子逛街,人與人之間的禮讓、叫罵,衛生問題,排隊現象、行人舉止都是社會教給孩子的社會規則。

    當你忙得腳不沾地,孩子吵著鬧著要你陪著玩的時候,你塞給他一部手機,這時候社會教育就上線了。

    帶孩子在遊樂場玩耍時,兒童間的交流,家長之間的差異展現……

    每一分每一秒,社會教育都滲透進了孩子的教育過程。

    當你得意的感嘆:

    孩子怎麼這麼聰明!還沒有教他的新事物,他居然已經學會的時候,你所不知道的是,他除了會這個,還在你不知道的時候還學會了很多你不想接受的東西……

    無論孩子的負面表現來自於何方 ,正確歸因、解決問題才是王道。

    關注優育說,關注兒童學習力,探討學習方法。

  • 12 # 囉嗦育兒

    我覺得這個大部分是父母的責任,如何都是推脫不了的。不是有句話說“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嗎,父母要教孩子的就是這些,不是說言傳身教嗎,傳的就是這些。不是說三歲看大嗎,“三歲”階段就開始抓這些。

    各種行為跟品德問題,都是一路上累積出來的,所以平常不要隨意放過,原則性的問題,底線問題一定不要隨意放過,孩子的童年,父母儘量陪在身邊,多關注孩子,瞭解孩子內心的需求,幫助孩子解決困惑,讓孩子心無陰霾一路晴天,如果父母都做不到關注自己的孩子,那麼不要指望任何人,賺在多的錢,有可能換來一場悲劇。

    這個社會風氣的確很不好,這是我們所不能改變的,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我們的孩子教好教強,讓我們的孩子除了學習以外,還有很強的生活生存能力,可以很好的適應社會,即使遇到困難,也能積極去面對,即使傷心難過,也能很快振作。

    前幾天看到一句話,是一位寶爸寫的,我覺得說的很好,說:孩子小的時候,根本沒有放鬆的機會。真的很有道理,不過很多人不以為然,很多人覺得小孩子,最好敷衍了,一些小細節,根本不在意,他們卻沒有意識到,等孩子長大了,不,不用很大,童年時期過完,孩子的自主思想就非常的明顯,父母想管都管不了了,沒機會了。

    我是一個很普通的媽媽,但在這一方面,我卻很強烈,我孩子一個兩歲一個九歲,我覺得孩子童年階段,就是我無煙的戰場,我將全力以赴,奮戰到底,不僅僅是吃飽穿暖,重要的是教育,教育,我會盡最大努力去學習,給他們最好的言傳身教。等到孩子大了,那才是我放鬆的時候。

  • 13 # 嘟嘟寶貝

    肯定不全是父母的問題,一個人存在的問題,與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環境都有關係。都說環境塑造人,孩子所處的環境,從上學開始,一天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孩子的行為也會受看到聽到的社會現象的影響,當然,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也很重要。

    一個孩子的性格和行為,遺傳和基因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後天教育也可以降低遺傳的影響。家長的言傳身教當然會對孩子起到示範作用,但家庭所處的整體,包括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接觸到的人,遇到的事,都可能改變孩子。

    孩子的情緒,父母一是要做好引導,二是要注意自身的情緒,做好示範。對孩子在外面受到的影響,要注意觀察,並適當引導。

    總之,一個人的情緒和行為,有較為複雜的成因,父母有影響,有責任,但不能左右。

  • 14 # 惜情惜緣惜福

    我是兩個男孩的母親,教育孩子有自己的一套切身體驗,喜歡請點選右上角關注。

    父母要負絕大部分責任。當然排除那種先天基因帶過來的問題,比如自閉症。不可否認社會環境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但決定孩子行為品格、道德情商、情緒管理的形成取決於家庭。每個人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在孩子還不具備辨識能力的時候,靠的就是模仿父母和身邊人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接觸的第一個環境就是家庭,而這個家庭的氛圍,父母的思想品格直接影響孩子的三觀及未來走向。

    一個三觀正確的家庭不一定是經濟條件優越的家庭,出來的孩子也不一定大富大貴,但一定不會心理變態到危害社會;而每一個問題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對問題父母,如小到愛哭愛鬧愛打人;孩子總喜歡打人、咬人是有一定原因的:可能孩子對小朋友的安全感建立得不好。所以一有小朋友到身邊去,他就會覺得受到威脅,然後主動進攻。或者家裡父母長輩有愛打人的情緒暴躁者。針對如此小孩父母只需提高自我情緒管理,給孩子多一點耐心和包容給予充足的安全感,正確的引導即可。

    以上更加表明孩子的各種行為問題父母要負絕大多數責任,這幾年‘原生家庭’的字眼屢屢被提及,更加從側面印證了越來越多的人重視原生家庭的影響與教育;因為一個孩子未來幸福與否成才與否起關鍵性作用的是父母的言傳身教!所以,為了孩子請提升自我+給予孩子包容和陪伴!

  • 15 # 九皮皮

    俗話說得好: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個兒子打地洞。孩子的各種不良行為除了天生遺傳因素、環境因素,父母對其負主要責任,這是沒有錯的。

    根據兒童成長規律,7歲以前孩子的性格已形成了80%,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孩子7歲之前接受的教育基本都是來源於父母,來源於家庭成員。排除先天因素,父母對塑造兒童的性格和行為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是很多父母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孩子小的時候他們認為孩子還小,不需要教育,當孩子大了,開始上學了,會認為教育是老師的事情。等到孩子完全定型了,他們就會怪孩子不爭氣,怪命不好,總之不會覺得孩子的今天是自己因為自己沒好好教育的原因。

    所以,為人父母者,如果想孩子成人、成材,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給孩子一個好的家庭教育。

  • 16 # 心理奶爸

    孩子的自身修養的培養以及生活技能的培育,都需要有家長的參與指導。隨著人們對心理學知識的深入瞭解,發現父母的言行和教育方式都會對孩子產生一定的影響。並且這種影響是永續性的,會延續到孩子成年後。

    然而孩子身上出現的問題,都是因為父母的錯誤導致的嗎?尤其是對情緒的控制問題?進行過心理諮詢的人,很大一部分都是以孩子的身份來諮詢和父母相關的事,雖然他們有的已經成年工作或者已經為人父母,但是在父母面前永遠是個孩子。其中可以看出,父母和孩子的依賴關係是非常強烈的。

    同時又讓人沉思,一定是父母做的一切才讓他們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的嗎?

    比如說,諮詢者中有一位到適婚年齡的人,在談及父母時,會習慣性運用年幼時的思維方式來描述對父母的情感,並且從意識層表現出對父母的依賴。

    究其原因是什麼呢?

    一、在成長過程中,大多數事情都是由父母包辦的,這種無微不至的幫助,讓孩子產生了依賴性。即使是已經成年,卻還是極度依賴於父母。

    二、長大後有了自主的能力、可以在生活中獨當一面的時候,仍然選擇依賴於父母,拒絕精神上的成長。所以一個人情緒或者道德上產生的問題,並不都是父母的錯。作為孩子可以依賴於父母,埋怨父母的不周到,但是作為一個成年人,應該主動的去擔負起自己的責任。

    也許會有人產生疑問,一個被父母過度控制、從不知獨立為何物的人,該如何做到對自己負責呢?這個過程並非容易,需要有專業的心理醫生的幫助,對自己和父母有一個清晰的認知。當一個人瞭解了自己的家庭關係,以及自己是如何變成現如今的狀態的,就可以慢慢走向成長。

  • 17 # 柳柳老師

    不要一遇到問題,就甩鍋給父母,這樣挺不好的。

    孩子的問題到底是不是父母的責任,這個還是要分年齡階段和分人的。

    不是什麼事都是父母的責任。

    低齡兒童,比方說,7歲以下的孩子,他們的很多問題,一般都是父母的原因。

    而大齡兒童、青少年,他們的很多問題,除了跟家庭有關,還跟他們所在的社會環境有很大關係。

    為什麼這麼說呢?

    在長期的一線教育和社會調研中,我們發現低齡的孩子他們的生活習慣、口頭語、對事情懵懵懂懂的看法絕大多數都是來自跟他們朝夕相處的照顧者。

    這個照顧者如果是父母,他們的言行就跟父母的言行很像;

    如果父母在外打工,照顧他們的是爺爺奶奶,他們的言行就跟爺爺奶奶很像。

    低齡兒童主要是從父母等親人身上,去模仿去學習的。

    如果你在外面看到一個幾歲的熊孩子,那不用懷疑,他家一般都有個熊家長。

    孩子很多時候就是父母的鏡子。

    所以,家長們一定不要以為孩子小,就在孩子面前肆無忌憚地做不好的事情。

    比方說,有些家長喜歡在超市趁人不注意偷拿東西的,如果是當著孩子的面做這件事,孩子是會學你的!

    當孩子大了以後,他們的生活裡除了父母以外,還有同學、朋友。

    同學、朋友對於孩子的影響也是很大的。跟著狐朋狗友混,那肯定受到的都是不好的影響。

    比方說,有些孩子的父母倒是很不錯,但是,孩子卻結交了狐朋狗友,反而覺得父母的正常教育是讓人心煩的。那這種孩子出了問題,就不能只怪父母了。

    不是什麼時候,都可以把責任甩給父母的。

    如果已經成年了,還把自己當個孩子,出了問題還把責任甩鍋給父母,那就不對了。這是巨嬰的典型表現。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環境對於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

    我是柳柳很忙,您身邊的教育專家、心理諮詢師。
  • 18 # 暖心理

    這個問題恐怕不能簡單粗暴地直接回答“是”或者“不是”。應該分角度去談,或者說分立場與動機去談。從父母的角度而言,如果身為父母者能秉持“孩子身上發生的行為問題更多是因為父母對待他們的但是不夠恰當所致”。那麼,作為父母,面對孩子身上出現的各種行為問題,就能以不同的視角去看待,而不是簡單的認為:“這個熊孩子又怎麼了?”,對孩子會有更大的包容度與接納度,能更感同身受地站在孩子的視角去看待問題。更多考慮做為父母還有哪裡做的不夠恰當的地方,那麼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會更有利。在這樣的父母面前,孩子能夠更加放鬆的做自己,可以坦然地表露自己的真實感受,而不用擔心自己的言談舉止是否會被父母不接納,甚至批判。當然,也沒必要過度認為一定全是父母的責任。過度的話,父母也會壓力過大。

    換個角度而言,做為孩子,如果認為自己之所以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根本原因都是父母做得不夠好,甚至是父母做得很差勁。那麼,對於自己的自責感會減輕,會知道並不是自己的錯。這對於心靈的治癒是很有用的,也是心理諮詢中,諮詢師會試圖來來訪體驗到的一個部分。但是這個也不能過度,如果把所有責任都推給父母,那麼就可以給自己的不成長找到了顛撲不破的理由——都是父母不好,我才這個樣子,因為他們過去那樣對我了,所以我就沒法成長了。所以,這個問題是需要像上面的分析一樣,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對《天道》這部劇中的由王志文的扮演丁元英提出的天道思維,強勢,弱勢文化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