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歌中情、景之間的關係有:
一、從景與情之間的距離(用王國維的話來說就是“隔”與“不隔”)的角度來說,景與情的關係有5種:觸景生情、借景抒情、因情造景、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等;
二、從景與情的感情色彩角度來說,景與情有以下4種關係:以樂景寫樂情,以樂景寫哀情,以哀景寫樂情,以哀景寫哀情。
每一種的代表詩歌舉例如下:
一、從景與情之間的距離的角度
1、觸景生情
孟浩然的《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詩人只是聽到了春天清晨的鳥鳴聲,突然想到昨夜的風雨是否吹落了春天的花朵,把珍惜春天的感情自然地流露出來。隱含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肯定與讚美。在景的觸動下引發情思構成意境,形成了一種張力結構,韻味無窮。
2、借景抒情(以景託情)
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頑強抗爭,盡情抒發對自然規律不可抗拒感嘆。
3、因情造景
蘇東坡說王維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中有畫”是因情造景;“畫中有詩”是景中寓情。前者要善於選擇和描繪適合表現自己思想感情的景物,後者是借生動的畫面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柳宗元的名詩《江雪》是很有代表性的例子:“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首詩如一幅優美的山水畫――寒江獨釣圖,把寒江飛雪、孤舟獨釣的畫面官得十分生動,使人感到大雪覆地、朔風逼人,而釣翁於嚴酷孤獨的環境中,甘於披蓑獨釣;這正蘊寓著作者當時的處境和心緒。作者因參加政治改革失敗而被貶遠謫,這個畫面正表明他在惡劣的政治環境中不屈的志節。
4、寓情於景
這種方式將感情融匯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場景中,借對這些自然景物或場景的描摹刻畫抒發感情,是一種間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寫景之中包含著對春雨的喜悅之情。
5、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是一種間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它將感情融會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場景中,借對這些自然景物或場景的描摹刻畫來抒發感情。是否情景交融,是判斷古典詩歌有無意境的標誌;而是否有意境,又是判斷古典詩歌是否為上乘之作的標誌。如張可久《[雙調]清江引?秋懷》:西風信來家萬里,問我歸期未?雁啼紅葉天,人醉黃花地,芭蕉雨聲秋夢裡。詩人緊緊把握題意,用西風、北雁、紅葉、黃花、芭蕉、雨聲,點染成一幅蕭瑟的秋景。又因“西風”的到來而聯想到“歸期”的未卜;因“芭蕉雨聲”而烘托出自己的功名未就、輾轉反側的愁思。句句是寫景,句句又是抒情,情和景高度的統一起來。
二、從景與情的感情色彩角度
1、以樂景寫樂情
孟郊《登科後》:“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天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詩的後兩句活靈活現地描繪出詩人神采飛揚的得意之態,酣暢淋漓地抒發了他心花怒放的得意之情。這兩句神妙之處,在於情與景會,意到筆到,將詩人策馬賓士於春花爛漫的長安道上的得意情景,描繪得生動鮮明。
2、以樂景寫哀情
如唐代謝渾《謝亭送別》:“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上聯以“紅葉青山”這樣亮麗詩意的景色,反襯詩人離愁別恨。
3、以哀景寫樂情
《詩經·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依依楊柳,美好春色留人沉醉,卻是黯然離別之際;雨雪霏霏,冰天坼地的寒冷,卻是征夫回鄉之時。《姜齋詩話》說:“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
4、以哀景寫哀情
柳宗元《柳州榕葉落盡偶題》:“宦情羈思共悽悽,春半如秋意轉速。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葉滿庭鶯亂啼。”柳宗元的這首《偶題》,是一首物我雙會情境交融的作品。詩人創作此詩時,他身為逐客,遠在異鄉,獨立庭院,百感交集。詩人在陽春二月見到反常的如秋之景,他的詩筆“既隨物以宛轉”,“亦與心而徘徊”。眼中的花盡葉落之境與心中的悽黯迷惘之情是融會為一的。
古代詩歌中情、景之間的關係有:
一、從景與情之間的距離(用王國維的話來說就是“隔”與“不隔”)的角度來說,景與情的關係有5種:觸景生情、借景抒情、因情造景、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等;
二、從景與情的感情色彩角度來說,景與情有以下4種關係:以樂景寫樂情,以樂景寫哀情,以哀景寫樂情,以哀景寫哀情。
每一種的代表詩歌舉例如下:
一、從景與情之間的距離的角度
1、觸景生情
孟浩然的《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詩人只是聽到了春天清晨的鳥鳴聲,突然想到昨夜的風雨是否吹落了春天的花朵,把珍惜春天的感情自然地流露出來。隱含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肯定與讚美。在景的觸動下引發情思構成意境,形成了一種張力結構,韻味無窮。
2、借景抒情(以景託情)
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頑強抗爭,盡情抒發對自然規律不可抗拒感嘆。
3、因情造景
蘇東坡說王維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中有畫”是因情造景;“畫中有詩”是景中寓情。前者要善於選擇和描繪適合表現自己思想感情的景物,後者是借生動的畫面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柳宗元的名詩《江雪》是很有代表性的例子:“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首詩如一幅優美的山水畫――寒江獨釣圖,把寒江飛雪、孤舟獨釣的畫面官得十分生動,使人感到大雪覆地、朔風逼人,而釣翁於嚴酷孤獨的環境中,甘於披蓑獨釣;這正蘊寓著作者當時的處境和心緒。作者因參加政治改革失敗而被貶遠謫,這個畫面正表明他在惡劣的政治環境中不屈的志節。
4、寓情於景
這種方式將感情融匯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場景中,借對這些自然景物或場景的描摹刻畫抒發感情,是一種間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寫景之中包含著對春雨的喜悅之情。
5、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是一種間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它將感情融會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場景中,借對這些自然景物或場景的描摹刻畫來抒發感情。是否情景交融,是判斷古典詩歌有無意境的標誌;而是否有意境,又是判斷古典詩歌是否為上乘之作的標誌。如張可久《[雙調]清江引?秋懷》:西風信來家萬里,問我歸期未?雁啼紅葉天,人醉黃花地,芭蕉雨聲秋夢裡。詩人緊緊把握題意,用西風、北雁、紅葉、黃花、芭蕉、雨聲,點染成一幅蕭瑟的秋景。又因“西風”的到來而聯想到“歸期”的未卜;因“芭蕉雨聲”而烘托出自己的功名未就、輾轉反側的愁思。句句是寫景,句句又是抒情,情和景高度的統一起來。
二、從景與情的感情色彩角度
1、以樂景寫樂情
孟郊《登科後》:“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天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詩的後兩句活靈活現地描繪出詩人神采飛揚的得意之態,酣暢淋漓地抒發了他心花怒放的得意之情。這兩句神妙之處,在於情與景會,意到筆到,將詩人策馬賓士於春花爛漫的長安道上的得意情景,描繪得生動鮮明。
2、以樂景寫哀情
如唐代謝渾《謝亭送別》:“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上聯以“紅葉青山”這樣亮麗詩意的景色,反襯詩人離愁別恨。
3、以哀景寫樂情
《詩經·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依依楊柳,美好春色留人沉醉,卻是黯然離別之際;雨雪霏霏,冰天坼地的寒冷,卻是征夫回鄉之時。《姜齋詩話》說:“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
4、以哀景寫哀情
柳宗元《柳州榕葉落盡偶題》:“宦情羈思共悽悽,春半如秋意轉速。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葉滿庭鶯亂啼。”柳宗元的這首《偶題》,是一首物我雙會情境交融的作品。詩人創作此詩時,他身為逐客,遠在異鄉,獨立庭院,百感交集。詩人在陽春二月見到反常的如秋之景,他的詩筆“既隨物以宛轉”,“亦與心而徘徊”。眼中的花盡葉落之境與心中的悽黯迷惘之情是融會為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