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行話歷史
-
2 # 青峰山女史
主要是紙的質量太差,達不到人們書寫要求。無論是官方文書還是民間傳抄,都需要紙張能很好充當記錄載體,能長期儲存,這是基本要求。東漢陰長生就採取黃金,白銀,玉,絹,布帛等材質來書寫,為了就是夢長期儲存。南北朝,陶弘景在整理楊曦等人留下的紙質資料,只過了百年,儲存的很差,蟲蛀,受潮,十不存一…
-
3 # Ring
大家都知道紙是比較不好儲存的,更容易損壞,特別是在2000年前的東漢。紙真的在東漢普及的話,至少有好多歷史記載的東西會因為紙張的損壞而慢慢的消失(據說紙堪比黃金,一般的人也用不起)。百度一下,最早的紙書是1924年在新疆發現的《三國志》,而且是殘本。可惜被小日本掠奪了去。可見一本完整的紙書儲存多難。
-
4 # 史論縱橫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造紙術、活字印刷術、指南針、火藥,以前,人們都認為是東漢蔡倫發明了造紙術,其實這是一個誤區,蔡倫並非是紙的發明者,而是造紙改進者。
1957年在陝西西安的西漢墓中發現了古紙殘片,1986 年發現於甘肅天水放馬灘西漢墓葬的一塊紙質地圖殘塊,透過這些新的考古文物,我們不得不接受的一個現實是,早在西漢時期就已經出現了紙。
但是,我們並不能否認蔡倫在造紙方面的貢獻,蔡倫之前的紙包括西漢的灞橋紙、居延紙等,屬於麻紙,粗糙,實用性不強,沒有達到社會化生產和大規模使用的標準。
而蔡倫改進的造紙術,使用樹皮造紙,使得古代紙有了一個飛躍的發展。
人類文明的進步,離不開文化的傳播,而文化的傳播離不開載體和媒介,在紙出現之前,文化傳播的載體先後經歷了陶器、青銅器甚至甲骨文,後來人們往往用簡牘一類的東西來記載,用簡牘的話,寫的字比較大,而竹簡沉重,一篇簡短的文章往往就需要很多簡,古代有一個成語叫學富五車,講一個人出門的時候,用車拉簡牘,整整用了五車,其實,五車的簡牘也並沒有多少字,甚至不如現在一本書厚。
據說秦始皇每天批閱的簡牘重達一百多斤,紙的出現大大促進了文化的推廣,帶動社會的進步。
蔡倫是東漢主管尚方的官員,屬於皇家監工,主要製造刀劍等物品,蔡倫當時對造紙術進行了革新,使得紙能夠大規模替代簡牘和絲綢等文字載體。
這也是為何直到三國時期,都沒有大規模應用的原因,蔡倫是在尚方改進的紙,改進出來的紙主要是用於皇室和朝廷,主要是高階麻紙和皮紙,在當時技術也不是特別成熟,因此造價特別高,根本普及不到老百姓的手中,在很多時候,簡牘依然是重用的文字載體。
從一件事物的發展,到完全普及總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不可能東漢時期發明了紙,老百姓就能夠完全用得上。
當時的情況就好比現在,儘管電子文件已經十分普及,但是紙製依然是重要的文字載體,並未完全取代。
中國古代造紙在南北朝時期取得了重要的發展,甚至完全取代了簡牘,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流行用藤造紙,到隋唐初期,造紙技術逐漸成熟,極大的促進了隋唐文化的發展。
可以說,科舉制、印刷術、詩詞文化的發展都離不開紙的普及,然而唐朝廣泛使用藤紙,甚至導致古藤告急,造紙人為了造更多的藤紙,大量砍伐古藤,導致藤的數量下降,原材料越來越少,以致舒元輿有《悲刻溪古藤文》一文,以感嘆刻溪幾百裡藤林的消失。
最終導致紙荒的出現,在唐朝中期的時候,人們發現用植物的皮(富含纖維)作為原料,十分浪費,因此想到了用竹子來造紙,相對於其他原材料而言,生產速度快,原料更為充足,正是因為竹紙的發明,中國古代造紙術又取得了顯著的進步,西方用竹造紙晚於中國一千多年。
到了宋朝時期,活字印刷術的出現,更加推動了文化的傳播與進步,紙徹底成為了老百姓能夠用得起的東西。
回覆列表
歸根結底——不划算
我們讀三國的時候可能會有一個疑問,西漢你說那時候不用紙,可以理解,畢竟那時候造紙術剛剛發明不久,確實比較貴,但是東漢末期,蔡倫造紙術發明,亂七八糟的東西都可以造紙了,為什麼我們看電視劇電影,比如三國演義,還都是使用的竹簡。
如下圖這一個經典鏡頭。
司馬懿在拿著竹簡看。
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1,經濟原因
雖然東漢蔡倫改進了造紙術,可以用一些雜物,比如破漁網什麼之類的。但是這時候經濟成本相對來說還是高,這只是大概開了一個降低成本的頭,後續的工作還是非常多的。比起來隨處就可以砍伐的竹子,紙的成本還是過高了。而且戰爭年代,竹簡相對而言還要更加容易儲存一些。
2,實用因素
雖然那會能造出來紙,但是那個紙和咱們現在所用的紙不知道差了有多遠,可以說是非常的粗糙,一大片一大片的隆起,可以說現在最差的上廁所的廁紙也要比那個好太多。這種紙用來書寫,用來傳達公文,說實話,根本不能用。無論是經濟還是實用,都不合適。
3,文化因素
東漢末年分三國,三國時期到處都在打仗,無論是農業,手工業,文化產業等都沒有太大的發展,也沒有他們生存發展的空間,文化產業發展不好,自然對紙,對這類文字工具的需求就不是很多,紙張也很難發揮出用處。