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司徒龍嘟
-
2 # 木才不是鐵
看過一期倪萍主持的尋親節目,好像是“等著我?”
節目裡當父母找到了自己親生女兒的時候聲淚俱下,女兒感動之餘,卻對養父母的家庭充滿了溫馨的回憶。
丟失的女兒描述了一個小時候在養父母家裡的情景:爸爸媽媽在和麵烙餅,哥哥在灶下添柴,我坐在那裡吃!
一句坐在那裡吃,逗笑了節目現場的所有人,也讓人體味到那個家庭的和睦融洽。
女孩子開朗愛笑,按照農村人的說法,屬於沒心沒肺的天生樂天派。
人之苦惱與悲傷,均生於自己的內心,這一切,無不與周圍藕斷絲連,難以分割。
所求甚高,所屬平庸;另有一句,心比天高,命裡卻無。
糾結源於此,低落也在此。
低落也好,悲哀也罷,你的情緒感染的是自己的至親好友,對於不相干的人,毫無影響。
傳統的聖人只有那麼了了幾個,王陽明的所謂聖人卻是我們大家本身。
可以不做傳統的聖人,只做我們自己的主宰,自己的聖人。
放開了心態,過好當下。
無力改變周圍的時候,完全可以努力改變自己的心態。
-
3 # 綻放心靈研習社
可以理解,
我們經常被情緒所影響,有的時候陷入情緒的漩渦自己卻無知無覺。
在生活當中,經常被自己情緒的起伏折騰得苦不堪言?
所有憤怒、抱怨、不滿、自責、怨恨這些情緒,首先消耗的是誰呢?當然是自己!
情緒的出現對我們來說是很好的警醒,它是來幫助你成長的。所有的情緒感受都是我們很好的朋友。
我們要學會反省自己,反省能夠幫助我們下次更及時地覺察到情緒的變動。如果你能夠第一時間覺察到自己的情緒,那麼恭喜你,可以進入下一步了。
之所以說這一步很難,是因為我們總是被眼前的“事件”、“觀念”、“評判”所左右,我們會說是別人怎麼怎麼,是事件如何如何,事實上,面對自己一定要坦誠,看到自己的情緒也是一件好事情。
每一個情緒的當下,你可以做些什麼?
把情緒當成機遇之神一樣,每一次它的到來都是給我們成長的機會。
當我們抱怨他人、抱怨環境時,能夠意識到自己陷入情緒裡面,你會抽離出來看待事情。
當我們與他人發生衝突和矛盾時,能夠看到自己情緒背後的渴求,你會對自己有更深入的瞭解。
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每當你的生活有不符合你的意願、讓你不愉快時,趕快回到自己內心,覺察自己:發生了什麼事情讓我變得這樣?
意識到自己陷入情緒裡了。
對自己的情緒命名? 例如此刻我很憤怒等
暗示自己情緒的發生是為了自己更好的成長。
對自己的情緒保有覺察,你就成為情緒的主人。
情緒就像我們的朋友,你如何對待他,他就會如何對待你,只有開始瞭解我們的朋友,我們才能很好的相處。每一次與情緒的相遇只為你更好的成長。
最近遇到好多事情,都說愛笑的女孩最好命,但是卻感覺我內心充滿了悲傷,一點都開心不起來,就會想為什麼我這麼倒黴,為什麼別人那麼幸運,真的是相由心生。
回覆列表
總想著自己是全天下最倒黴的人,那隻會讓自己的生活越來越糟
生活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誰都會有遇到波折的時候。你只關注到別人的幸運,忽略了別人的悲傷。你總認為別人是上帝的寵兒,而自己就是那個倒黴蛋,那隻會讓你的生活越來越糟糕。都說愛笑的女孩最好命,雖然你笑了,但內心充滿悲傷,因為你從未發自肺腑的笑一次,只是皮笑肉不笑。
墨菲定律: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麼它就更有可能發生一個悲觀的人,總希望自己在做事情上少犯一些錯誤,可是內心上卻總害怕失敗的到來。事情的結果往往是你越擔心什麼,那麼便會發生什麼。
你總是在抱怨自己是個倒黴蛋,甚至把自身的倒黴歸結在面相上。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選擇。你抱著這樣的情緒去做事情,只會讓事情越來越槽糕。一次次的失敗,會打擊你的自信心。既然已經陷入悲觀情緒,那麼就試著從小事做起,重新建立自信。讓Sunny的自己重新回到生活中來。
做人做事不要和別人比較,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你拿自己的失敗和別人的幸運相比,只會讓自己的情緒越來越低落。你只要看今天的自己,是否要強過昨天的自己。只有不斷開心,才能讓自己的生活充滿Sunny。
一次次述說,並沒有獲得快樂,反而比以前更加悲觀。不光你自己悲觀,還會將你的朋友帶向悲觀。時間久了,在你們的互相影響下,便會認為這個世界充滿黑暗,見不到一絲光明。
從這一刻開始,遇到悲傷的事情,換一個方向去想。這一刻的悲傷只是為了下一刻更加歡樂。愛笑的女孩最好命,因為人是發自內心的笑,而不是強顏歡笑。開不開心由自己決定,和麵相無關。只有生活在Sunny下,才能讓自己的生活越來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