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湯圓媽媽vlog
-
2 # 小阿錦
斷奶的時候一定要特別注意,不要讓寶寶碰到乳房容易感染髮炎,如果實在漲得厲害可以用吸奶器吸出來,但是一定要吸乾淨,去醫院找大夫開一些回奶的藥吃,或者找專業回奶的幫你排出來。
-
3 # 可樂加蜜
可以找吸奶器吸出來,當然如果你不打算給寶寶餵奶的話還是要找醫生開回奶的藥吃,不然容易乳腺炎,個人建議最好給寶寶母乳餵養,對寶寶和母體都好,
-
4 # 家有小天使安小咘
斷奶是每一位母乳媽媽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很多媽媽在決定斷奶之後就馬上停止給寶寶餵奶,為了儘早停止泌乳,忍著脹痛硬生生把奶水給憋回去。現在科學斷奶其實可以很好地做到讓母乳媽媽斷奶期間舒適地離乳,只需要花一點點時間來了解一下就可以做到。
斷奶期間忍著脹奶的疼痛不處理,這些危害你瞭解以後就不會再輕易讓自己脹奶忍者脹痛不處理的危害太多了,因此科學斷奶提倡母乳媽媽斷奶期間發生脹奶時候,要手擠或者吸奶器吸出一部分奶水,達到媽媽自己感覺舒適的程度就可以。
母乳太多或小月齡斷奶的寶媽們斷奶的時候更容易硬、脹,也更容易發生乳腺炎。本身奶量就比較充足的媽媽或者是小月齡斷奶媽媽,因為乳房處於大量泌乳時期,此時斷奶的話相當於在水龍頭流水量比較大的時候關緊閥門,水就會倒流使得水管壓力變大。如果水管是塑膠材料的話,被水倒流而脹大的水管就顯而易見了。媽媽乳房的乳腺管就相當於水管,但是乳腺管比水管可脆弱多了,媽媽斷奶的時候如果因為脹奶不把奶擠出來,那就很容易形成脹奶、堵奶甚至乳腺管發炎。
斷奶期間脹奶不處理,很容易在餵奶的時候嗆到寶寶,或者改變寶寶吃奶方式,影響斷奶程序。乳房裡的乳汁因為短時間內的大量聚集沒有得到排出,會讓乳房一直處於充盈的狀態。等到下一次給寶寶餵奶的時候,奶陣會來的比平時快,奶水也會比平時噴的急,此時寶寶吃奶來不及吞嚥會很容易發生嗆奶。加上因為乳房形態的變化迫使寶寶重新去挖掘新的吃奶姿勢,很可能會讓寶寶開始胡亂吃奶,斷奶時期加上錯誤的餵養,乳房問題很快就會找上門來,形成斷奶道路上的阻礙。
斷奶期間忍受脹痛不處理,斷奶後會形成一大把的乳房問題。大多數斷奶後乳房下垂、鬆弛等問題都是發生在斷奶期間硬憋回奶的寶媽身上。脹奶回奶需要一個過程,人體不是機器,想停止泌乳就能夠馬上停止是不可能的,乳房停止泌乳至少需要15-45天的過程。斷奶的時候硬憋著脹痛,乳汁不斷地分泌出來卻沒有出口排出,會讓乳房一直處於像被充滿氣的皮球一樣,迫使身體急速回奶,乳房經過反覆的脹——縮過程,完全回奶以後就像洩了氣的皮球,下垂鬆弛的問題也就自然而然上門來了。
不憋奶不脹奶,科學斷奶防隱患在沒有什麼特殊情況下,最不提倡的斷奶方式是斷崖式斷奶,這種既斷奶又斷媽的殘忍方式對媽媽與寶寶都會造成傷害。傳統的思想認為斷奶只需要忍耐幾天脹痛就可以,但是放在現在的母乳媽媽身上,大部分媽媽不適合用這類方法。科學斷奶,我們希望更多的媽媽能夠用既科學又簡單的方法來執行。
母乳媽媽斷奶期間為了避免脹奶帶來的危害,應該適當吸出母乳。即使是有計劃有步驟的斷奶,母乳媽媽可能也會面臨脹奶的問題。雖然泌乳原理告訴我們,移出奶水很可能會增加泌乳量,但是如果要做到既不用忍受脹奶的痛苦又不會形成追奶效果,應該在適當的時機移出適量奶水。可以在每次感覺脹奶的時候手擠移出一小部分奶水,媽媽感覺舒適的程度就可以。這裡不建議媽媽們用吸奶器吸出母乳,特別是剛開始斷奶的前幾天。因為開始斷奶脹奶發生的頻率或許會高一些,加上很多媽媽不會正確使用吸奶器,突然高頻率使用吸奶器反而會帶來乳房上的傷害。
排出適量奶水是解決脹奶的好方法,但並不代表脹奶就不會再發生。乳房停止泌乳需要一個過程,身體回奶也需要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所以就算脹奶的時候把適量的奶水移出以後,還是會面臨再次脹奶的風險。如果母乳媽媽本身奶量又比較多,脹奶的次數會相對增加。不過只要媽媽們不持續不斷地刺激乳房泌乳和不大量移出奶水,脹奶次數會跟隨斷奶的程序逐漸減少,最終乳房慢慢不再泌乳媽媽不再有奶脹的感覺。簡單來說,脹奶的時候移出奶水並不是為了預防下一次脹奶的發生,而是為了降低乳房在斷奶期間發生問題的機率,讓媽媽和寶寶斷奶不至於太受傷。
斷奶是要在乳房停止泌乳與媽媽寶寶舒服這兩件事情之間尋找到一個平衡點,這個平衡點既能夠防止脹奶帶來痛苦,又能夠讓媽媽和寶寶都儘快舒適地從斷奶的事情中走出來。假如母乳媽媽奶量實在太大,每天8頓奶有四五頓都要忍受脹奶的痛苦,那建議媽媽適當忍受脹奶的痛苦並拉長斷奶期,十級疼痛忍耐到兩三級就可以,別人一個月能夠徹底斷掉母乳,那麼你可以用一個半月或者兩個月。最後假如實在需要快速且有效的回奶方法,可以尋找能夠快速回奶的食物配合使用,但是每一位媽媽身體素質不一樣,回奶的食物也會不一樣,這個只能依靠媽媽自己去嘗試了。
回覆列表
理解你的心情,想要斷奶。可以慢慢的減少餵奶次數,延長餵奶時間。斷奶是個過程,可以透過回奶的方式。比如:大麥茶,韭菜,花椒,人參,巧克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